安宁河大桥桥孔灌注桩施工设计

安宁河大桥桥孔灌注桩施工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0.33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697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安宁河大桥桥孔灌注桩施工设计

安宁河大桥桥孔灌注桩施工设计是桥梁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桥墩提供稳固的基础,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灌注桩作为一种深基础形式,具有承载力高、适应性强和施工灵活等特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尤为适用。

在安宁河大桥的施工设计中,首先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分布、地下水位及土体特性等信息,以确定桩基的设计参数。根据桥梁荷载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径、桩长及配筋方案。通常,灌注桩采用钻孔灌注工艺,利用旋挖钻机或冲击钻机成孔,确保孔壁稳定和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泥浆性能,防止塌孔现象发生。成孔后,应彻底清孔并安装钢筋笼,随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采用导管法施工,并通过超声波检测等手段验证桩身完整性。此外,还需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和振动。

总体而言,安宁河大桥桥孔灌注桩施工设计综合考虑了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因素sgbz-0504室内塑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旨在构建安全可靠的桥梁基础,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①孔位;②孔径;③孔深;④孔底沉渣;⑤泥浆。

①检查孔位:开孔时、钻进进尺5m左右时、终孔时;②检查孔径:钻进进尺10m左右时、终孔时;③孔深检查:终孔时;④孔底沉渣检查:终孔时;⑤泥浆检查:开孔时、终孔时。

①孔位的检验:根据副桩用钢卷尺和测绳检验;或用测量仪器检验。

②孔径的检验:制作钢筋笼检孔器(其外径大于钢筋笼直径加100㎜,长度为4~6倍外径)检验。

③孔深的检验:用钢卷尺加重锤测量。

④孔底沉渣的检验:制作15㎝×15㎝×10㎝有上翻活动底门无上盖的沉渣盒,当用捞渣筒已无法打捞起沉渣时,将沉渣盒放入孔底,放置半小时后将沉渣盒提出,用钢尺测出盒内沉渣厚度,即为孔底沉渣打厚度

⑤泥浆的检验与试验:在钻孔顶、中、底分别取样,用比重仪测泥浆比重;用粘度计测泥浆粘度;用锥形量筒测试含砂率。最终结果取三种样品的平均值。

⑷检验与试验的评定标准

1、桩位放样及护筒埋设

根据施工图纸所提供的坐标,测量放出桩中心位置。护筒埋设采用挖坑埋设法,选择壁厚为8mm、内径为φ200cm的护筒;埋设时应保证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50mm,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高度高出筑岛地面0.3米(且高出水面1.0~2.0米);护筒底部和四周用优质粘土分层填筑夯实,四周粘土填筑厚度为300~500mm,利用粘土压力及隔水作用保持护筒稳定,保护孔口地面。

2、钻机安装、就位及冲头的选择

钻机用吊车安装就位,用测量仪器将护桩点引到孔口护筒壁上,形成十字交叉来进行钻机主绳定位。钻机定位偏差小于50mm。钻头采用直径φ180㎝质量4吨的十字型锤头,边刃、底出刃用轨道钢或耐磨焊块堆焊。施工中保持补焊保径。使用φ28mm的钢绳作为主卷扬钢绳。

3、关键过程的确认与控制

⑴钻孔施工过程中,冲孔对成孔质量和成孔周期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将冲孔作为关键过程。

冲孔的控制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

①开孔。粘土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如下标准:造浆能力不低于2.5L/kg,制成的泥浆含砂率不大于4%,胶体率不低于95%。开孔时向孔内投入粘土与片石的比例为2︰1的掺合物4~6米3,加清水用低冲程(0.5~1.0m)冲击造浆,泥浆比重1.6左右,钻进0.5~0.7米再回填片石、粘土反复冲击。开孔后孔内泥浆液面高度控制在护筒口以下0.5米(且高出水面0.5~1.0米)。开孔3~5米以内控制回次进尺0.5米,且需用粘土、片石回填两至三次。让片石嵌入孔壁,粘土粘接成体,基本形成均匀致密坚固的人工造壁,并隔离孔内外水渗透。粘土造成的泥浆用以平衡孔外水头压力。

②冲击过程。冲击过程中,冲头冲击使孔内地层破碎成为钻渣,随着冲击时间的延长,钻渣越来越多、且逐渐变小,当孔内泥浆中含渣量超过20%时,采用底开单扇活门抽渣筒捞渣换浆。每次捞渣要彻底,使新加入的粘土、片石能下到孔底。抽渣时加入补足孔内泥浆液面以保持水头压力。

在漂砾石地层中钻进要注意粘土加量,回次进尺控制在0.8m,冲程控制在2~3m,泥浆比重1.4。每个回次加入优质粘土约2~3m3。如遇较大漂石要用与漂石同等硬度的块、片石回填反复冲击,形成圆直的钻孔。

在正常钻进过程中要“多次少量”捞渣,并经常检查钢绳与钻头连接部分的活动情况及钢绳磨损情况。

另外孔径也必须控制好,用钢筋笼探孔器检测。在钻进孔深5米左右时,用探孔器探孔。检测时以探孔器能顺利通过为准,说明钻进孔径满足设计的要求。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清孔。根据该工程桩基础设计要求、现行规范规定及该区地层特点,采用“浑水孔”(即全孔泥浆护孔平衡地下水及地层压力)灌注水下混凝土。清孔方法采用抽渣筒清孔,备用空压机喷射,清孔时必须注意孔内水头,防止钻孔坍塌。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替清孔,检查清孔满足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钻孔事故预防及处理

根据该区地质资料分析,冲击成孔孔内事故主要有坍孔、钻孔偏斜、卡钻、掉钻等。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见附件1。

钢筋笼采用分段制作,分段长度9米,间隔2.0米在加劲箍位置设置“十”字支撑,避免钢筋笼变形。在钢筋笼主筋外缘每隔2.0米设置“耳朵”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同一截面圆周均匀分布6个。钢筋笼加劲箍与主筋之间采用点焊连接,箍筋与主筋之间用绑扎丝绑扎固定。

钻孔在清孔检验合格后,即可下放钢筋笼,钢筋笼用吊机吊放入孔,吊点设置在加劲箍筋处。钢筋笼分节吊放,当前一节钢筋笼放入孔内后,即用型钢穿入钢筋笼加劲箍下面,临时将钢筋笼搁支在孔口上,再下第二节,孔口对接,对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应对正,保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主筋对接位置应错开。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若遇阻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钢筋笼全部入孔后,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⑴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准备

做好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备用。准备漏斗、导管、储料斗,并做好导管拼装、水密实验,对浇筑砼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浇筑过程中机具使用良好。

备齐备足砼制作材料,并检验合格后待用。浇筑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钢筋笼检验合格后,对孔底沉渣进行检测,如不符合要求,要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开始下放导管、漏斗并安装储料斗。初灌混凝土量应满足导管在拔球后埋深不小于1.0米。导管用吊机起吊下放,漏斗安装好后,用封口板将漏斗底口封住,用砂浆袋(直径小于导管内径2.0厘米)扎铁丝放置在封口板下封水。准备工作做好后即可开盘搅拌混凝土。第一盘混凝土要适当加大含砂率,第二盘开始正常配料,至漏斗、储料斗装满混凝土,起拔封口板,同时剪断砂浆袋铁丝,然后打开储料斗,即完成了开球,进入正常灌注。开球后要检测导管埋深是否符合要求,导管内是否漏水。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控制在2~6米,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超灌0.5~1.0米砼,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沉渣清除。

有关砼灌注情况、灌注时间、砼顶面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并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记录表。

灌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合理确定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8、钻机搬迁及混凝土养护

水下混凝土灌注结束后,钻机搬迁移位,混凝土自然养护。

见附件2,其中加粗黑框内为我部的工序或环节,其它为协助工序或环节。

四、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⑴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创优质工程光荣,出劣质工程可耻”的思想,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⑵贯彻“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谁负责操作,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设专职质检员,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⑶加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学习。认真按规范施工,对每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定,并严格处理质量事故。

⑷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后续资源计划和进度安排,用以指导具体施工活动。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对各个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施工步骤、操作方法、设备使用、人员配置、后勤保障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时人人心中有数,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⑸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施工队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为施工技术提供依据。

⑹坚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进场检验,未经认可和不合格的材料、物品禁止用于本工程。

⑺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测量控制点不被破坏。并接受监理工程师指导。

⑼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检查制度,每个工序完成和工序之间的搭接必须进行三检(自检、互检、专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已完工序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⑽建立质量管理基金,根据施工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奖罚。把质量工作情况同职工的收入挂钩db41/t 1339-2016标准下载,实行奖优罚劣,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按“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⑾认真如实做好施工原始记录,为施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打好基础。

⑿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认真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⒀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⒁积极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创优质工程。

⑴认真贯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谁管生产,谁负责安全”的方针,设专职安全员。

⑵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教育,进行全员培训玫瑰嘉苑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提高全体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办法,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⑷实行安全预控。在编制施工实施细则时,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出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