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吨位梁预应力筋张拉仿真分析

大吨位梁预应力筋张拉仿真分析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29.55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694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大吨位梁预应力筋张拉仿真分析

对于大吨位预应力梁,某足尺试验规模 巨大,试件数量不可能多,且现场试验往往受 到场地和设备的限制,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同试验装置、加载方案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有 关,有时试验结果的离散性较大,难以反映出 一定的规律性。比较而言,以有限元软件为 基础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结构分析中具有明 显优点,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众多的 试验工况,解决了模型试验试件个数限制的 问题,有助于对试验参数进行大量的调整计 算,从而较完全地分析构件的受力性能,而且 计算机仿真技术立足于材料的真实本构关

系,可以模拟许多在实验室无法实现的试验 条件(如特定的约束、理想的受力状态等),因 而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分析模型依据某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应 力梁设计图建立北京某综合楼第一次工地会议和监理交底会议纪要_secret,为两跨等跨简支连续梁, 跨度25m,梁截面详见图1。 分析模型的主要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弹性模量Ec=3.6×104MPa;预应力 筋为高强低松弛钢铰线,抗拉强度标准值 fptk=1860MPa,弹性模量E,=1.8× 10MPa,先张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m=1350MPa,后张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

Structural Engineers 2003;(2)

应力con=1300MPa;非预应力筋均为Ⅱ级 钢.弹性模量E=2.0×10MPao

混凝土:采用三维8节点等参实体单元, 每节点三个自由度(DX,DY,DZ)。单元材料 可具有非线性弹塑性性质,该单元能够模拟 混凝土的开裂(在三个正交方向)、压溃和塑 性变形。同时在实体模型内,该单元可考虑 三个方向的钢筋布置,可模拟钢筋混凝土结 构内普通钢筋的拉伸、压缩以及塑性变形。 钢绞线:采用三维2节点杆单元,每节 点三个自由度(DX,DY,DZ)。单元材料具 有非线性弹塑性性质,在杆长方向可进行单 向拉、压,并可考虑预应力的作用。 在精确建立梁几何模型的基础上,为优 化模型,对实体的单元划分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支座部分单元的纵向长度相对其 他部分减小一半,以便更加精确地模拟梁的 支承情况; (2)以体积配筋率来考虑实体模型中 三个正交方向的普通钢筋,并考虑到梁不同 部位及其同一截面不同标高处同向钢筋的 配筋差异; (3)对于杆单元通过初应变的设置来 施加钢绞线的预应力,对于先张筋和后张索 分别给予不同的初应变来得到不同的预应 力荷载; (4)对于荷载对称情况,考虑到结构的 几何对称性,建立了1/4模型用于相应计 算,在保证结构的分析精度不受影响的前提 下,节约计算机存储空间和机时。1/4模型 如图4所示。

用于有限元分析的混凝土材料本构关 系采用抛物线模型,钢绞线的本构关系采用 双折线模型。混凝土、钢绞线的应力、应变 关系详见图2、图3所示。

图2 混凝土本构关系

结构工程师2003:(2)

说明:按ACI计算时仅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差异,其余仍按桥规考虑。

StructuralEngineers 2003;(2)

4.2预应力作用下梁截面应力分布

在预应力作用下,梁截面将产生预压应 力。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其应力 值及分布随时间将有一定的变化,表2和表 3.分别给出了按铁路桥涵规范和ACI计算 的梁各截面梁顶、梁底的应力值。由表2可 见,在整个张拉和养护过程中,梁按三点简

支连续梁计算,梁全截面受压,梁顶和梁底 的应力差为1.07MPa~2.50MPa,由表3可 见,当按ACI规范计算有效预应力时,梁截 面混凝土应力分布状况和按桥规计算的应 力分布状况基本相同。梁截面内压应力分 布较为均匀,有利于减小因混凝土徐变产生 的梁竖向变形。

梁预压应力值(按桥规)

应力为正,为梁顶混凝土应力,为为梁底混凝土应力,单位!

梁预压应力值(按ACI

力值以压应力为正,为梁顶混凝土应力,为为梁底混凝土应

4.3预应力作用下梁变形

图5~图9给出了预应力作用下梁不 同阶段的竖向变形图。 图5一图9计算结果表明,在完成曲线 预应力筋张拉后,梁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 最大反拱值为0.12mm(按桥规),曲线预应 力筋重新张拉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产生向上2.23mm和最终向上2.70mm(按 桥规)的变形;按照ACI建议值,由于考虑 的混凝土后期收缩值较大,产生的曲线预应 力筋损失为7.4%,得到的曲线筋重张后产 生向上2.02mm和最终向上2.00mm的最

终变形。 由此可见,混凝土的后期收缩造成的预 应力损失(主要是曲线筋的损失)对梁的变 形有较大的影响,减小梁混凝土的后期收缩 可以有效地控制梁的长期变形。 梁的轴向变形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造 成的,其总变形值为9.04mm(按桥规)和 7.50mm(按ACI),在完成梁制作后,因混凝 土收缩、徐变造成的梁轴向压缩值分别为 2.58mm(按桥规)和1.75mm(按ACI)。表 4为梁跨中最大竖向位移值(以向上为正) 和梁轴向压缩值(单跨)。

结构工程师2003:(2)

结构工程师2003:(2)

说明:仅按ACI计算时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其余仍按桥规考度

曲线预应力筋张拉前后梁竖向变形图(按桥规

图6 梁养护期结束时竖向变形图(按桥规)

哈尔滨银行龙江支行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7梁曲线筋重新张拉后竖向变形图(按桥规)

StructuralEngineers 2003;(2)

图8梁养护期结束时竖向变形图(ACI)

(1)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有效预应力 的建立有较大的影响,而后张预应力筋采用 重新张拉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影响。 (2)按ACI规范计算有效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经典范例(二十个鲁班奖的工程),梁截 面混凝土应力分布状况和按桥规计算的应 力分布状况相同。梁截面内压应力基本均 匀分布,有利于减小因混凝土徐变产生的梁

图9梁曲线筋重新张拉后竖向变形图(ACI

竖向变形。 (3)混凝土的后期收缩造成的预应力 损失(主要是曲线筋的损失)对梁的变形有 较大的影响,减小梁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可以 有效地控制梁的长期变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