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一个工程师的桥涵施工总结桥涵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务,涉及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综合运用。作为一名工程师,在参与桥涵施工项目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和设计优化,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审核,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重质量控制。例如,在桩基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成孔设备和检测技术,确保桩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通过精确配合比设计和温度控制,避免裂缝产生,提高结构耐久性。
此外,安全管理工作贯穿始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面对复杂地形或恶劣天气带来的挑战,团队积极应用BIM技术和无人机监测等现代化手段,提升了施工效率与精度。
现在高速公路测设是先沿初步选定的路线,建立测量控制,测绘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在图上定线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把图上定好的路线,以测图时布设的导线为基准放到实地上。
桥涵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郁花园二里、兴涛园支护、管线、道路施工方案,测量工作主要有:
根据桥涵的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确定利用原设计网点加密或重新布设控制网点。
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涵轴线、墩台控制桩。
以下分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坐标法计算原理,施工放样三个部分加以介绍。
第一部分 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
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的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2:导线及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1)、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表6的规定:
表3 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4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3°时,该方向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较差,可按同一观察时段内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表5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2)三角网平差一般按角度的条件平差为主,平差计算结束后,验算精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三角网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β= (WW)/3n
式中:mβ——测角中误差(″)
W ——三角形闭合差(″)
n —— 三角形的个数
测边单位权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μ= (Pdd)/2n
式中:μ——测边单位权中误差;
d ——各边往、返距离的较差(mm),应不超过按仪器标称精度的极限值(2倍);
n —— 测距的边数;
P ——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其值为1/δD2,δD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
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mDi——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Pi ——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μ——测边单位权中误差。
当网中的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下式计算平均测距中误差
mp——平均测距中误差
3、桥位测量的精度要求
表7 桥轴线相对中误差
1)、水准测量等级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2000m以上的特大桥一般为三等,1000—2000m以上的特大桥为四等,1000m以下的桥梁为五等,水准测量的等级划分及主要技术要求见表8
表8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水准测量精度计算应符合表9的规定
MΔ= (1/4n)/(ΔΔ/L)
式中:MΔ—— 高差偶然中误差;
Δ —— 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 水准测段长度(km);
n —— 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
MW= (1/N)(WW/L)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 ——闭合差(mm);
L ——计算各闭合差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N ——附和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特大、大、中桥施工时设立的临时水准点,高程偏差(Δh)不得超过下式计算的值:
式中:L——水准点间距离(km)。
对单跨跨径≥40m的T形刚构,连续梁、斜拉桥等的偏差(Δh)不得超过下式的计算:
在山丘区,当平均每公里单程测站多于25站时,高程偏差(Δh)不得超过下式的计算:
第二部分 坐标法计算原理
路线交点坐标、曲线要素、元素和主点桩号的计算
路线交点的坐标,此项设计部门直接给定。
计算JDi的缓和曲线要素,即切线角β0,内移值p,切线增长值q。
β0=28.6479×ls/R(度)
4、计算缓和曲线元素,即TH,LH,EH,DH
切线长 TH=(R+p)tg(α/2)+q
5、计算缓和曲线的主点桩号,即ZH,HY,QZ,YH,HZ。
缓圆点 HY=ZH+ls
圆缓点 YH=HY+L
缓直点 HZ=YH+ls
交 点 JD=QZ+Dh/2(校核)
计算路线上任一点在路线坐标系中的坐标
1、路线坐标系是以各曲线的缓直点HZ为坐标原点(圆曲线的YZ为原点)。缓直点的切线方向为纵轴X1(路线前进方向为正),纵轴的垂直方向为横轴Y1,建立路线坐标系,全线共有N+1个(N为交点数)路线坐标系。第一个坐标原点取在起点处,最后一个坐标原点取在最后一个曲线的缓直点上。如图 每个路线坐标系的计算范围为它所在曲线YH点至下一个曲线的YH点。
2、计算路线上任一点在路线坐标系中的坐标
当计算点在YH点至HZ点之间时
式中:l——计算点至HZ点的距离。
当计算点在ZH点至ZH点之间时
式中:S——计算点至HZ点的距离。
当计算点在ZH点至HY点之间时
式中:l——计算点至ZH点的距离。
当计算点在HY点至YH点之间时
式中:q——切线增长值 φ=(ls(i+1)+2l)/2R(i+1)
p——内移值 l——计算点至HY点的距离。
计算路线上任一点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
路线坐标原点在计算坐标系中的坐标
式中:XE 、YE——缓直点的坐标
αi ——路线方位角
路线任一点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
式中:XE 、YE——路线原点的大地坐标
X1、Y1 ——路线上任一点的路线坐标
由于已经建立了桥涵施工的临时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点,构造物的每一细部点坐标的可计算性,通过使用全站仪,就可以得到任一所求的位置。
㈠、桥梁墩台位置测定
如图: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计算出O点的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现在求1#桩的坐标:
X1=X0+bcos(α±θ)
Y1= Y0+bsin(α±θ)
注:X1、Y1为1#桩中心坐标
X0、Y0为路中心线与桩位轴线的交点
α——O点的方位角
现将全站仪立于B点,瞄准A点定向,设置测站后输入1#桩点坐标(X1,Y1),然后旋转至0°00′00″指挥持杆人员走到此方向,测距至基本接近点位时为至,然后立站标,通此指挥精确定位,这样就求出了所要得到的点位,根据实际情况订木桩或钢钉等。然后测量高程。
此法同样用于桥台、涵洞、基础等的放样。
桥涵台锥坡一般在平面上呈1/4椭圆形,立面呈锥体,其边坡根据路堤填土高低有两种或只有一种,按规定小于6米只设一种边坡,大于6米就需要设两种边坡,底层较缓,上层可以较徒,锥体护坡放样,先求出坡脚椭圆形的轨迹线,测设到地面上,其放样方法较多,现介绍几种:
对角线上量曲线坐标法:如图(a)
以EF连线为基线,分EF线为10等分,在此线上由E点量出nc距离,并在平行于OE轴线方向量yn值得Pn点。
E和F为两固定点,方向准确,易于放样。
椭圆曲线外侧量距法:在桥涵挖基砌筑时,有时将弃土堆在锥坡内心上,E和F两点不易联上,就在椭圆曲线外侧即在OX轴对面的平行线ED上按直角坐标值测定曲线上各点,如图b,其值如下表:
定曲线坐标值:知斜桥的斜角,从下表中找出相应的系数c。
与长轴a相乘得ED线上距E点的长度为X,其各点坐标值如下表:
sy/t 5326.2-2017标准下载第二部分 桥梁基础工程
坑顶面应该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如截水沟、挡水坝等。基坑顶面有动荷载时,坑顶也与动荷载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如动荷载过大增宽护道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应采取加固措施,基坑坑壁坡度不稳定并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程量大,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护,设计有要求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方案。
一、不需加固坑壁的基坑
1、在干涸无水,或者有水但能够排出的地方。坑壁可不加固
2、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小,不影响对坑壁的稳定且深度不大开挖量不大的基坑,在开挖时无须对坑壁特别加固,只须放坡或加设台阶即可,甚至可以考虑坑壁垂直。
3、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如土的湿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稳定而引起坍塌时施工组织设计_011轮胎起重机安全操作,基坑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
4、当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放坡开挖。
5、基坑不可长期暴露,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坑底应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在浇筑混凝土前,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