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96m预应力箱梁后张拉技术96米预应力箱梁后张拉技术是一种在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施工工艺,主要用于大跨度、高承载力的桥梁结构。后张拉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预应力筋(如钢绞线)对混凝土梁体施加预压应力,以提高其抗弯能力和耐久性。以下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及施工流程简介:
技术特点1.增强结构性能:通过后张拉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减少梁体裂缝,提高桥梁的抗弯能力及疲劳寿命。2.适应大跨度需求:96米箱梁属于超长预制构件,后张拉技术能够满足其对高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3.施工灵活性高:后张法允许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张拉,便于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4.经济性较好:与先张法相比,后张法更适合于大型、复杂结构,且能有效利用材料。
施工流程1.模板安装与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搭建模板,并完成钢筋骨架的绑扎。2.波纹管布置:在梁体内铺设波纹管,用于穿入预应力筋,确保张拉时力的传递路径准确。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浇筑梁体,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入下一阶段。4.穿束与张拉:将预应力筋穿过波纹管,使用千斤顶进行张拉,使梁体产生预压应力。5.锚固与压浆:张拉完成后,用锚具固定预应力筋,并对孔道进行压浆,防止锈蚀。6.检测与验收:对张拉后的梁体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
应用优势后张拉技术在96米预应力箱梁施工中具有显著优势,包括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施工效率。同时,它还能够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现代桥梁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钢绞线下料时应考虑工作长度96m钢绞线束下料时用切割机不得 采用电弧切割。在波纹管及钢绞线的附近进行电焊时要防止溅上焊渣造 成波纹管及钢绞线变形损坏。
编束应逐根理顺、绑扎军固防止互相缠绕。钢绞线在浇筑箱梁砼前穿 入管道,对长束用卷扬机牵引穿入预留孔道,对中横梁等较短束直接用人
(1)千斤顶、油压表的标定。千斤顶、油压表应进行配套标定在使用过 程中若出现油压表被磕碰或更换新表应重新标定。 (2)限位板限位高度的确定。在锚具张拉锚固过程中,限位板对张拉锚 固的效果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限位板高度太大,则对夹片不起作用或作用 不大,张拉后工作锚内钢绞线上会有轻微刮伤或有滑丝现象;限位板高度 太小,则夹片对钢绞线卡得太紧,工作锚内张拉出来的钢绞线会有严重刮
伤,张拉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断丝现象。经试验415.30钢铰线限位板高度
每束(根)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P=gA=0.73RA= 0.73×1860×141.95×7=1349.2kN再加上锚口摩阻损失3%油压表显 示的拉应力为1.03×P=1389.7kN。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中的张拉控制应 力ok一般为锚下控制应力,包括预计的预应力损失值,但不包括锚口摩阻 损失,其值可通过试验测定,因此,在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钢绞线的 实际张拉控制应力必须加上锚口摩阻引起的应力损失,但最大不能超过规 范规定的0.8R
当砼试件强度达到95%且弹性模型为100%时开始张拉。 张拉工艺 在初应力10%o至100%α之间采取分级控制,即张拉至 40%、60%、80%时分别量测、记录张拉到100%时持荷5min,然月 记录、锚固。
当砼试件强度达到95%且弹性模型为100%时开始张拉。 张拉工艺 在初应力10%α至100%α之间采取分级控制,即张拉到20% 40%、60%、80%时分别量测、记录张拉到100%时持菏5min,然后量测、 记录、锚固。
5.2 张拉顺序 由于计算单端伸长量为30.8cm,而千斤顶最大行程20cm,所以千斤 顶必须两次张拉。
第一作者简介:高洪丽,男,1959年10月生,江苏省睢宁县人,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会计师,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处,山西省 晋中市道北街39号03060
(1)先张拉③到60%0→60%换顶); (2)再张拉④到100%0→60%回顶→100%); (3)再张拉③到100%60%→100% 5.2.2采用4台千斤顶张拉 (1)张拉②5同时到100%0→60%回顶→100%); (2)张拉①6同时到100%→60%回顶→100%) 5.3张拉速度 (1)必须保持以2MPa/min等速加压。 (2)加压至20%时保压2min,40%时保压5min,60%时保压10min 80%时保压20min100%时保压5mine 张拉到80%时注意伸长值是否有不正常现象关键在此值。计算出两 端伸长量之和,看离总伸长量还有多少,以便控制。100%时保压5min,使 预应力筋在锚固前便完成部分徐舒,完成量约为全部的20%~25%,以减 少钢绞线锚固后的应力损失。然后缓慢放张两端必须同时放张60%以下 快速放张至卸荷。
.5 张拉注意事项 (1)两端必须同时张拉同时放张尽量使两端油压表读数同步 (2)使用工具锚时要在工具锚夹片处包一层油布以便张拉后退锚。 (3)工具锚和工作锚之间的钢绞线不能交叉否则将影响锚固。 (4)夹片必须保持洁净否则将可能影响锚固。 (5)注意千斤顶行程不能超过20cm,对于个别行程大的北京某新城b区6#-10#地b区商业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次张拉到 40%然后回顶或换顶再次张拉。 (6)预应力筋张拉时钢绞线前端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应在侧向工作
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以不超过24h为宜最退不 超过3d)以免预应力钢筋松驰。 6.1准备工作 (1)张拉完毕后切割钢绞线剩余10cm并用水泥砂浆封锚; (2)压浆前对压浆泵进行安装检验; (3)用压力水冲洗孔道。 6.2水泥浆的技术要求 (1)孔道压浆采用M50水泥浆,525水泥,并加入6%UNF5一特1高效 减水剂。 (2)水泥浆的泌水率为3%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S~18S之间。 6.3压浆工艺要求 (1)水泥浆从拌制到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min,并应不断搅 拌以免沉淀析水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 (2)每个孔道压浆至最大压力1MPa后,由中间最高点排气孔排出与规 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后,立即封死,继续压浆,直到另一端饱满出浆,封堵 出浆口再稳压10min使内部水泥浆密度增大。 (3)每一工作班应留取至少3组7.07cm×7.07cm×7.07cm立方体试 件标准养护28天检验其抗压强度。 (4)孔道压浆时,操作压浆的工人必须戴防护眼镜,以防水泥浆喷出射 伤眼睛。
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股以不超过24h为宜最退不 超过3d)以免预应力钢筋松驰。 6.1准备工作 (1)张拉完毕后切割钢绞线剩余10cm并用水泥砂浆封锚; (2)压浆前对压浆泵进行安装检验; (3)用压力水冲洗孔道。 6.2水泥浆的技术要求 (1)孔道压浆采用M50水泥浆,525水泥,并加入6%UNF5一特1高效 减水剂。 (2)水泥浆的泌水率为3%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S~18S之间。 6.3压浆工艺要求 (1)水泥浆从拌制到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min,并应不断搅 拌以免沉淀析水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 (2)每个孔道压浆至最大压力1MPa后,由中间最高点排气孔排出与规 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后,立即封死,继续压浆,直到另一端饱满出浆,封堵 出浆口再稳压10min使内部水泥浆密度增大。 (3)每一工作班应留取至少3组7.07cm×7.07cm×7.07cm立方体试 件标准养护28天检验其抗压强度。 (4)孔道压浆时,操作压浆的工人必须戴防护眼镜,以防水泥浆喷出射 伤眼睛。
ProbeintotheMethodof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