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洞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书

角洞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书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9.75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669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角洞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书

角洞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书是针对水库规划设计阶段的重要技术文件,主要通过对水库流域的水文特性、径流过程和水利工程参数的分析与计算,为水库的设计、运行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计算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流域概况:介绍水库所在流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流域面积等基础数据,为后续水文计算奠定基础。

2.水文资料分析:收集并整理历史降雨、蒸发、流量等水文资料住宅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设计暴雨、洪水频率曲线等关键参数,以评估水库可能面临的最大洪峰流量。

3.径流计算:基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采用水量平衡法或单位线法等技术手段,估算多年平均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规律,确保水库具备足够的蓄水能力满足供水需求。

4.洪水调节计算:根据水库防洪标准,结合入库洪水过程线,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调洪演算,明确大坝安全高程、泄洪设施规模以及下游防护要求。

5.设计参数确定:综合以上结果,提出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校核洪水位等核心指标,并对工程经济效益进行初步评价。

本计算书旨在为角洞水库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保障其在防洪减灾、农业灌溉、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6.2.1角洞水库入库洪水

本工程为中型水库,由于未设站观测,洪水资料缺乏,故根据《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规定,须同时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方法”和“推理公式法(1988年修订)”两种方法计算,并结合工程集雨区域下垫面条件,合理选取参数。协调两种方法算得的洪峰流量值相差不超过20%后,原则上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方法的计算成果。

6.2.1.1基本资料

参数选择:本水库集雨区域位于《图表》分区的东江中下游分区,应采用东江中下游设计雨型(代号4),暴雨低区的αt~t~F关系图,内陆区产流参数,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滞时m1~Q关系线中的大陆高区关系线(即A线),广东省综合单位线Ⅱ号无因次单位线ui~xi,大陆地区推理公式(1988年修订)汇流参数m~Q关系线。

6.2.1.2地理参数

根据1:50000航测地形图量算复核,各项地理参数:集雨面积F=37.8km2,干流河长L=13.6km,干流坡降J=0.005,集雨区域特征参数 θ=79.53。

6.2.1.3暴雨参数

6.2.1.4点面换算系数

6.2.1.5皮尔逊Ⅲ型曲线Kp值

6.2.1.6汇流参数

本水库集雨区域内大部分属高丘陵,局部为低山和低丘,土壤以壤土为主,透水性中等,植被中等,以针叶林为主的灌木草坡。综合单位线滞时m1查得2.62,推理公式汇流参数m查得0.86。

6.2.1.7 洪水计算成果

6.2.2小金镇渠道和小金河洪峰流量计算

洪峰流量计算,根据《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

6.2.2.1基本资料

参数选择:本河集雨区域位于《图表》分区的东江中下游分区,采用东江中下游设计雨型,暴雨低区αt~t~F关系图,内陆区产流参数,大陆地区推理公式(1988年修订)汇流参数m~Q关系线。

地理参数:根据1:10000航测地形图量算得小金河干流(分水岭至东渠汇合口),总集雨面积80.53km2,扣除上游三个小⑴型水库集雨面积10.33km2后为70.2km2(其余小⑵型水库按无调节能力计),河长20.965km,河床坡降2.66%,集雨区域特征参数θ=70.23。小金镇渠道(又称东渠)集雨面积4.14km2,河长5.116km,河床坡降0.004,集雨区域特征参数θ=32.23。

6.2.2.2暴雨参数

6.2.2.3汇流参数

本河集雨区域的大部分属高丘陵,局部为低山和低丘,土壤以壤土为主,透水性中等,植被中等,以针叶林为主的灌木草坡,推理公式汇流参数m小金河查得为0.8,东渠为0.74。

6.2.2.4洪峰流量计算

应用推理公式计算得小金河干流10年一遇洪峰流量459m3/s,加上错开叠加三个小⑴型水库总下泄流量12.1m3/s,合计为471.1m3/s,相应水位14.45m。其中,三个小⑴型水库的洪峰流量采用“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得东渠10年一遇洪峰流量27.0m3/s,相应渠出口水位为14.45m(详见电算附表)。

6.2.3小金河和东渠安全流量

⑴小金河干流(东渠汇合口处)堤顶高程16.21m,减去1.2m的安全超高,则安全水位为15.0m,以此水位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31#断面)查得安全流量为645m3/s,(该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附图5)。

现状:方涵,位于主坝右坝端,输水涵过水断面尺寸1.7×1.7m(宽×高),涵底进口高程14.9m,其最大限泄流量5.0m³/s;

规划:改为圆管,直径1.4m,涵底进口高程为15.05m。

现状:为开敞跌坎式溢洪道,从水库主库区到溢洪道跌坎长555.0m,跌坎下游修建消力池一个,实测池长10m,池深1.0m。为提高水库的抗洪能力,降低防限水位,1989年底从溢洪道跌坎处断面往上游,由底部挖深2.5m形成一条梯形断面的抢排沟,底宽3m,边坡1:0.5,长110m,设置一座闸门,分为两孔,单孔过水断面1.5m×2.5m(宽×高),使得跌坎上游110m范围内的过水断面是梯形复式断面。

规划:在距原跌坎110m处设立闸门,新闸址距主库区还有445m。

根据小金河干流和东渠安全流量计算成果可知,小金河干流安全流量大于10年一遇洪峰流量,通过10年一遇流量尚有余地;东渠安全流量小于10年一遇洪峰流量,当东渠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就是角洞水库不放水,本区间产生的27.0m3/s洪峰流量也超过了渠道的安全流量20m3/s。因此,东渠必须加以扩宽并在中下游右岸修筑渠堤进行整治。为了充分发挥水库对下游防洪的作用,减少洪水灾害,采用10年一遇洪水水库不泄流的调洪方式,据此计算得10年一遇防洪库容774万m3,相应水库防洪高水位为27.16m(详见电算附表)。

7.3 泄洪操作原则

⑴输水涵除负责正常供水外,不担负泄洪的任务,以免加重下游陈塘区的排涝负担;

⑵库水位在25.0~27.16m时,关闸蓄水;

⑶当库水位超过27.16m时,闸门全开泄洪长线法预制箱梁施工工艺细则,直到水位降至25.0m。

现有溢洪道为开敞式,为配合下游防洪,改建为溢洪闸,闸底高程25.0m不变,闸孔尺寸采用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3孔闸门,每孔净宽4.0m;

方案二:5孔闸门,每孔净宽3.0m。

7.5 溢洪道库水位~泄流量关系

根据此表,绘出库水位Z~泄流量Q的曲线图(见水文附图3、4)。

根据上表成果可知,两方案的计算水位,考虑坝顶超高影响外,均能满足现有的坝顶高程要求。考虑到方案一水闸规模较小,投资较省,经分析比较,最后决定采用方案一的计算成果。

8. 输水涵管施工洪水计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角洞水库主要建筑物属3级,次要建筑物属4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属5级。施工期10月~3月,施工洪水标准取为5年一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