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范姑斗灌浆设计报告范姑斗灌浆设计报告是一份详细的技术文档,主要针对水利工程中的灌浆施工进行规划和指导。该报告围绕范姑斗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及工程需求展开,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浆设计方案,提高坝体或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
报告首先对范姑斗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岩层分布、裂隙发育程度以及地下水活动规律等关键因素。这些数据为后续灌浆材料选择和工艺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报告详细描述了灌浆类型(如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及其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需求明确了各阶段灌浆的目标与标准。例如,帷幕灌浆主要用于降低渗透系数,而固结灌浆则着重于增强地基承载力。
此外,报告还涉及灌浆参数的设计,如孔距、排距、灌浆压力及结束标准等,确保施工过程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能控制成本和工期。同时,为保障施工质量,报告提出了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清水弯1#-7#楼及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现场试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异常情况处理预案。
最后,报告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范姑斗灌浆工程的系统设计,最终实现工程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统一。
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帷幕灌浆检查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结束后,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和封孔。帷幕灌浆检查孔应采取岩芯,计算获得率并加以描述。
第三节 帷幕灌浆质量的合格标准
帷幕灌浆质量用压水试验检查,坝体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应为100%;再以下的各段的合格率应在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0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否则应进行处理,直至合格为止。对帷幕灌浆孔的封孔质量宜进行抽样检查。
工程区距县城40公里,有乡村道路通至范姑斗村,枢纽工程施工时已经扩修村后道路1.5km和新修至坝位至土料场等3.0km施工道路。
3.1建筑材料:本工程所需粘土料从库区附近取用,属砾质粘土,易于开采。砂料从新发村附近取用,运距2.0km,砂的级配及储量、质量均能满足要求。水泥从华宁县城购用,运距40 km。
3.2施工用电:枢纽工程施工已经架设一台100KV.A变压器及10KV输电线路。施工单位生活区在范姑斗村,施工、生活用水由箐中取用
3.3施工用水:施工用水由潜水泵直接从水库中抽取,水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3.4制浆系统:制浆平台根据施工的需求搭设在灌浆泵附近,占地约70m,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
单排孔按设计I、II、III三个次序施工,先I序孔,次II序孔,最后III序孔。 试验孔单孔段施工工艺流程为:钻空→冲洗孔→测稳定地下水位→灌前压水试验→灌浆→待凝→扫孔→灌后压水检查(灌后压水ω0.1 L/min.m.m 后则继续钻灌下一段,否则复灌至结束标准)→依次反复直至设计孔深。
(一)造孔:首先由测量放人员采用经纬仪和皮尺按设计施工图纸放线定位,孔位偏差要小于10 cm。开孔段坝土封隔采用下套管和管脚用水泥封堵止水,封在钻进过程中详细记录钻孔漏水,孔壁掉块等特殊现象。终孔后,对孔深、孔斜进行检测,合格后由甲方监理人员签字认可。
(二)洗孔:钻完一个灌浆段,送清水冲洗,直至孔口返清水并延续15min为止,整个灌浆段的冲洗连续时间不少于30min,冲洗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60%,冲洗结束提钻检查孔底沉渣是否小于20cm,检查合格后才进行下一步的压水试验和灌浆工作。
(三)灌前压水试验:为进一步摸清受灌体的透水性,指导灌浆施工和材料准备,I序孔均做压水试验,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70%~80%。
(四)灌浆方法及段长划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钻进,分段循环式灌浆法”,如果吃浆量大难于循环时采用“纯压式灌浆法”。灌段一般长度为5米,如遇到漏水则缩短灌段长。
(五)灌浆材料:灌浆所用水泥是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对帷幕灌浆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的要求。
灌浆材料以水泥和粘土为主,遇到大裂隙地层,吃浆量大时,加入细纱或3%的水玻璃(按水泥重量计)施灌。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重量计)。
纯水泥浆使用水灰比(重量比)有5∶1、3∶1、2∶1、1∶1、0.6∶1,五个比级。混合浆使用比重级也有1.3、1.35、1.4、1.45、1.5五个比级。起灌浓度当灌注纯水泥浆时,一般水灰比3:1,当灌注混合浆时一般比重1.3,遇到漏水段或灌前ω值较大的孔段,采用“2:1”(纯水泥浆)、“1.35”(混合浆比重值)或浓浆直接起灌。若浆液注入量累计达2000L后,仍不能回浆或升压力时,采用机械灌注水泥砂浆或水泥粘土砂浆,直至结束。水泥砂浆灌注难以结束时,采用掺水玻璃的办法灌注直至不进浆结束。
(七)浆液稠度变换及灌浆结束标准
1. 浆液稠度变换:一般情况当灌到某级浓度时,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逐渐减少时,或吃浆量不变,灌浆压力逐渐升高时,不改变水灰比,就用该浓度级灌至结束条件。
灌注混合浆吃浆量大于50 L/min时,连续灌注30min就越级变浓。
浆液稠度的使用原理:先稀后浓,逐级变浓,优浆多灌,浓浆结束。
2、灌浆结束标准:单位吸浆量不大于0.4 L/min时,持续灌注60 min结束;或当单位吸浆量不大于1 L/min时,持续灌注90 min结束。
在最后一段灌浆结束后,用比重1.4的1:1混合浆或水泥浆先封基岩段,待固结后,在用水泥:粘土=1:3,比重大于1.4的混合浆封坝顶,直至填满孔口不下沉为止。
三、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检查严格执行“三检一验”制,即机组内部班组自检、施工机组质检员二检、项目部质检员三检、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制度。
1、机组内部班组自检
机组班长、记录员控制施工孔孔深段长及灌浆时装置的正确与否、灌浆压力、结束标准等情况。对各环节、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班长、记录员的安排,施工时记录员必须如实记录施工情况,确保施工质量.
检查控制钻孔的孔位、孔斜、方位,保证准确及时的测斜,并将资料整理,如发现有违反技术要求的施工方法,应及时通知施工人员纠正处理如无效上报项目部质检人员。
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机电配管及预留预埋施工方案,对关键工序实施签证制度,以确保施工满足设计要求,对施工环节现场检查发现及时处理。对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项目部。主要工序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
第三节 施工进度计划
范姑斗水库工程灌浆工程计划2个月,施工准备期在2007年初。
施工准备期:2007年1月。完成工程实施机构的组建,输变电线路架设,扩修、新修临时施工道路。
2007年1月—2月中国建筑安全技术交底范本,完成灌浆工程并整理资料,组织验收。
华宁县青龙镇红岩范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