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是针对港口工程中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性和耐久性。该规程适用于各类港口码头、防波堤、护岸等水工结构中的灌注桩工程。
设计部分在设计阶段,规程要求根据地质条件、荷载特性及使用功能,合理选择桩型和桩长。设计需考虑桩的承载力、沉降控制及抗拔性能,同时满足抗震、防腐蚀等特殊要求。规程强调对地基土层特性的详细勘察,包括土体强度、压缩性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可靠的安全系数,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等现代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设计。
施工部分施工阶段是灌注桩质量的关键环节。规程对成孔工艺(如钻孔、冲孔或挖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工序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成孔时需严格控制垂直度和孔径偏差;钢筋笼应符合设计尺寸并采取措施防止上浮;混凝土灌注应采用导管法,保证连续性和密实度。此外,施工过程中还需加强泥浆管理,避免塌孔或缩颈现象。
质量控制与验收规程明确了质量检测标准,包括成孔检测、钢筋笼验收、混凝土强度试验以及桩身完整性检测(如超声波法或低应变法)。验收时需综合评估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
总之,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法,保障了港口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武汉乙烯二循工艺管线施工方案,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 4.3.2弹性长桩工作示意图
(a)桩顶转动自由、平动自由时;(b)桩顶转动固定、平动自由时
式中Zm—泥面距桩身最大弯矩点的深度(m); 换算深度系数,当桩顶转动自由、平动自由时,根据
系数; T—桩的相对刚度系数(m)。 (3)桩身最大弯矩Mmax: 当桩顶转动自由、平动自由时:
当桩顶转动固定、平动自由时:
MmAx =HLoC2
化计算用无纲系数表 表4.3
m法简化计算用无纲系数表
注:①本表适用于桩端置于非岩石土中或支立于岩石面上的弹性长桩; ②Z一桩身截面距泥面的深度:
式中t一桩的受弯嵌固点距泥面深度(m); 取小值,桩顶转角无转动或桩的自由长度较小时取大
4.3.4弹性长桩在泥面处的水平变位验算应满足下列条件:
身承载力计算和最大裂缝宽度
4.4.1桩身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JTJ267)和《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的有 关规定。 4.4.2计算桩在轴心受压荷载和偏心受压荷载作用下的桩身承 载力时,应将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 值分别乘以施工工艺系数。施工工艺系数,钻孔灌注桩宜取0.8, 挖孔灌注桩宜取0.9。 4.4.3高桩承台桩的压屈计算应假定桩在泥面以下一定深度处 为嵌固支承。桩的压屈计算长度和桩的压屈稳定系数可采用下列 方法确定。 131 金5
载力时,应将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 值分别乘以施工工艺系数。施工工艺系数,钻孔灌注桩宜取0 挖孔灌注桩宜取0.9。
4.4.3.1桩的压屈计算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p = K(Lo + t')
.4.4当进行桩身承载力的抗震验算时,应根据现行行业标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的有关规定,选取抗震调整 文。
4.4.4当进行桩身承载力的抗震验算时,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
4.4.5当有适当的措施足以保证灌注桩的钢护筒能够与混凝土
桩共同作用时,桩的截面抗力计算方可计人钢护筒的作用。 4.4.6灌注桩使用阶段需要控制裂缝宽度时,应验算荷载的长期 效应组合下桩身最大裂缝宽度。最大裂缝宽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Wmax 最大裂缝宽度(mm),验算方法见附录B; [WmaxJ— 一最大裂缝宽度限值(mm),按表4.4.6取值
式中Wmax 最大裂缝宽度(mm),验算方法见附录B; [Wmax]—最大裂缝宽度限值(mm),按表4.4.6取值。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mm】
5.1.1桩身截面配筋率应根据计算确定,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 0.4%
5.1.2桩身配筋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5.1.2.1端承桩、抗拔桩和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应通长配筋。位 于坡地或岸边的桩,当坡地或岸坡的地层存在软土层,或由于其他 因素使岸坡稳定性不足时,宜通长配筋。 5.1.2.2端承摩擦桩宜通长配筋,桩长较大时,也可根据内力 大小沿深度分段变截面配筋。 5.1.2.3受水平力作用的抗弯桩和偏心受压桩,地面以下的配 筋长度不宜小于4倍桩的相对刚度系数。 5.1.3桩的主筋应采用变形钢筋,数量不宜少于12根,直径不宜 小于16mm。采用束筋时,每束不宜多于2根钢筋。纵向钢筋应沿 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80mm。钢筋笼底部主筋宜稍 向内弯折。 5.1.4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箍筋间距宜为200~300mm,应采 用螺旋式箍筋;受水平力作用的桩,在承台底面以下3~5倍桩径
.1.3桩的主筋应采用变形钢筋,数量不宜少于12根,直径不 小于16mm。采用束筋时,每束不宜多于2根钢筋。纵向钢筋应 主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80mm。钢筋笼底部主筋宜 包内弯折。
用螺旋式箍筋;受水平力作用的桩,在承台底面以下3~5个 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当钢筋笼长度超过5m时,应每隔2.0 设置一道加强箍筋;当钢筋笼长度超过10m时,应每隔5.0 在笼内设置一道焊接支撑架
5.1.5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河港不应小于50mm:海
5.1.6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5.2桩与上部结构的连接
5.2.2桩与桩帽或承台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优一手在相承口时理妆应寸口十为双。 5.2.2.1桩嵌入桩帽或承台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o 5.2.2.2桩顶钢筋伸人桩帽或承台的长度,受压桩不宜小于35 倍主筋直径,受拉桩不宜小于40倍主筋直径。 5.2.2.3伸人桩帽或承台的桩顶钢筋宜做成喇叭形。 5.2.2.4桩帽或承台的部分主筋宜通过桩顶与桩顶钢筋相交。 5.2.3桩帽或承台边缘与边桩外侧的距离,对直径不大于 1000mm的桩,不宜小于0.5倍桩径并不应小于300mm;对直径大 于1000mm的桩,不宜小于0.4倍桩径并不应小于500mmo 5.2.4当桩与上部结构横梁直接连接时,梁边与桩外侧的距离不 宜小于250mm
5.2.2.3伸入桩帽或承台的桩顶钢筋宜做成喇叭形。
5.2.3桩帽或承台边缘与边桩外侧的距离,对直径不大于 1000mm的桩,不宜小于0.5倍桩径并不应小于300mm;对直径大 于1000mm的桩,不宜小于0.4倍桩径并不应小于500mmo 5.2.4当桩与上部结构横梁直接连接时,梁边与桩外侧的距离不 宜小于250mmo
6.1.1港口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平面布置、施工道路、施工栈桥 水上施工平台、泥浆系统、混凝土供应系统和水电供应系统应根据 使用要求进行施工设计。
6.1.4.3平台结构应考虑装拆方便和成桩后下一步工序的施
0.1.3一当桩位处了伐水区且地层土质牧好的,可未用筑岛平台。 筑岛平台除应满足第6.1.4条要求外,尚应考虑筑岛对河道过水 断面的影响。筑岛平台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 6.1.5.1当水深、流速较小时,可直接筑岛。在岛的迎水冲刷 面,应采用土工织物、片石或袋装土护坡。
6.1.6.2利用钻孔护筒作支承桩时,护筒不得产生影响月
.1.7当桩位处于水流速度小且流态稳定、水位升降缓慢禾 大的水域时,可采用浮式平台。浮式平台应设可靠的锚碗 1.8当桩位处于风浪和潮差较大的水域时,可采用移动式 三台。
6.1.9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条件和施工难易
成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周密的应急措施,并作好 设备和工具等方面的准备。
6.2.1.1护筒宜采用钢板焊接。钢护筒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 刚度,壁厚应综合考虑下沉深度、护筒长度、直径、地质条件和下沉 工艺等因素,并不宜小于5mm。当需要穿过硬土层时,应在端部加 强。 6.2.1.2护筒内径应根据护筒长度、埋设的垂直度和钻机的性
6.2.3护筒顶标高和埋深应符
6.2.3.1陆域护筒顶标高应高出地下水位1.5~2.0m,并高出 地面300mm以上。护筒理深不应小于1.0~2.0m。对砂土,应将 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的砂土挖出,夯填粘性土至护筒底0.5 m以下。
6.2.3.2水域护筒的顶标高应高出施工
~2.0m,并应考虑波浪的影响。护筒理深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 护筒使用功能和稳定要求,通过计算比较确定。置人不透水层或 较密实的砂卵石层的护筒长度不宜小于1.0m
6.2.3.3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护筒顶标高应高于稳定后 水位1.5~2.0m
db2101/t 0009-2019标准下载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的有关规 定。
6.2.5护壁泥浆可由水、粘土或膨润土、添加剂组成,泥浆性能指
6.2.5.1泥浆原料粘土、膨润土和外加剂的性能要求应满足附 录 D 的规定。
6.2.5.2调制泥浆宜使用淡水。使用海水时,必须经过词
6.2.5.3泥浆配制、循环和净化系统应根据泥浆需用量 式和设备能力等确定。
6.2.5.4在钻孔过程中,应检测泥浆性能指标,每工班检测不
6.2.5.4在钻孔过程中,应检测泥浆性能指标,每工班检测不 得少于一次。当土层变化时,应相应增加检测次数。泥浆性能指 标的测定可采取附录E的方法
t/capec 14-2020 电力工业 换流变压器制造监理技术要求6.2.5.5泥浆的排放和处理必须符合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