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低压管道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低压管道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是一种针对农业灌溉系统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指导文件,旨在通过优化水资源利用,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该技术规范主要适用于农田、果园、温室等场所的低压管道灌溉系统建设。
低压管道节水灌溉技术的核心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将水源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区域,通过滴灌、微喷灌或渗灌等方式进行精准灌溉。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低压管道灌溉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可减少蒸发损失,避免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技术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水源选择与水质要求,确保灌溉用水符合农作物生长需求;二是管网设计原则,明确主管、支管及毛管的布置方式,以及压力损失计算方法;三是设备选型标准,如水泵、过滤器、阀门和滴头等关键部件的选择依据;四是施工质量控制,强调管道铺设、连接密封性和系统试压的重要性;五是运行管理与维护,提出定期检查、清洗和维修的具体措施。
低压管道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化肥流失,促进作物增产增收。此外,该技术还适应现代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厦门商办项目变更为酒店暂行规定-自规局200728,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精准调度,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供的资料确定:无资料时可按0.3~0.5m选用。
3.4管径与管道工作压力
3.4.1管道系统各管段的直径,应通过技术经济计算确定,在初 估管径时,可按表3.4.1选择管内流速
3.4.1管道系统各管段的直径,应通过技术经济计算确定,在初 估管径时,可按表3.4.1选择管内流速,
表3.4.1管道流速表
3.4.2管道系统各管段的设计工作压力,应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最 大工作压力(不含冲击压力)的1.4倍;最大工作压力应根据运 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较确定。 3.4.3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含冲击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得 为负值。
1 管道系统设置单向阀时,应验算突然停泵时的水锤压力。 2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水锤防护措施: (1)水锤情况下,管道内压力超过管材公称压力, (2)水锤情况下,管内可能出现负压。
(1)水锤情况下,管道内压力超过管材公称压 (2)水锤情况下,管内可能出现负压。
3.6.1遇到下列情况时,管路应设置镇墩;
遇到下列情况时,管路应设置镇墩; (1)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6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15°, (2)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3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30°; (3)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45。 .2 2 镇墩应设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按受力要求确定尺寸。
水口处应设置防冲池,地面移动管道出口,宜有
施。 3.7.2 2 防冲池宜就地取材,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3.7.3 防冲池池底,应至少低于地面15cm;防冲池占地宜为0.1 ~0.25m²
施。 3.7.2 防冲池宜就地取材,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3.7.3防冲池池底,应至少低于地面15cm;防冲池占地宜为0.1 ~0.25m²
3.8.1在管道轴线起伏段的高处和向下弯处,应设置进排气设 施;在管轴线起伏段的低处和管道系统的最低处,宜设置泄水阀 和渗水井。 3.8.2在顺坡管道节制阀下游侧、逆坡管道节制阀上游侧,以及 可能出现负压的管段,应设置负压消除设施。 3.8.3埋于冻层以下,且埋深不少于70cm的管道,可不计算温 度应力:必要时可设伸缩节或柔性接头
3.9.1应提交工程设计说明书,
3.9.2说明书附图应包括下列主要图件:
说明书附图应包括下列主要图件: (1)1/1000或1/2000的管道系统平面布置图; (2)典型管线纵剖面图; (3)必要的连接安装图, (4)附属建筑物设计图; (5)管槽断面图, (6)典型田间工程布置图
(1)1/1000或1/2000的管 (2)典型管线纵剖面图; (3)必要的连接安装图, (4)附属建筑物设计图; (5)管槽断面图, (6)典型田间工程布置图。
4.1新配水泵的选型与配套
4.1.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新配水泵,宜选用国家公布的节 能型产品,严禁选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 4.1.2选用水泵的流量应满足灌溉系统设计流量的要求,且不大 于根据抽水试验确定的机井出水量;扬程应根据灌溉系统设计扬 程合理选定;在灌溉系统设计流量下,水泵应工作在高效区。 4.1.3应分别校核在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和最小工作水头下, 水泵的工作点是否在高效区内,如偏离过大应重新选择水泵或调 整管道系统的设计。 4.1.4井用潜水泵的配套泵管,在经济上合理的情况下可增大 级管径,但不应影响水泵的安装和检修。 4.1.5水泵的选型和配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农用机 井技术规范》(SD188)的要求。
4.2现有机井装置的利用和改造
4.2.1利用现有机井装置建设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收集有 关技术资料,测试水泵扬程、流量、转速及动力机能耗等性能参 数,根据水泵及配套装置的技术指标、目前技术状况、设计要求 等,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确定其利用、改造的可行性。 4.2.2应制定现有机井装置的具体技术改造方案,并据此进行改 造、检修和验收。 4.2.3经检修或技术改造的水泵应符合4.1.2条和4.1.3条的 规定。
4.3.1机井装置效率按下式计算
N一 (4.3.1] 1000N 式中一机井装置效率; 1水的容重,N/㎡²; Q一灌溉系统实测流量,m/s; H一管道系统实测工作水头,m; N一动力机输入功率,kW。 4.3.2新配机井装置的装置效率应符合《农用机井技术规范》 (SD188)规定的指标;现有机井装置的装置效率,电动机配套应 不低于35%,柴油机配套应不低于30%
5.1.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所用管材与连接件,必须符合下列 规定: (1)非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为定型产品,或经过技 术鉴定并严格按技术要求生产的非定型产品; (2)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进行技术鉴定,并有相应 措施保证其质量不低于鉴定时的指标。
5.1.2管材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管道设计工作压力。
5.2.1低压输水塑料管宜选用薄壁或双壁塑料管;其性能指标及 检测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2.2地埋塑料管由静荷载和动荷载引起的总径向变形率(即径 向变形量与外径比值)不得大于5%;当埋深大于70cm时动荷载 可忽略。管道径向变形量计算方法见附录B。
5.2.1低压输水塑料管宜选用薄壁或双壁塑料管;其性能指标及 检测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5.2.3塑料连接件材质宜与管材相同
5.2.4焊接成型的硬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连接件应符合下残
(1)1m高度自由坠落不破裂; (2)4.2倍公称压力保压1h不渗漏。 5.2.5当管道采用粘接剂连接时,粘接剂的性能应符合下列基本
要求: (1)固化时间应与施工条件相适应; (2)粘附力强,易于涂在接合面上; (3)粘接强度应满足管道使用要求。
5.2.6当管道采用橡胶圈作接口密封材料时,所用橡胶圈不应
礼、裂缝或接缝。其性能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拉断强度大于等于16MPa; (2)伸长率大于等于500%; (3)邵氏硬度为45~55度; (4)永久变形小于20%; (5)老化系数大于0.8(在70C温度下,历时144h)。
5.3水泥预制管与连接件
5.3.1管材及连接件的工作压力应不大于抗渗试验压力的1/2。 5.3.2用三点荷载试验数据确定管上的允许填土荷载时,安全系 数应不小于1.25。 5.3.3管材内壁应光滑,内外壁无裂缝,壁厚允许偏差为 土2mm,内径允许偏差为土3mm。 5.3.4在不均匀沉降地段应采用柔性连接。
5.4现场浇筑混凝土管
5.4.1管体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200mmm时,不低于15.0MPa; (2)管径大于200mm时,不低于20.0MPa。 5.4.2管道外压强度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5。 5.4.3管道最小壁厚应为内径的1/10加15mm。 5.4.4管道内径允许偏差为土7mm。
5.4.1官体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6.1.1在管道系统中,根据运行的实际需要,应配置分水、给 水、泄水、安全保护、量水等设备。 6.1.2承压附属设备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所接管材的公称压力, 与管道连接必须密封、坚固。 6.1.3附属设备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便于管理、养护和维修。 6.1.4附属设备应为定型产品或经技术鉴定的非定型产品,并应 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6.2给水栓(或出水口)
6.2.1给水栓(或出水口)应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密封性好、操作 方便且水流阻力小,有足够的过流能力。 6.2.2给水栓(或出水口)应有密封水压值和局部水头损失资料。
6.3.1安全保护装置应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牢固耐用。 6.3.2限压通气管应设置在管道系统进口或可能发生危害性水击 压力的位置,其内径应不小于管道内径,管顶高出设置点设计水位 应不小于30cm。 6.3.3进排气阀应铅垂安装,通气孔直径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d=1.05D V V
式中d一进排气阀通气孔直径,mm; V排出空气流速,m/s,可取Va=45m/s。 6.3.4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在管道压力上升但未超过管材公称压 力1.5倍时,应达到管道的设计流量。
6.4.1管道系统应设量水设备,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
钢结构雨棚施工方案7.2.1物料准备要求;
(1)应根据设计备足工程物料; (2)管材、连接件及附属设备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扔 或剧烈碰撞; (3)塑料管材和连接件在贮存时应避免阳光暴晒
(1)施工宜避开雨季; (2)在地下水位较高地段,应备好排水设备, (3)物料场地应开阔,便于运输和操作。
7.3.1施工现场应设置测量控制网点。宜在管道中心线上每隔30 50m打一木桩gtcc-084-2018 电气化铁路27.5kv 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并在管线的转折点、出水口、闸阀等处或地形
变化较大的地方加桩,桩上应标注开挖深度。
7.3.2管槽开挖应按下列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