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13米高大沉井下沉施工控制技术沉井是一种常见的深基础施工技术,尤其适用于桥梁、建筑、地下工程等领域。对于13米高的大沉井下沉施工,其控制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以下是对该施工控制技术的简要介绍:
在13米高大沉井下沉施工中,关键在于精确控制沉井的下沉速度、姿态和位置,以确保结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首先,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明确地层分布及地下水位情况,为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其次,沉井制作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和模板精度,确保结构强度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下沉过程中,采用分节接高法或一次性浇筑法,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通过合理布置刃脚和设置配重,保证沉井初始下沉阶段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泥浆润滑套或空气幕等辅助措施减小摩擦阻力,提高下沉效率。此外,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沉井的垂直度、平面位置和沉降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偏差。
地下水控制也是重要环节,可通过降水井或帷幕注浆等方式降低水位,减少浮力影响。最后青岛某高层(19层)酒店爆破拆除施工方案,在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封底处理,确保沉井底部密实且无渗漏,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综上,13米高大沉井下沉施工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监测手段,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操作实现高质量完成。
接高沉井高3.9m,砼计划一次立模浇筑。其他工作同第一节沉井施工。此时沉井内为水土混合状态,井内上部接高施工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保证安全。
5 下沉施工监测要点
5.1施工过程的控制
沉井下沉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中平面位移控制是通过刃脚高差控制和下沉速度控制来实现的。
5.1.1 刃脚高差控制
排水下沉时,由于不带水作业,故刃脚高差锅底的形成和移动都比较直观,根据高差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改变锅底的大小、深浅和平面位置,以此来达到对刃脚高差的控制。
5.1.2 沉井下沉速度控制
沉井下沉速度控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讲对沉井下沉速度没有严格的限制,需根据施工经验和沉井下沉的具体情况而定,本工程施工中主要按以下原则进行:
① 在沉井刃脚高差不大时(在水平间距的0.5%以内),沉井的下沉速度越快越好;
② 沉井下沉速度均匀为宜;
③ 沉井在粉砂土等易引起涌砂的土层中下沉时,应加快下沉速度。
5.1.3 沉井平面位移控制
对沉井平面位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沉井刃脚高差来实现,如果沉井刃脚高差不大,则沉井平面位移较易得到控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无定量计算,但有一些联系:
① 沉井哪个角下沉得快(即刃脚较低),则沉井就会向哪个方向移位;
② 沉井刃脚高差大时,沉井位移量大;
③ 沉井始终在同一个方向的刃脚高差下下沉时,沉井位移量较大。
施工过程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5.2 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监控工作
在沉井下沉前,将每个沉井各个角点处的高程及沉井轴线放样并做好标记,记录测量原始数据,绘制测量监控平面图,计算下沉具体高度。
下沉分三个阶段,即首沉2~3m,中沉,最后下沉1.5~2.0m。
首沉阶段,必须每30分钟观测一次并记录数据,汇总到监控小组,及时计算偏差情况,并由总指挥统一指挥确定冲沉部位及冲沉速度等;
中沉阶段,进入正常下沉,正常下沉时,可每2h测量一次;
最后下沉阶段必须增加观测频率,一般为30分钟左右观测一次。
通过对各阶段观测数据的分析,必须使沉井的对角高差不超过15cm,并观察沉井周围土质变化情况,将地下水位、涌土、沉降、沉速随时记入历时曲线表。
终沉阶段最后2m范围内要减小锅底的开挖深度,防止突沉及超沉事故发生,控制开挖深度及速度,以下沉为辅,纠偏为主。
当沉速8h不超过1cm即认为沉井已趋稳定。
测量监控相关表格:
①、沉井下沉观测记录表(水准控制、轴线控制);
②、沉井下沉累计统计表;
③、沉井下沉监控平面图;
④、沉井下沉纠偏、纠扭计算图表;
⑤、沉井下沉地下水位、涌土、砂率、沉速历时统计表。
5.3 沉井的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沉井制作与下沉时的质量控制标准如下:
(1)沉井平面尺寸偏差:长度、宽度为±0.5%,即长度方向为±6cm,宽度方向为4cm;两对角线差异为1%对角线长,即14.4cm。
(2)沉井壁厚偏差:±1.5 cm;
(3)下沉后刃脚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偏差不得超过10 cm;
(4)沉井四角中任何两个角的刃脚高差不得超过该两个角间水平距离的0.5%,且不得超过15cm;水平距离小于10m时,其高差可为10cm;
(5)沉井顶面中心的水平位移不得超过下沉总深度的1%。
13m高防冲大沉井,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当多只沉井连续分布时采用群沉法施工在本工程实践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沉井下沉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沉井下沉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适当的降低地下水方式隧道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如本工程中采用的二级井点降水,也是保证沉井下沉质量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