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公路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工作,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等。
主要内容概述
1.适用范围与基本规定本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涵盖了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同时,规定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基本原则,强调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分级评定。
2.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标准采用了“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三级评定体系,详细规定了每一级工程的检验项目和评定标准。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实测实量、试验检测等,确保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路基工程质量检验对路基工程的压实度、平整度、边坡稳定性等技术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0313.住宅楼ab座施工组织措施,并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
4.路面工程质量检验针对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不同类型路面的厚度、平整度、抗滑性能等关键指标,制定了详细的检验和评定标准。
5.桥梁与隧道工程质量检验对桥梁和隧道工程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外观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6.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对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安装质量和使用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公路交通安全。
7.工程质量评定等级根据检验结果,工程质量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同时,对不合格工程的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整改措施。
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是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为工程质量的监督、验收和评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保障公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验收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公路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米尺:每200m测4处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4处
注:①表列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标准,单个测定值不得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小于表列规定值2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减分值。
②采用核子仪检验压实度时应进行标定试验,确认其可靠性。
③特殊干旱、特殊潮湿地区或过湿土路基,可按交通部颁发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评定。
④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4.2.3.1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4.2.3.2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4.2.3.3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4.3.1.1石方路堑的开挖宜采用光面爆破法。爆破后应及时清理险石、松石,确保边坡安全、稳定。
4.3.1.2修筑填石路堤时应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码砌边部。填筑层厚度及石块尺寸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填石空隙用石碴、石屑嵌压稳定。上、下路床填料和石料最大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20t以上压路机振压两遍无明显标高差异。
4.3.1.3路基表面应整修平整。
表4.3.2石方路基实测项目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米尺:每200m测4处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注: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或固体体积率可根据实际可能进行检验,其他检测项目与石方路基相同。
4.3.3.1上边坡不得有松石。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4.3.3.2路基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4.4.1.1换填地基的填筑压实要求同4.2土方路基。
4.4.1.2砂垫层:砂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适当洒水,分层压实;砂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端以片石护砌;砂垫层厚度及其上铺设的反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4.4.1.3反压护道:填筑材料、护道高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0%。
4.4.1.4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的规格、质量、砂袋织物质量和塑料排水板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袋和塑料排水板下沉时不得出现扭结、断裂等现象;井(板)底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顶端必须按规范要求伸入砂垫层。
4.4.1.5碎石桩:碎石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严格按试桩结果控制电流和振冲器的留振时间;分批加入碎石,注意振密挤实效果,防止发生“断桩”或“颈缩桩”。
4.4.1.6砂桩:砂料应符合规定要求;砂的含水量应根据成桩方法合理确定;应确保桩体连续、密实。
4.4.1.7粉喷桩: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喷粉时间、停粉时间和水泥喷入量,不得中断喷粉,确保粉喷桩长度;桩身上部范围内必须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桩身质量;发现喷粉量不足时,应整桩复打;喷粉中断时,复打重叠孔段应大于1m。
4.4.1.8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做出必要调整。
砂垫层表面坑洼不平时,每处减1~2分。
4.5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4.5.1.1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老化,外观无破损,无污染。
4.5.1.2土工合成材料应紧贴下承层,按设计和施工要求铺设、张拉、固定。
4.5.1.3土工合成材料的接缝搭接、粘接强度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4.5.3.1土工合成材料重叠、皱折不平顺,每处减1~2分。
4.5.3.2土工合成材料固定处松动,每处减1~2分。
5.1.1排水工程应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依照实际地形,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出路基以外。
5.1.2本章5.5和5.6节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
5.1.3跌水、急流槽、水簸箕等其他排水工程可按照本章5.6节的标准进行评定。
5.1.4路面拦水带纳入路缘石分项工程,排水基层可按照第7章的标准进行评定。
5.1.5沟槽回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5.1.6排水泵站明开挖基础可按照第8章的标准进行评定。
5.1.7钢筋混凝土构件包含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包括预应力钢筋的加工和张拉分项工程。
5.2.1.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规格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5.2.1.2混凝土应符合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设计要求。
5.2.1.3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表5.2.2管节预制实测项目
矢度不大于0.2%管节长
沿管节拉线量,取最大矢高
5.2.3.1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1%。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1%减3分;深度超过1cm的必须处理。
非溢流坝段分部工程施工方案5.2.3.2混凝土表面平整。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5.3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5.3.1.1管材必须逐节检查,不得有裂缝、破损。
5.3.1.2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进行管节铺设。
5.3.1.3管节铺设应平顺、稳固,管底坡度不得出现反坡,管节接头处流水面高差不得大于5mm。管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等杂物。
5.3.1.4管道内的管口缝,当管径大于750mm时,应在管内作整圈勾缝。
5.3.1.5管口内缝砂浆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5.3.1.6抹带前【法规】2022年一建山庄密训200句,管口必须洗刷干净,管口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裂缝现象。抹带后应及时覆盖养生。
5.3.1.7设计中要求防渗漏的排水管须作渗漏试验,渗漏量应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