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局其他软件开发服务项目.doc

环境保护局其他软件开发服务项目.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9723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环境保护局其他软件开发服务项目.doc

智慧环保分系统涉及水、大气等环境监测数据及污染源基础信息等,这些数据的使用和信息共享需要遵循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防止信息泄露,杜绝数据安全隐患。

具备必要的扩展能力,通过合理的系统体系结构,规范、灵活的软、硬件接口,适当的系统指标及设备配置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

本项目在建设时遵循利旧原则DBJ╱T15-212-2021 智慧排水建设技术规范.pdf,在已有设备可正常工作且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布设监测设备,完成环境监测网升级建设,确保资源使用达到最大化。

3.1.1大气网格化精准监管子系统

3.1.1.1软件平台技术要求

(1)提供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流转

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依据不同问题发起源设计不同流程,并对流程进展情况进行记录留痕,当问题充分解决以后,流程结束。

(2)提供考核评分及督导

建立健全网格考核办法,对各级网格员巡查、上报、反馈情况以及各有关部门办理突出环境问题情况等,实施量化赋分,由系统自行评分,定期通报。

(3)提供数据查询及分析统计

(5)提供环境网格化信息地图

在地图上展示各监测点位及网格员分布信息,并纳入“环保大地图”。

(6)提供端网格化监管系统

3.1.1.2平台系统功能要求

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项目中各环节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了综合展示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合规审计模块、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

3.1.2.综合展示模块

系统提供项目计划、目前完成情况、监测结果分布、排放量分布、泄漏率对比等数据展示。

3.1.2.数据管理模块

提供据导入模版;

实现对现场图片的浏览、存储。

实现检测组件在图档上的标识,实现组件的添加、修改、删除、停用等操作。

实现对现场组件挂牌号的录入及管理。

实现合规审计(帮助管理部门抽查辖区内实施质量)

3.1.2.3合规审计模块

实现通过将管理模块中大数据的筛选过滤,快速找到异常数据的存在,有的放矢的进行现场抽查。

实现对第三方服务公司操作的合规性的检查,远程筛选异常,现场实施,结果比对,监管项目的过程。

3.1.2.4培训管理模块

提供项目的基础要素培训文本资料、视频资料,以及展示各企业开展培训情况的汇总,同时对实施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登记。

3.1.3数据分析模型开发

3.1.3.1数据增值开发平台

数据增值开发平台,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便捷洞察数据规律,有效使用数据分析方法指导科学决策,促进业务驱动到数据驱动。平台基于大数据架构,实现了不同场景对数据潜在价值的挖掘,集数据探索、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应用于一体,面向用户、数据科学家,有效解决数据价值挖掘和利用问题。

场景对数据的不同操作和应用,具体如下:

3.1.3.1.1数据探索

数据分析和挖掘时输入数据的质量决定了模型输出的结果,即数据决定了模型的上限。数据探索的实现为后续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作铺垫。数据探索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实现多类型数据库查看,

·实现数值分析,数据基本分布探索等,展现数据表层信息。

·实现数据相关性分析,分聚组合,数据分组和排序等数据清洗功能。

·实现数据探索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数据报告制作,探索结果输出功能。

3.1.3.1.2数据分析

平台通过接入数据及数据探索并根据问题确定数据分析的主题,根据分析问题涉及的指标确定数据分析的维度和度量,然后进行清洗、确定数据组织方式一系列过程,给出分析结论。数据分析模块需要具备的功能如下:

·实现数据源接入和数据清洗,包括数据的了解,融合,数据的清洗转换,特征工程。

·实现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异常值分析,缺失值分析,数据检验,降维分析等功能。

·实现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数据报告制作,分析结果输出功能。

3.1.3.1.3数据挖掘

对观测的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建模,从中抽取更宏观的反应数据特征的概念描述,使杂乱无序的数据清晰化。 数据挖掘模块是在实现数据探索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如下功能:

·实现机器学习各类算法模型,包括回归分析、支持向量机类模型、最近邻模型,聚类模型等,实现各类模型灵活调参与优化。

·实现深度学习中各类算法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等各种模型的。实现各类模型灵活调参与优化。

·实现自定义模型的实际应用。

·实现挖掘结果可视化展示、数据报告制作、挖掘结果输出的功能。

3.1.3.2环保数据应用

在数据增值平台上,实现环保业务数据增值,通过运用环保系统中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融合运用安防、物流、能源等业务系统的数据,针对园区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在数据增值开发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挖掘,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1.4监测预警子系统升级

针对环保一期的监测预警子系统,根据用户使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进行升级调整。

3.1.4.1.1 性能提升

本次港区拟建设臭气站、负氧离子站、微型空气站及标准空气站,会形成大量的数据,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急需提升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性能,满足多用户并发。

3.1.4.1.2 臭气监测站数据接入、展示、查询

环保局拟新建臭气监测站,实现对恶臭监测站的数据接入、查询、展示,臭气监测子模块拟加入到监测预警的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模块中。

3.1.4.1.3 负氧离子监测站数据接入、展示、查询

环保局将汤山公园新建一座负氧离子监测站,实现对负氧离子监测站的数据接入、查询、展示,负氧离子监测子模块拟加入到监测预警的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模块中。

3.1.4.1.4 微型空气站数据接入、展示、查询

环保局拟新建覆盖全港区61个微型空气站,实现对微型空气站的数据接入、查询、展示,微型空气站子模块拟加入到监测预警的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模块中。

3.1.4.1.5 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接入、展示、查询

在全区范围内以网格形式布设现场空气质量微观监测站,在线获取实时、全面、高密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运用基于后台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监测数据的筛查、校准、统计分析和动态图绘制。

3.1.4.1.6 数据审核

对化工园区空气特征污染自动监测站点仪器运行状态、数据联网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检查和确认,对无效数据进行甄别和剔除,对超标报警信息进行处理。

环境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审核采用三级审核制度。由空气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运维承包方负责一审;港区监测中心负责二审,建设单位港区管委会环保局负责三审。数据审核应由相关单位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

检查仪器运行是否正常。通过检查报警信息,明确是否有站房报警和设备报警,结合系统自动审核给出的数据标记,检查仪器是否故障,如有故障应进一步确定故障类型,并及时赴现场处理故障。

(2)数据联网上传情况

发现并解决所负责运维的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通讯和传输等故障。

(3)数据审核及异常情况处理

每日审核监测系统的数据及辅助信息能否正常上传。根据信息系统审核规则,对自动审核的结果进行确认。

通过检查信息系统自动统计的数据捕集率,结合信息系统自动审核给出的数据标记,查看站点是否正常联网、数据是否中断。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处理并补传。

每日审核监测系统的数据及辅助信息能否正常上传。根据信息系统审核规则,对自动审核的结果进行确认。

对信息系统自动提示的“连续数据”、“突变或极大值”进行人工详细审核,根据所掌握的异常排污情况作出备注说明,对一审结果进行确认,提示三审进行复核。

根据信息系统提示,当数据有效率不满足要求时,通知运维承包方及时处理。

根据信息系统审核规则,对自动审核和二审结果进行复核,经复核后正常数据入库。

对信息系统提示的“连续数据”和“突变或极大值”进行人工详细审核,结合二审意见对异常数据进行删除。

发现信息系统存在数据采集、通讯或传输等故障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相关园区等责任单位或部门及时处理。

3.1.4.1.7 环境数据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园区各监测数据,生成标准化的监测报告、数据分析报告。按实际情况生成月度、季度和年度环境质量报告,报告中应全面描述各类污染源(点源、面源) 的状况,说明当地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的构成、污染物的性质、各污染物排放总量等;阐明各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排放的时间特点等特征性结论;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要在报告中详细指出超标的物质,超标的企业等信息;明确指出主要污染物的区域(流域)分布及行业排放状况等,另外对主要污染物的治理现状进行分析说明。最终生成包含有结论的环境质量报告。

(1)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

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示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清晰了解空气质量各级别的占比,以及各级别天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空气质量级别分布情况

以日历方式展示全年每日空气质量级别分布情况。

(3)空气质量评价与对比

通过对区域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当前空气质量情况、与往年同期、与周边地区的实时或历史数据对比,评价当前空气质量形势。

(4)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判断

结合空气质量及排放情况历史数据,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结合不同污染物浓度、污染源变化情况及地形、气象等数据分析污染的具体位置和来源情况。

对污染过程进行追踪,结合气象、生态网络监测及污染源分布数据深入分析污染过程中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7)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判断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指出造成区域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与重点污染来源,为区域内的生态规划、环境管理、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服务。

(8)空气污染情况报告

在整合区域内大气、水环境质量,废水、废气在线污染源数据、生态网络建设监管工作运行情况等数据的基础上,按周、月、季、年的时间出具报告。

环境质量分析、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生态网络建设监管工作分析

环境质量分析、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生态网络建设监管工作分析

环境质量分析、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生态网络建设监管工作分析

环境质量分析、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生态网络建设监管工作分析

集合各站的运维情况,综合分析各站点空气质量状况及超标评价,包括:常规污染物、恶臭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判别主要污染物潜在来源分析,最终形成结论。

3.1.4.2企业污染源监测系统

3.1.4.2.1 数据审核

按照《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建立数据审核制度,运维人员可使用平台远程标定数据状态。

3.1.4.2.2 运维记录

运维人员定期检查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对于运维过程产生的记录进行填报,实时掌握运维动态,保障数据质量,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支持。

3.1.4.2.3 排放标准清单

根据浙江省环科院的企业行业分类大纲,与环保局一起制定园区各个排污企业的污染源标准值,并重新整理制定后录入环保系统。

3.1.4.2.4 企业生产装置排放清单

根据环评等资料整理排放清单,并与企业进行确认,建立生产装置排放清单,在提高监测密度的基础上,优化溯源分析功能,使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当前港区环境监测包括水质、大气、污染源以及环境业务办理等多种数据的来源,内容较多,急需建立环保一张图,综合反应港区环境情况,更加直观展示各项业务办理等情况。

3.1.5.1 水环境质量专题

要求对水质断面监测站点的指数、高锰酸钾盐指数、溶解氧、氮氧等监测因子的监测情况在台上进行预报、展示,可展示最近24小时内每个时点或每日水质监测因子的浓度曲线、污染级别等信息。

3.1.5.2 气环境质量专题

对市控点、港区空气站,微观空气站、臭气站、负氧离子站等监测情况在台上进行展示,展示每天每个时点空气监测因子的变化趋势、日均值情况等。

3.1.5.3 污染源在线专题

要求在台上直观展现各监测点位的分布情况、监测因子等信息,同时呈现数据达标、超标的企业以及设备中断、设备故障等的企业的统计信息。

3.1.5.4 综合业务专题

房建地板辐射采暖施工组织设计展示港区建设项目审批、行政处罚、环境应急、环境信访等业务专题以及各项业务办理统计汇总等。

3.1.6大气质量自动监测平台

港区将建立空气质量数据审核制度,建设大气质量自动监测平台服务运维人员完成日常站房巡检工作,要求具有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数据趋势图,配置多路发送等功能。

3.2.1档案管理子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港区环保局提供的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是现有档案管理的技术补充,系统按照档案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包括档案的收集、档案管理及共享查阅利用等多种功能,全面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3.2.1.1档案收集

安全技术交底多组示例.doc3.2.1.1.1档案著录

档案著录提供了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的特点,设计的一系列的录入时的辅助功能,实现了档案著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还满足多用户录入。

3.2.1.1.2数据导入导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