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深联电路厂房机电线管MEP实践总结.docx2.1.6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
2.1.7新建管道避让原有管道。
2.1.8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
坝面硬化施工组织设计2.1.9空气管道避让水管道。
2.1.10热水管道在上,冷水管道在下。
2.1.11电气管道在上,水管道在下;风管道在中下
2.1.12 当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当垂直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右侧
2.1.13 在出入口位置尽量不安排管线,以免人流进出时给人压抑感
2.1.14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
2.2 本项目的特殊原则
2.2.1 本项目中,CDA系统的主管由于含有部分液态水,在主管处设置了排液口以利于及时排掉液态水来防止液态水回流损坏空压机,因此,CDA的支管必须由CDA主管的上方接入。如下图所示:
2.2.2 本项目中,由于四楼的废水系统管路是布置在三层的,三楼废水系统管路布置在二楼,并且是重力排水,需要一定的坡度要求,因此废水习惯的管路一并都是布置在最上层,于喷淋主管下方。
2.3.1 布置管道时同时也要注意美观整齐的原则,尤其是在非吊顶区域,管道间距要均匀整齐,横平竖直,最低层管道尽量不翻弯以保证水平上的美观整齐成直线。如下图:
2.3.2 管道布置应结合现场工程师的需求,便于施工,并且管道多的截面尽量安排在同一共架,如下图所示:
3.1 四楼空间管理方案介绍
四楼的管道系统有9种,分别是中温冷冻水、低温冷冻水、空调热水、90度热水、60度热水、纯水、CDA、自来水、钻锣机冷却水,且主管都设计在走廊区域,而暖通专业的风管及废气系统大都分布在相对独立的房间里面,电气专业的母线与桥架也排布在房间内,部分桥架需穿越走廊,因此对走廊区域的影响并不大。走廊区域大部分是三米的宽度,喷淋主管底标高是4200mm,最底层管架标高是3250mm,因此垂直空间大部分情况下有950mm的高度可供利用,依照管路布置的基本原则及业主的要求和现场工程师的意见,其各个关键位置的剖面的布局及介绍如下:
④分三层,低温冷冻水、风柜热水在下层,底标高3250mm;中温冷冻水、CDA在中层,底标高3800mm; 自来水、纯水、65度热水在上层,底标高4070mm。下、中层支管向上翻,上层支管向下翻至管中标高4050mm进入房间。
⑤房间内:桥架在最下层,底标高2900mm,母线底标高3200;风管在中层,底标高3300mm, 上层为CDA、纯水、空调水、自来水、冷却水等,管中标高4050mm,若与风管有碰撞处则下翻至管中标高3100mm。废气风管与空调风管碰撞处,废气风管避让。
3.1.2 非吊顶区域
房间内的非吊顶区域中,管路布置多采用同一共架的原则,根据设备的需求点进行准确定位,尽量避免管路布置过于分散,导致不易施工,浪费材料,二次返工,影响美观等问题,如下图红色框线内所示
3.1.3 效果示意:
3.2 三楼冰机房空间管理介绍
3.2.1 冰机房内管道专业主要由冰机冷却水系统、低温冷冻水系统、空压机冷却水系统、CDA系统、中温冷冻水系统、风柜热水、90度热水、60度热水八个系统组曾,电气专业主要有母线以及配电桥架,暖通的风管则布置与冰机房下侧的房间内。冰机房大管径的管道较多且复杂,且热水系统涉及到多端口热交换及热回收过程,设备类型及种类也多,因此在布置时要着重了解机房内各系统的来龙去脉,仔细查看系统原理图以及管道平面布置图后再根据空间管理的原则进行管路布置,其经过布置后的平面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经过空间调整后的机房,设备摆放位置整齐划一,基本在同一中心线。管路的布置也要求横平竖直,立管与横管统一在各自的水平面上。
3.2.2 冰机房内关键位置剖面
四、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1 图纸修改频繁问题
本项目由于多方原因,导致业主需求及图纸频繁修改,而这样就会导致已建立好的模型及空间管理方案不准确甚至是失去其意义,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情绪,这非常不利于空间管理工作开展和项目上的协同工作。针对这个问题,有以下应对措施:
驻场之前,与项目沟通好空间管理介入的时间,建议在各专业图纸深化进度达到70%以上时再介入,当然,这也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特殊性来考虑,太晚或者太早都不利。
与项目部沟通指定图纸变更唯一对接人,图纸有更新时第一时间通知BIM负责人,并在图纸上用云线标记,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4.2 “模型画得出,现场无法做”的问题
在Revit中经常会出现模型中可画出的管段,但在实际中却无法施工的情况,比如下图:
在模型中虽然两不同高程的管道连接上了,但由于不满足管道的极限弯曲半径以及连接件为非标准件的两个问题,导致现场很难施工甚至无法施工的情况。
所以在进行管道翻弯时要考虑弯曲半径的问题,如下图,则利于现场施工。
当然也会有特殊的情况,所以在管道比较复杂的位置,需要与管道专业工程师充分沟通,避免无法施工的现象。
4.3 没有考虑保温层、管托、支架预留空间问题
如下剖面图,最下层低温冷冻水管(绿色)与空调热水管(红色)在没加保温、管托时,管间距从空间上看是足够排布的,但在现场施工时,是需要加上保温层及管托的,考虑进去之后,管间距就不足了。所以在布置管路时05厕浴间防水工程-厕浴间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分项技术交底,需考虑保温、管托以及支架的距离,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或者在基本布置好管路之后再加上相应规格的支架、保温及管托来评估空间情况。
加了保温、管托后
4.4 没考虑支管上翻或者下翻空间导致碰撞
如下剖面图所示,第二层的CDA管(橙色)与纯水管(绿色)布置在第一层两根低温冷冻水管(绿色)的正上方,从单一剖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当将剖面延申至有空调水支管的地方时就会发现CDA管与纯水管挡住了低温冷冻水支管的上翻空间。
无支管剖面
因此需要调整CDA与纯水管的位置以错开低温冷冻水支管的上翻空间DB34_1466-2019标准下载,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