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第1章-施工总说明(Z).doc黄水河、黑水河流域位于盆地和川西区交界处,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山地气候和温带气候的特征。多年平均气温为15.1℃,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11.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最大风速20.0m/s。
黄水河、黑水河流域位于盆地和川西山区交界处,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温和湿润,脸有山在气候和温带气候的特征。据芦山县气象站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为15.10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11.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最大风速20.0m/s。
T/CECS10029-2019 绿色建材评价 建筑密封胶1.2.2工程地质条件
招标文件提供的有关本合同各部位的地质条件简述如下:
1.2.2.1黑水河引水隧洞3+534~3+587段
该段出露地层为晋宁——澄江期第三期,岩性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围岩稳定性好,为Ⅱ类。
1.2.2.2黄水河引水隧洞3+970~4+230段
该段出露地层为晋宁——澄江期第三期,岩性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围岩稳定性好,为Ⅱ类。
调压井地层为元古界晋宁——澄江期第三期,岩性为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岩石坚硬,裂隙发育,地表基岩裸露。围岩类别,地表以下30m内为Ⅳ类围岩,30m以下为Ⅲ~Ⅱ类围岩。
1.2.2.4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上段(0+000~0+064.7)基岩在平面上呈狭长露头,为闪长岩,岩石坚硬,靠黑水河一侧卸荷裂隙发育,岩体多被切割成块碎状。该段自然边坡470,稳定性较好。中段(0+064.7~0+233.6)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覆盖,残坡积层为亚粘土夹关於 块石,层厚3~7.5m,下伏基岩同上段。自然边坡350,稳定性好。下段(0+233.6~0+323)基岩裸露,基岩同上段。基中,0+248~0+265.3段残存有冲积砂卵石层,卵石含量65%,其余为中粗砂充填,稍密。层厚1~3m。
厂房位于黄水河左岸河漫滩上,地层为砂卵漂石层,层厚6.44~7.28m。下伏基岩为闪长岩、蚀变闪长岩,岩石坚硬,裂隙较发育,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为第四系地层孔隙水和岩基裂隙水。
1.2.3天然建筑材料
中咀电站工期区黄水河、黑水河河滩内均有大量块石,其主要成份为花岗岩、闪长岩、变质岩类,岩体新鲜、坚硬,搞压强度大于60Mpa,其储量及质量虽能满足工程所需,但分布不集中,开采困难,按《施工招标文件补充内容》,本工程除部分利用开挖料外,其余块石全部采用购买。
1.2.3.2混凝土骨料
在黑水河、黄水河测区内的河漫滩,有一定数量的砂卵石料,料场分散,储量小,无法满足工程所需。按《施工招标文件补充内容》,本工程混凝土骨料全部采用购买。
本工程附近粘土量小,零星分布,不能满足工程所需,招标文件要求全部外购。
1.2.4 发包人承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发包人为承包人提供的项目如下:
(1)招标合同文件规定的场地的提供;
(2)公用施工供电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3)提供钢材和水泥;
本标工程自2012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至2014年4月30日工程竣工,总工期17个月。
1.4本标应完成的工程工程量
本标主体工程的土石方明挖约为2.5万m3,混凝土浇筑约为0.38万m3,其它项目详见投标书工程量报价表。
1.5.1.2业主提供从大川镇到中咀的简易公路,并从中咀通到黄水河首部枢纽(林区道路),这条路为中咀电站施工主干线。
根据施工要求,还需要新修如下施工道路:
1#路:当厂房施工时林区道路被挖断,此时交通从厂房围堰上通过。围堰长49m,顶宽4m。当汛期围堰拆除时改走进厂公路,与原林区公路相接。
2#路:从林区公路高程约1560m左右接线到调压井顶部,其中在高程1672m拐至斜井进人口处,在高程1766m处拐至调压井上平段进人口。道路总长约2.5km,平均坡度为9.2%,宽4.5m,在局部地方及拐弯处加宽至7m,作为错车点。该路主要负责调压井、压力管道等的施工。
1.5.1.3施工用风
1.5.1.4施工供水
1.5.1.5施工供电
本标工程高峰用电功率约700KW,考虑同步系数并根据各用电点的用电容量,决定在厂房施工区附近设1台400KVA的变压器(1#变压器),在调压井附近设一台1台315KVA的变压器,可满足施工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另外配1台5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事故备用电源。为保证施工用电的可靠性,尽量采用双回路供电。
1.5.1.6混凝土拌和系统
本标混凝土浇筑总量为3792m3,最高月浇筑强度约为685m3/月;其中汛期最高浇筑强度发生在7月份,为322m3。工程最大仓浇筑强度要求不小于24/h。拌和系统布置在业主规划的混凝土拌和系统场地内,设一座移动式混凝土拌和站,拌和站内布置一台JS750强制式拌和机和一台JDY350强制式拌和机。系统内布置有骨料仓、水泥库、外加剂间、配件室和现场值班室等。
1.5.1.7其他布置详见本标书第3章。
本标工程自2012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至2014年4月30日工程竣工,总工期17个月。
1.5.2.1准备工作
(1)场内交通从2012年11月18日开始,于2013年2月28日完成。工程开工前时,主要利用现有施工道路。
(2)风、水、电系统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于2013年月31日全部完成。
(3)生产、生活用房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于2013年2月中旬前完成。
(4)混凝土拌和系统从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工,于2013年2月底拌和系统具备生产条件,以满足厂区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
1.5.2.2施工导流
根据厂房处河流水文气象及河床特性,在洪暴期,河水峰高量大,洪、枯期厂址水位变幅相当大。因此施工采用枯期时段束窄河流导流,即12月到次年3月,导流标准采用P=20%,相应导流流量Q=6.9/s。
挡水围堰设计为石渣编织袋围堰。堰基覆盖层较厚,为砂卵漂石层,透水性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堰体用碎石土心墙防渗。围堰最大高度为2.5m,迎水及背水边坡均为1:1,碎石土心墙边坡1:0.3。堰顶宽度设计为4m,以保证施工期堰顶通车。
1.5.2.3主体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本标的施工场面主要分为两大施工区域:一个是压力管道施工区域,另一个是主副厂房施工区域。
本标安排在2012年11月18日开工,进场后开始进行施工道路和临建系统的施工。同时由于厂房已具备开挖条件,因此进场后立即安排厂房边坡开挖施工,用1.5个月的时间,即到2012年12月31日将主副厂房和尾水渠开挖完成并陆续交面。2013年1月1日开始进行主厂房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2013年3月30日将主厂房1545.00m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完成,提交机组预埋件安装场面。尾水渠部分施工至1554.60m,汛前形成岸边进厂公路。汛前尾水渠出口利用木制叠梁门挡水,保证汛期厂房施工。2013年5月底将厂房上部砼浇完,8月中旬将主副厂房建筑施工结束。
(2) 压力管道施工区
压力管道施工区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压力管道明挖段,压力管道上平洞、引水隧洞及调压井部分,另一部分为下平洞及斜井段。在临时施工道路及施工支洞形成后即可安排施工。
2013年2月底临时施工道路形成后,开始进行压力管道上平洞及明挖段施工。上平洞打通后进行黄水河和黑水河两条压力引水隧洞的施工,至2013年6月中旬引水隧洞施工结束。从上向下进行调压井开挖施工,2013年8月底调压井开挖结束进行引水隧洞及调压井混凝土浇筑施工。2013年12月底引水隧洞及调压井砼施工结束,进行灌浆工程施工。
同时2013年4月底压力管道施工支洞开挖结束,从2013年5月1日开始进行压力管道下平洞石方洞挖施工,5月底下平洞打通后,进行压力斜井段石方洞挖,至2013年10月底斜井段洞挖完成,然后同时安排压力钢管安装和混凝土回填施工,待具备灌浆条件后安排灌浆施工。在2014年3月下旬钢管混凝土浇筑全部结束,2014年4月中旬灌浆施工全部完成。2014年4月下旬进行施工支洞封堵施工,至此本标工程施工结束。
① 本标工程的土石方开挖施工时段较为集中,其明挖高峰月强度发生在刚进场施工时的第2月(即2012年12月)主厂房开挖施工时段,强度为13601/月。
②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段较为分散,混凝土强度较高时段出现在厂房下部混凝土浇筑时段。高峰月强度为683/月,最高峰时段发生在2013年12月。
住宅小区后浇带支撑施工组织设计1.6.1机械设备配置
为适应本标工程的施工强度及场面布置的需要,配置了各类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其设备容量均可满足引水隧洞、压力管道、调压井、厂房的土石方开挖和厂房混凝土浇筑等项目施工强度的要求。所配施工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进场时间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第11章。
1.6.2 劳动力配置
本标工程最高劳动力人数140为人。具体劳动力配置详见第14章。
1.7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以向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和服务为宗旨,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严格过程控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质量树信誉、拓市场、求效益。
(1)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率90%以上电子商务中心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保交付工程质量等级满足合同要求的优良等级。
(2)从事影响工程质量工作的关键岗位、特殊过程、特种作业的人员的能力满足要求。
(3)确保单元工程合格品率100%,一次验收合格率90%以上。杜绝质量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