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鞍台高速公路项目策划书.docx项目以集团公司名义中标,成立“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鞍台高速公路土建3标项目经理部”,由四公司负责组建。项目经理部设置“五部二室”,即:办公室、工程部、安质环保部、商务部、物机部、财会部、试验室。机构定员详见附件1《项目经理部机构定员设置表》。
经理部下设2个作业队(作业一队管辖范围:K17+500~K23+978;作业二队管辖范围:K23+978~K30+000)。
图31 项目经理部结构组织图
边坡坡治理坡顶及马道排水沟、滑坡体清挖、锚固与支护、施工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表 41 项目管理责任矩阵
注:★—表示主要责任部门;☆—表示相关责任部门
主要临时工程建设方案及标准
(1)便道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每200m设置一个错车道,错车道区域路面6m,便道采用基层0.5m+面层0.15m形式。
路基挖方段随清表后,随挖方进度推进贯通,填筑持力层材料;路基填方段在清表碾压后,便道采用建渣或石渣填筑,后期路堤左右幅交替填筑,保证路堤填筑施工时,另半幅可作为施工运输便道施工,路基中间交互重叠填筑碾压宽度不小于2m。在便道跨越既有沟谷位置埋设φ0.75m涵管。桥梁段纵向便道长度同整桥长,便道路面高度比自然地面稍高,不小于50cm,采用建渣、石渣填筑。在软基段落,对比压填石渣后铺设钢板或填筑2m持力层经济性,选择更经济的便道方案。
现规划新建桥梁纵向贯通便道1.8km,新建路基纵向便道5.6km。具体数量详见表 51。
表 51便道及便桥建设标准
(3)规划便道数量详见下表。
表 52便道规划数量表
标段沿线地表及地下水丰富,各工点施工用水可就近抽取河水或地下水,生活用水就近接引自来水或抽取地下水,经过检测化验合格后使用。
表 53变压器拟配数量统计表
表 54 试验室设置情况表
试验室设检测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总占地面积约736 m2。其中:检测区房屋面积为308m2,设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养护室、土工室、力学室、集料室、样品室、留样室、外检室、储藏室,共计10间;办公区房屋建筑面积80m2,设办公室、主任室、资料室,共计3间。
试验室外层搭设保温通道,房间地面贴80cm×80cm浅灰或浅黄地板砖,房间吊顶达到保温效果;标养室要求保温保湿,墙身宜采用砖砌表面抹防水砂浆,防水材料吊顶。试验室先由母体试验室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母体试验室资质授权;再报请监理初验,验收合格后报业主验收,业主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工地试验室计划在2023年9月20日前达到业主和质监站的验收条件。
标段设置2座钢筋加工厂,集中钢筋加工场1座、简易钢筋加工场1座。钢筋加工厂棚顶和四周采用彩钢板全封闭,其中集中钢筋厂内设1台10t龙门吊,配备钢筋笼滚焊机1台,其余配置常规钢筋加工设备。
表 55 钢筋加工场设置情况表
混凝土拌合站采用与商品混凝土拌合站合作模式,根据业主要求增加一条生产线,满足施工生产要求。拌合站鞍山市台安县黄沙坨镇鲶鱼泡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项目部(含作业1队)驻地位于辽阳县唐马寨镇丁家街,紧邻S102省道,距线路K21+600处640米,房屋采用租赁。作业二队驻地位于老泡子村,距线路K26+600处200米,房屋采用租赁。
表 56 项目驻地规划表
标段内设置1个小型构件预制场。小型构件预制场位于辽阳县唐马寨镇,占地面积2000m2,1#预制场负责全线范围内的小型预制构件生产,共计预制混凝土约6400方。
标段线路结构物较简单,除绿化施工、改建路面施工采取专业分包外,其余工程均采取劳务分包。
表 61 分包单元策划表
本标段标前供应按照二局物资公司集中供应方案执行,子公司自购材料不考虑标前临供。
除二局物资公司暂供的主要物资以外的主要物资和周转材料,按照集团公司、公司管理规定并结合项目情况实施招标采购或根据批复要求采取其他采购方式。实际采购方式与项目管理策划书要求不一致的需报上级单位审批。
根据项目施工组织方案,本项目需要统供投入的主要设备为钢筋场龙门吊、数控钢筋加工机械、张拉压浆等主要设备。本着盘活闲置资源、节约成本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能调拨的设备尽量调拨。本项目需要投入的设备调拨后不足时采用新购方式组织,汽车吊、装载机、挖掘机及由分包队伍自带。
本项目主要涉及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及绿化等工程。施工组织以架梁线路为控制主线,抓好架梁线路上相关的路基、结构物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根据节点工期安排,适度紧张组织施工。
(1)路基总体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以清表、特殊路基处理为龙头,以石方填筑为重点,配足装、运、平、压机械设备,机械化作业。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根据路基土石方施工进度,及时安排施工。
(2)改移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主要包括改路、改沟、改渠、改河及河道整饬等线外工程项目。
施工以贯通便道为主线,同步实施改移道路、改沟改渠,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确保改移一次到位。改河、改渠、河道整饬应在枯水期实施并完成,改渠须满足春灌需求。
路面工程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采用路拌配料,推土机推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压实。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成套小型机具配合三辊轴机组铺筑,由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自卸汽车运送,通过密集排插入式振捣棒、振动板与振动梁振实,三辊轴机组整平。养护采用保湿覆盖养生。
(3)桥梁总体施工方案
桩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重点控制泥浆护壁质量;水中墩采用钢栈桥或筑岛围堰施工;桩系梁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桥台施工采用木模板或大块钢模拼装;桥墩采用整体定型组合钢模板,墩身在系梁位置分段、设置缆风绳立模浇筑;盖梁钢筋采用预制吊装法,净空10m以下采用满堂支架法,其余采用钢棒法或抱箍法,采用定型钢模浇筑。
本项目现浇箱梁、板梁采用木模支架现浇,盘扣式满堂支架。T梁预制和安装不属于本标段施工内容。
桥梁所用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输,泵送入模;钢筋采取工厂化加工制作,运送至现场安装,模板及钢筋均采用吊车吊装。
(4)涵洞总体施工方案
涵洞施工本着“尽早开工、尽快完工、以利后序”的原则。本标段沿线自然沟渠较多,涵洞及通道施工应尽量选择在非雨季进行,并应满足灌溉及通行需求。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整基坑,石方基础确需爆破时采用风动凿岩机打眼、炮衣覆盖控制爆破。一般涵身采用支架现浇,长大涵洞考虑采用盖板涵墙身自行式模架,盖板集中预制吊车安装。
(5)绿化总体施工方案
路基防护部分场地的绿化工程在路基施工基本结束、具备绿化施工条件后即可进行。由内到外、由高到低组织实施。
本标段共有12段主线路基,长约9.4km,另有1处互通,1处停车区。主线路基挖方4.8万m³,填土石方约311.8万m³(其中利用土方0.2万m³,外购尾矿262.0万m³,填筑透水性材料42.6万m³,换填碎石7.0万m³);河道防护挖方1.3万m³,填土石方约8.6万m³(外购尾矿6.4万m³,填筑透水性材料2.2万m³)。
本合同基本无路堑段落;K23+150.0~K23+300.0路基最大填筑高10.0m。路基主要施工步序:
路基填筑前应先对原地面进行清表处理,旱田路段清表+碾压沉降量按37cm计算,水田路段清表+碾压沉降量按47cm计算,对地势低洼、地表潮湿的路段,当清表后填前碾压达不到要求时,地表采取填筑或换填粒料类材料进行处理,确保压实度不小于90%。将剥离的表土就近堆放于填方路基坡脚一侧、互通立交环内空地采取装土编织袋挡墙拦挡并撒播种草防护。
本合同段涉及特殊路基处理地分为软弱土处理,主要处理措施有清淤、换填、强夯及强夯置换、水泥搅拌桩等。
先试验性施工,后正式施工;自卸汽车按一定顺序将片石抛投于池塘处,推土机辅助平整,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K30承载板检测压实效果。
施工工艺流程为:备料→测量→抛投→垫平→碾压→检测。
抛投: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利用自卸车逐段倾倒抛填,推土机辅助推平。淤泥或软土下地层平坦时,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块石,渐次向两侧对称地抛填至全宽,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当软土下地层横坡陡于1:10时,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坡处宽抛填,使低侧坡脚外有约2m的平台,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整平并碾压密实。在抛石挤淤段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每20m进行一次检查,查看淤泥厚度,如有泥包挤出,采用长臂挖机将泥包挖除,再继续施工。
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碾压遍数由试验测定。
检测:碾压紧密后,用K30承载板,按规定的点位进行地基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进行上部施工。
施工准备:按设计测设路基中线桩、边线桩,用白灰作明显的轮廓线标志。按实测中桩及边桩的数据绘制施工图交现场指挥人员,按图施工。疏干地表水,清除树根、杂草,进一步查明和核对地质资料,准备符合要求的换填料。
施工:按测量放出的边桩范围,将地基土采用挖掘机人工配合挖除干净,将基坑底部整平。底部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上放坡宽度。基坑开挖后,经测量绘制实际开挖图,在基坑中作好换填宽度和高度标志,填写程检表,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认。进行分层夯填,其分层厚度和碾压密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换填所用的填料及压实均满足路基施工规范规定。渗水土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采用级配良好砂砾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最大砾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严格按图纸要求,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砾垫层,分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根据地基情况采用碾压法压实,施工时控制最佳含水量。垫层宽出路基边脚0.5~1.0m,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两端护砌,以免砂料流失。施工中避免砂砾料受到污染。施工完毕按照要求进行密实度检测。
处理范围:强夯处理范围的两端与相邻用地界的距离为1m。
布置形式:置换碎石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上口直径为夯锤直径,间距为2倍的夯锤直径。
墩长:墩底应穿透软弱土层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lm,且不小于设计墩长。
垫层:处理范围内的地面上铺设60cm厚碎石垫层。
设备选取:夯锤质量可取10~4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强夯置换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100~200kPa。
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施工要求:桩体材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全重的30%,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夯锤直径的0.2倍,含泥量不应超过10%。
应在代表性路段进行试夯,每个试夯区场地面积不应小于500㎡,以确定单击夯击能、夯击次数等参数,并满足下列要求:置换墩底应达到设计处理深度,且应穿透软弱土层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lm;累计夯沉量应为设计桩长的1.5~2.0倍;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强夯置换应按照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方式施工。
桥头强夯处理为避免强夯对相邻构造物的影响,应先进行强夯处理,再进行桥梁等构造物施工。
本标段水泥搅拌桩直径均为50cm,桩深5、6、8、10m等四种桩型,梅花型布置,在地基顶部设置50cm碎石垫层;第一层土工格栅铺设在地面以上30cm处,如有第二层格概则铺设在地面上50m处,两端翻卷罐固长度各为2m。
涵洞地基路段水泥喷入量不低于60kg/m,其余地段不低于120kg/m,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倒入搅拌池中,水灰比0.45~0.55。
施工操作步骤(四搅两喷):深层搅拌机械就位、调平→预搅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边喷浆边搅拌提升直至离地面0.5m处→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重复搅拌提升离地面0.5m处→关闭搅拌机械→压实桩头。必须确保全桩长上下至少再重复搅拌一次。
湿喷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桩径偏差不得大于4%。桩身范围内必须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桩身质量。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cm,深度误差不大于20cm,水泥用量不小于设计用量的1%,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施工前应确定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宜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度,使注浆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4~0.6MPa某商住楼安装施工组织设计p,应使搅拌提升速度与输浆速度同步。
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为保证桩端施工质量,当浆液达到出浆口后,应喷浆底座30s,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
施工时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打设顺序:宜采用隔桩跳打DB34/T 4067-2021 智慧药库建设指南.pdf,打设顺序严禁从周围向中间打。路基填筑须在湿喷桩施工完养护一个月后进行。
成桩28天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对桩身连续钻取芯样,直接检查桩芯的连续性、均匀性和硬度,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为保证试样尺寸,钻孔直径不宜小于108mm,抽检频率为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6点。
28天龄期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8MPa;90天龄期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1.5MPa。若桩体强度达不到要求,应按同等频率继续抽查检测,若三次抽查结果均达不到要求,则该项搅拌桩工程均需按原设计根数补打。搅拌桩取芯位置为沿着桩径2/5轴线处垂直钻进;纵剖面方向应在桩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取样,芯样必须连续、比较一致,不允许有断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