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钻孔桩施工工艺性试验方案.doc(4)外加剂:用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为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规定。根据混凝土配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并经监理人审批后实施。
(5)水:拌和用水采用施工现场地表水和地下水,但必须经过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GB/T 42455.1-2023 智慧城市 建筑及居住区 第1部分: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技术要求.pdf5.7.2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前按施工图要求,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混凝土配比遵循以下原则: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坍落度宜为180~220mm,在可能与水接触的最初浇筑阶段坍落度可适当减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水泥或胶凝材料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2h;水灰比宜为0.5~0.6。
在混凝土浇筑前,提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给监理工程师审阅。
5.7.3混凝土拌制和运输
混凝土拌和采用两台JS2010H强制式拌和机,配料采用PLD800自动配料系统。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8m3搅拌运输车由现场拌和站运至各桩浇筑点直接入仓进行浇筑。
本工程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开浇采用隔水胶球法。在导管开浇前,预备好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考虑导管内容积及封埋导管1.0m深的方量)后方可进行开浇。开浇前,导管内放置略小于导管内径的隔离胶球作为隔离体,隔离泥浆与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一旦开浇后,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浇筑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2.0m,亦不宜大于6m,以便起拔并严禁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每隔30min测量一次桩孔内混凝土面深度(浇筑后期和浅孔缩短间隔时间至5~15min),并及时填绘混凝土浇筑指示图及混凝土浇筑量随深度的理论曲线和实际变化曲线,指导导管的拆卸工作。当浇筑方量与混凝土顶面位置不相符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
浇注过程中,密切注意孔口情况,若发现钢筋笼上浮,应稍作停浇,同时,在钢筋笼上面加压重物,在不超过规定的中断时间内继续浇注。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严禁浇入导管内,防止入管的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另外,孔口应设置盖板,避免混凝土散落孔内。
混凝土面上升速度控制在2m/h以上,事故中断处理应快速,不超过相应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灌注时,混凝土置换出的泥浆通过泥浆排污水沟排到其它正在施工的桩孔中或沉淀池,以防止泥浆溢出污染环境。
混凝土连续灌注,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在承台混凝土施工前凿除,桩头无松散层。
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钢护筒,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拔出
4)灌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除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外,还要防止混凝土中混入异物造成泵管堵塞。一旦堵塞,及时组织力时进行检查和疏通,以确保灌注的连续性。若耽搁的时间较长,利用汽车吊上下抖动导管,防止导管活动困难影响灌注。当漏斗或导管内的混凝土下落困难时可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或适当减少导管的埋深。
(2)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上段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缓慢灌入,防止在导管内成高压气囊
(3)随时用测锤测量混凝土面的高度,以提供拆除导管的依据。由于混凝土面不平整,进行多点测量。提升导管时保持导管轴线坚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拆、装导管要快,导管接头要清洗,漏斗和导管要上紧。
⑷、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时可能产生钢筋笼上浮的现象,为避免上浮,采用下列措施:
施工必须紧揍,检查必须仔细,同时根据当天的外部条件(如风、雨、高、低温等)做出相应的安排。
孔口固定,可用钢管垂直地卡压住钢筋笼,钢管点焊在孔口上,也可用短钢盘焊在孔口护筒上,但须注意位置的垂直,否则使管架变形。
灌注接近结束,取样检查混凝土的质量确定最终的灌注高度,桩顶超出设计标高1.0m,以保证桩头部位混凝土的质量。
接近结束时导管内的混凝土柱高度减小,外侧的泥浆密度加大、沉淀增加,常发生混凝土上升困难的现象。可向孔内加水并掏除沉淀物或增加漏斗高度。拔最后一节导管时要慢,防止泥浆挤入产生泥心。
本次试验完成后及时对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提交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监理审批意见改进桩基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作为本工区后续桩基施工的指导依据。
桩基是一种深入地下的隐蔽工程,其质量不能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灌注桩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桩基质量控制点包括桩位、桩径、桩斜、桩长、桩底沉渣厚度、桩顶浮渣厚度、桩的结构、混凝土强度和匀质性、钢筋笼等内容。
为确保桩位质量,采取精密测量方法,即用全站仪定位,护筒埋设完,再次进行复测。采用焊制的坐标架校正护筒中心同桩位中心,保持一致。
对相邻已施工的桩的桩身倾斜情况必须事先掌握;当已完成的灌注桩存在桩身倾斜的情况时,特别是两侧桩都已浇筑完成的情况,由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未施工桩的开孔位置,以保证此桩施工不破坏两侧桩体。
埋设护筒采用护筒内径上下两端十字交叉法定心,通过两中心点,能确保护筒垂直。
钻进中及时测定孔斜,保证孔斜率小于1%。发现孔斜过大,立即采取纠斜措施。
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头直径,对桩径控制有重要作用。孔径可比钻头直径大5~10cm。在砂层、砾石等松散地层,为防止坍塌掉块而造成超径现象,合理使用泥浆。
施工中对护筒口高程与各项设计高程都要搞清楚,正确进行换算。土层中钻进,锥形钻头的起始点要准确无误,根据不同土质情况进行调整。机具长度丈量要准确。正确丈量钢绳长度,并考虑负重后的伸长值,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7.1.5桩底沉渣控制
土层、砂层或砾石层钻进,一般用泥浆换浆方法清孔。合理选择泥浆性能指标,换浆时返出钻孔的泥浆比重小于1.25,才能保持孔底清洁无沉渣。孔底淤积厚度,严格按清孔标准规定执行,防止沉渣过多而影响桩长和灌注混凝土质量。
灌注的混凝土,通过导管底部流出,把孔底的沉渣冲起并填补其空间。随着灌注的继续,混凝土面不断升高,由于沉渣比重比混凝土小,始终浮在最上面,形成桩顶浮渣。浮渣的密实性较差,与混凝土有明显区别。当混凝土灌注至最后一斗时,准确探明浮渣厚度。计算调整末斗混凝土容量。灌注完以后再复查桩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将导管拆除,否则补料。
7.1.7混凝土强度控制
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配,快速保养检测。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严格按规范把好水泥、砂、石的质量关。有质量保证书的也要进行核对。
灌注过程中,经常观察分析混凝土配合比,及时测试坍落度,试配时为节约水泥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降低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严格按规定作试块,在拌合机出料口或浇筑现场取样,保证取样质量和数量。混凝土试块一组由3个150mm×150mm×150mm立方体组成。
7.1.8桩身结构控制
制作钢筋笼不能超过规范允许的误差,包括主筋的搭接方式、长度。定位块是控制保护层厚度的主要措施,不能省略。钢筋笼的全部数据都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记录。
起吊部位可增焊环筋,提高强度。起吊钢绳放长,以减少两绳夹角,防止钢筋笼起吊时变形。确保导管密封良好,灌注时活动导管时提高不能过多,防止夹泥、断桩等质量事故发生。如发生这些事故,将导管全部提出,处理好后再下入孔内。
对每批进场的钢筋、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严格检查标号、出厂日期和出厂实验报告等材质证明文件并抽样检查,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或过期硬化水泥。除外加剂另委托相资质的试验室进行1~2次专门检验外,其余原材料抽样检查的主要要求如下:
(1)水泥:工地试验室按每400t为一个抽样批次进行抽样送检,检验项目包括强度等级、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取样与检验方法依据有关水泥标准。
(2)砂石:每日对拌和楼料场的砂石料进行抽样试验,试验项目包括筛分析和含泥量,试验结果对应于当日的浇筑桩孔。
(3)钢筋:当钢筋直径超过12mm时,进行机械性能及可焊性性能试验;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的每60t为一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3个试件,一个试件用于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一个试件用于冷弯试验;一个试件用于可焊性试验;如果有一个试件试验失败或不符合标准要求,另取两个试件再做试验。如果两个试件中有一个试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钢筋将不得接收,或根据试验结果由监理人审查决定降低级别用于非承重的结构。
(4)粉煤灰:对进场粉煤灰按批取样检验粉煤灰的品质。粉煤灰的取样以连续供应的201t为一批,不足201t者按一批计。每批粉煤灰必须检验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和含水率。
(5)膨润土:按每100t为一个抽样批次进行原材料试验;对进场的膨润土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为泥浆搅拌站提供泥浆配合比,并根据进场膨润土的变化,随时调整制浆配合比;施工中每日对泥浆站泥浆进行日常检验,主要检测泥浆的密度、粘度等指标。
7.2.1成孔质量检查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均需对钻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钻孔桩的成孔质量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见表1。
表1 钻孔桩检查项目
钢护筒埋设完,在桩开孔前采用全站仪定位检查。
孔径检测是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可采用测量钻头直径,用与设计桩径相同的钻头自孔口至孔底下入钻孔中,若钻头通过钻孔中不卡钻,则表明孔径合格。还可以根据桩径制做笼式井径器入孔检测,笼式井径器用Φ8和Φ12的钢筋制作,其外径等于钢筋笼直径加100mm,但不得大于钻孔的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的3~4倍(旋转钻成孔)或4~6倍(冲击钻成孔)。其长度与孔径的比值选择,可根据钻机的性能及土层的具体情况而定。检测时,将井径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大于给定的笼径。
(3)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查
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锤检测。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锤底直径13~15cm,高20~22cm,质量4~6kg。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
清孔完成以小时后,在桩孔底部以上0.5m处取孔内泥浆,用比重称、粘度计和含沙量计测定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沙量。
7.2.2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查
每桩在浇筑混凝土时,对搅拌的混凝土进行取样成型,到龄期后进行室内有关混凝土指标试验。混凝土试件成型组数按设计规定的数量。
对成型后的桩身质量采用超声波无破损检测法检测和评价。检测方法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的规定。
7.2.3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d为钢筋直径,单位:mm。
(2)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要求;钢筋焊接接头的检查和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或铁道有关规范要求。
表3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不安全苗头,尤其是倒车过程中要有专职安全员统一指挥。
2、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3、施工现场严禁非施工人员逗留,要设立明显作业和禁入标志。
4、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5、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T∕CEMIA 001-2017 光纤预制棒用四氯化硅.pdf,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1、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经过有关部门同意后送到指定地点处理。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泼倒。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料、废料等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指定专用存放区,专人保管和处理。
1、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有权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甚至处罚。
2、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保证行人安全。
3、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施工机具设备、运输车辆等,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位置布置整齐。
4、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布置规划固定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NB/T 10921-2022 风电场监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规范.pdf,安全装置可靠。
5、经常对工人进行法纪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黄、赌、毒等非法活动。
6、经常性安排和组织以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板报专栏等,及时报道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