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电气支架施工技术方案(交底).docx

机电安装电气支架施工技术方案(交底).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951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机电安装电气支架施工技术方案(交底).docx

3. 3.2 预埋铁架或螺栓时,墙体结构应弹出施工水平线。

3. 3.3 安装配电柜时,抹灰、喷浆及油漆应全部完成。

DB31/T 1118-2018标准下载3.4 施工工艺与方法

3.4.1. 施工程序

设备开箱检查→二次搬运→基础型钢制作安装→配电柜体就位→配电柜接线→试验调整→送电试运行。

3.4.2 设备开箱检查

3.4.3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安装和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共同进行开箱验收检查;包装及密封应良好,制造厂的技术文件应齐。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3.4.4 配电柜本体外观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配电柜内部电器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及裂纹等缺陷.

3.5 配电柜二次搬运

配电柜吊装时,柜体上有吊环时,吊索应穿过吊环;无吊环时,吊索应挂在四角主要承力结构处,不得将吊索挂在设备部件上吊装。吊索的绳长度应一致,以防受力不均,柜体变形或损坏部件。在搬运过程中要固定牢靠,防止磕碰,避免元件、仪表及油漆的损坏。

3.6 基础型钢制作安装

3.6.1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低压配电屏离墙安装时距墙体不应小于0.8米,低压配电屏靠墙安装时距墙体不应小于0.05米;巡视通道宽不应小于1.5米。配电柜需要安装在基础型钢上,型钢选用10号槽钢。

3.6.2 基础型钢制作好后,应按图纸所标位置或有关规定,配合土建工程进行预埋。

3.6.3 安装基础型钢时,应用水平尺找正、找平。基础型钢安装的不平直度及水平度,每米长度应小于1mm,全长时应小于5mm;基础型钢的位置偏差及不平型度在全长时,均应小于5mm。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室内摸平地面10 mm。

3.6.4 基础型钢接地埋设的配电柜的基础型钢应做良好的接地。一般用40*4镀锌扁钢在基础型钢的两端分别与接地网进行焊接,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2倍。

3.7.1配电柜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中性线经汇流排(N线端子)连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齐全,结线整齐,PE保护地线不串接安装明显牢固,导线截面、线色符合规范规定。

3.7.2垂直度允许偏差:

配电柜体高50mm以下,允许偏差1.5mm。配电柜体高50mm以上,允许偏差3mm。

检验方法:吊线、尺量检查。

1. 配电箱柜在现场搬运防止磕碰表面油漆或划伤。

2 现场安装好配电柜后,要及时锁住门。室内需要装修,要用防水盖布盖严,不得进入尘土和杂物。

3 配电小间的门要由专人看管,不得随便进入,防止器件丢失。

4 在没有进行工程验收前,不经允许配电柜不能用作临时用电。

5 在进行通电使用前,安排有操作经验的电工进行操作,并且有专人监护。

6 明配管路及电气器具时,应保持顶棚,墙面及地面的清洁完整。搬运材料和使用高凳机具时,不得碰坏门窗、墙面等。电气照明器具安装完后,不要再喷浆,必须喷浆时,应将电气设备及器具保护好后再喷浆。

7吊顶内稳盒配管时,不要踩坏龙骨。严禁踩电线管行走,刷防锈漆不得污染墙面、吊顶或护墙板等。

8其它专业在施工中,注意不得碰坏电气配管。严禁私自改动电线管及电气设备。

9 安装电缆桥架及槽内配线时,应注意保持墙面的清洁。

10接、焊、包完成后,电缆桥架盖板应齐全平实,不遗漏,缆线不允许裸露在电缆桥架之外,并防止损坏和污染电缆桥架。

11使用高凳时,注意不要碰坏建筑物的墙面及门窗等。

电气专项施工方案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1电缆桥架安装时,其下方不应有人停留。进入现场应戴安全帽。

2使用人字梯必须坚固,距梯脚40~60cm处要设拉绳,防止劈开。使用单梯上端要绑牢,下端应有人扶持。

3使用电气设备、电动工具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接零)措施。打眼时机场快速路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要戴防护眼镜,工作地点下方不得站人

4安装电工和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5 参加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岗位责任制。

6 绝缘电阻测试时必须两人操作,防止电击伤人。

7 在正式电气工程通电前,保护接地线必须连接可靠,标识明显。

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土建施工组织设计8 绝缘工具的护套护垫应完好、无破损;老化严重要及时更换。

9 进行电气焊接操作时必须有人“看火”,防止火渣引燃周围物品。施焊场所需配备消火器和灭火用水。电气焊作业完毕要认真检查现场有无起火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