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综合管线施工标准.doc

地下室综合管线施工标准.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9487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地下室综合管线施工标准.doc

纠正:大管贴梁底敷设,消防干管梁格内上绕避让

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最大净距为200 mm;交叉敷设时,最大净距为150 mm。

给水管外壁之间的最大净距为100 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宜等距错开GB/T 23981.1-2019标准下载,若需并列安装,管道外壁最大净距:DN小于50 mm时为200 mm;DN=50~150 mm时为250 mm。

管道上、下层叠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方,在冷冻水管、排水管的上方。

如不能避免排水管道在上层敷设,则下方给水管道接口应偏离交叉点。

满足本标准总原则的前提下,水管与桥架层叠敷设时,不宜在桥架上方,热水管需避免与桥架层叠。

保证重力排水管坡度的同时,应避免重力排水管与其他管线交叉对层高造成影响。

热水及冷凝排水管道布置敷设时需考虑保温层厚度。

保证重力冷凝排水管坡度的同时,应避免重力冷凝排水管与其他管线交叉对层高造成影响。

为提高标高,应尽量采用宽高比大的扁平风管,如需现场优化,应控制金属风管宽高比不宜大于4,并应经设计确认。

如无法避免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需保证上下层桥架一端对齐。

同层间敷设距离宜小于下列规定:

强电桥架间距为200 mm;

弱电线槽与强电桥架间距为300 mm,当有屏蔽板时可减少到200 mm;

控制电缆桥架间距为200 mm。

弱电线槽之间间距不宜大于10mm。

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最大距离300 mm,距梁底不大于100 mm,桥架距墙壁或柱边最大净距为100 mm。

强电桥架要靠近配电间的位置安装,如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层叠安装时,强电桥架宜敷设在上方。

高、低压桥架层叠安装时,高压桥架应在上方敷设。

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并经设计确认。

为提高标高,应尽量采用宽高比大的管线,如需现场优化,应经设计确认。

除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的电缆桥架外,其余电缆桥架安装应考虑金属盖板保护高度。

设计管理部负责约定地下室各区域最低使用空间高度。

设计管理部负责前期对地下室综合管线进行规划,给出集中布置区域位置要求,如要求避开营销主通道等。

设计管理部依据本标准在设计开展前对设计方提交设计任务要求,综合管线重要区域要求提供剖面图或结合建筑结构的三维施工设计图。

设计管理部设备专业各自审核完成本专业施工图的基础上,应将综合管线施工图与各自的专业施工图对照复核,以确保本专业设计内容均在综合管线施工图中反映、无遗漏。

设计管理部给排水空调专业应组织建筑专业、各设备专业对综合管线施工图进行审核,重点复核管线密集处的平面、高度布置,并确认该类位置均有剖面或三维设计。

设计管理部给排水空调专业组织结构专业、电气等设备专业将结构施工图、设备审核完成后的综合管线施工图纸对照复核,以确保管线穿梁、穿剪力墙位置留洞在结构施工图上都有标示、无遗漏,且管线所有预留预埋经过结构专业确认。

设计管理部将审核修正完成后的设计成果按公司相关程序文件传有关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其中商业内容的经营公司方的审核为其中重点。

综合管线施工图应在专业施工图发出60天后完成审核并发出。

开展施工前,项目部组织相关施工方对公司的《综合管线标准》进行培训学习。

项目部按公司程序文件组织相关部门及设计、施工方,对接收的综合管线施工图进行图纸会审,发现错漏碰缺等问题及时反馈设计,由设计管理部落实修正。

项目部组织施工方根据现场情况依据本标准对综合管线施工图进行优化,如涉及设计改动应经设计管理部确认。

各种管线密集处,项目部组织施工各专业人员依据综合管线平面图、剖面图到现场实地查看、测量核实,经复核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施工。

特别大口径管或通风管道,施工方应有具体施工方案。有动荷载的大型管道应由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核算后再施工。如果经测算不符合要求时,需拿出补救措施方案。方案经施工方总工、甲方确认可行后再施工,否则不允许施工。

未按本标准进行施工前的各项管综工作,不允许擅自开展施工。

依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项目部督促施工方配备相应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准备充足的材料及配件、辅料等,满足施工需要。

土建预留预埋施工前,给排水空调专业需牵头结构与各设备专业共同复核,确认预留预埋位置。

设备专业密切配合土建施工进行预留预埋,及时做好隐蔽验收工作,保证不会由于预留孔洞位置错误影响综合管线的施工安装。

错误:穿外墙洞高度及水平位置与管道安装位置有偏差,

支设锚杆施工技术交底室内干管位置被梁及柱限制无法与预留洞对位

纠正:设备专业施工前应复核管线的留洞位置及高度,

并且密切配合土建施工进行预留预埋

项目部选定有代表性的综合管线区域,安排施工方施工做为样板,组织监理、设计管理、工程管理部等相关部门验收合格、书面确认后,再按照该样板大面积开展施工。

施工开展时各管线施工单位先进行弹线定位,安装好吊支架后,待甲方组织监理、总包、与各管线施工单位共同至现场复核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如现场出现碰撞、或者接收设计变更后发现对综合管线施工布置有影响等问题,需及时通知甲方相关负责人,待甲方确认后再行施工,严禁随意排管布线,严禁抢道、强行施工。

施工方施工完毕,完善管道及其走向标识,按国家相关验收规范及本标准进行自检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自检合格后申请验收。

项目部收到申请后,三日内组织监理、施工方、公司相关部门至现场,按国家相关验收规范及本标准进行验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