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多层及高层多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安1.docx2.2.4.1 场地应事先抄平、整实,并筑3∶7灰土两步。
2.2.4.2 堆放的支点位置同吊点。每块叠合板下沿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应放通长垫木,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层。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
2.2.5 墙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缝处硬架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基坑支护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
3.1 工艺流程图: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 → 画叠合板位置线 → 吊装叠合板 →
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 → 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3.2 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3.4 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
3.5 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
3.5.1 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的搁置长度,轻轻调整。必要时要借助吊车绷紧钩绳(但板不离支座),辅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搁置长度。
3.5.3 在砖混结构中,板伸入支座的长度一般宜大于50mm。
3.6 按设计规定,整理叠合板四周甩出的钢筋,不得弯90°,亦不得将其压于板下。
4.1.1 构件吊运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构件出厂证明和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验报告。
4.1.2 叠合板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计量准确,浇捣密实,养护充分,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和检查标准养护龄期28d试块抗压试验报告及施工记录。
4.1.3 叠合板的型号、位置、支点锚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已无变形损坏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和检查吊装记录。
4.2 基本项目:
叠合板的标高、坐浆、板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足量检查。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位移 5 尺量检查
2 层 高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3 板搁置长度 ±10 尺量检查
抹 灰 5
5.1 叠合板的堆放及堆放场地的要求应严格按2.2.4条执行。
5.2 现浇墙、梁安装叠合板时,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4MPa时方准施工。
5.3 叠合板上的甩筋(锚固筋)在堆放、运输、吊装过程中要妥为保护,不得反复弯曲和折断。
5.4 吊装叠合板,不得采用"兜底"、多块吊运。应按预留吊环位置DB31/T 1199-2019标准下载,采用八个点同步单块起吊的方式。吊运中不得冲撞叠合板。
5.5 硬架支模支架系统板的临时支撑应在吊装就位前完成。每块板沿长向在板宽取中加设通长木楞作为临时支撑。所有支柱均应在下端铺垫通长脚手板,且脚手板下为基土时,要整平、夯实。
5.6 不得在板上任意凿洞,板上如需要打洞,应用机械钻孔,并按设计和图集要求做相应的加固处理。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如下质量记录:
7.1 混凝土构件出厂合格证。
7.2 结构吊装记录。
7.3 预制构件吊装工程预检。
某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7.4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