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1099.七孔桥桩基工程.docxb.加劲箍及钢筋笼骨架的加工 :在特定的模具上,将钢筋绕 制成内径为相应尺寸的加劲箍,箍合口处单面搭接焊,长度≥10d。 再按钢筋笼整体或分段制作的交底图在通长模具上按2m间距一个
加劲箍制作钢筋笼骨架。
c.绕盘圆及焊接扶正器: 绕前应先将盘圆拉直,保证外观圆滑、 美观。在特制模具上绕制成与钢筋笼直径相应的圆盘,再按要求 绕到已制好的钢筋笼骨架上,也可不拉直直接绕到已制好的主筋 骨架上,绕时应保证螺旋筋的间距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最后焊 接钢筋笼的扶正器。钢筋笼的扶正器用φ8钢筋及直径φ100的砼 圆柱体制作,每隔3m设4~5个为一组均等焊在主筋上,既保证了保
护层厚度,又保证了下笼过程中不破坏孔壁。
威盛大厦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图纸)d.钢筋笼制作质量要求:
主筋间距和笼直径偏差: ±10mm;
箍筋间距偏差: ±20mm;
钢筋笼总长度偏差: ±100mm;
同一截面焊接根数不大于1/2,接头间距35d;
螺旋箍筋搭接长度为300mm(均点焊),第一圈应是整圈;
钢筋笼的扶正器用φ8钢筋及直径φ100的砼园柱体制作在沿
圆周长均等的4个点上安放,间隔3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20mm,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为50mm。
螺旋箍筋与主筋间按梅花形点焊;
主筋双面焊,采用J422型焊条(焊条应有合格证),焊缝长度≥ 5d,两遍成活,且缝高≥0.3d,缝宽≥0.7d,长2d内气孔及夹渣数量
≤2个/6mm2 ,所有焊缝应清除焊渣,所有焊接不得烧伤钢筋。
制作好的钢筋笼经检查合格后挂牌堆放,下面垫上枕木,以防
钢筋笼的运输用自制钢筋笼运输车,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钢筋
钢筋笼安放前要再次对钢筋笼进行检查,检查扶正器是否完
好,齐全,必要时进行补焊。
a.用吊车下放钢筋笼。
b.下放钢筋笼前,用水准仪测量出护筒标高, 以计算吊筋或
c.钢筋笼安放必须垂直对中,不碰孔壁, 吊筋或压杆的横担 不得压在护筒上及可能引起孔壁坍塌的范围内,应将压杆横担放
d.钢筋笼定位采用压杆与钢筋笼通过特殊接头相连接,根据 护筒标高计算出地面标高后,把钢筋笼下放到位,将压杆固定在
孔口横担上, 以防灌注时钢筋笼上浮或下移。
e.分段制做的钢筋笼应在井口搭接,搭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或邦
条焊,为提高焊接速度,应有两人同在井口焊接。
f.钢筋笼顶标高允许偏差: ±100mm,钢筋笼中心与桩中心
允许偏差: ±10mm。
g.认真填写《砼灌注桩全程序检验表》, 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后
本工程采用φ300导管。采用丝扣联接,用橡胶圈密封,导管
每节长度3m左右, 最下端一节长度不小于4m。
a. 导 管 下 放 前 应在 地 面 检 查 其 连接 的 密封 性 ,试 水 压 力
0.6— 1.0MPa。
每节导管应平直,长度偏差:≤L%(L:单节导管长度);连接部
位内径偏差:<2mm;连接好的导管轴线偏差: ≤1%。
b.导管下入孔内应居中,导管下端应距离孔底约0.3~0.5m。
c.下放导管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每道密封圈,有损坏的立即换
d.接导管前先清洗丝扣,接管时应上紧丝扣.
在砼灌注前,当孔底沉渣超过10cm,必须进行第二次清孔,
并经常测量孔底沉渣,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泥浆比重小于1.15。
a.灌注砼时,导管下端应离孔底0.3~0.5m,灌注前应加隔水栓, 初灌量不小于3.0m3 ,砼灌注应连续进行。除初灌外,在任何情况
下导管埋置砼内深度应≥2m,但≤6m,防止拔管过多造成断桩或
夹层。灌注时应专人负责检查记录,随时观察管内砼下降及孔口 返水情况。及时测量孔内砼面的上升高度。及时提升和分段拆除 上部导管。导管埋入砼中,深度宜控制在2~6m,拆除导管需经技 术员或灌注组长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提升导管时,导管应位于 钢筋笼中心,慢速均匀提升,若发现压杆随导管上升,说明导管 挂住钢筋笼,应立即停止提升,并顺时针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
筋笼脱钩,严禁挂起钢筋笼。
b.灌注接近桩顶时,应及时测量桩顶标高,使灌注桩的桩顶标 高比设计标高≥0.5米,用重锤或测杆检查桩顶标高。砼充盈系数 ≥1.1;砼面返到超灌长度的标高后,不应快速拔管而应将导管上
下缓慢活动,使砼面口慢慢弥合,防止拔管过快造成泥浆混入,
形成混泥芯, 出现桩头渗水等质量事故。
灌注结束后,各岗位人员必须按职责要求整理、冲洗现场,清
洗导管及工器具,护筒可在灌注完毕后提起。
钻进过程中产生的废浆因比重和粘度较大应及时外运,清孔 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比重大的外运, 比重小时打到废浆池,灌注过 程中返上的好泥浆打到废浆池,废泥浆外运。废浆池中好浆抽回
泥浆坑重复使用, 比重大的稠泥浆外运。
7.后压浆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安装压浆管 →检查密封性 →压浆管底部定位 →井口焊接 →
确定标高 →二次清孔 →混凝土浇灌成桩 →成桩3天后压浆
每根桩采用三根直径2英寸焊接钢管,长度为从孔底到高出 自然地面0.3m,下部用三根主钢筋和两根注浆管组成下部的笼体, 上部固定于钢筋笼内侧,与钢筋笼同时安装,管子底部安装单向
c压浆用水泥标号,水灰比及压浆终止压力
1.压浆用水泥不低于普通32.5水泥;
2.水灰比:0.5~0.6
3.终止压浆压力为1.4~2.2MP,稳定3~10分钟;
每根桩压浆水泥用量视压浆压力稳定情况而定,应做好相应
桩基施工现场应按要求由取样员取样做混凝土试块,试块规 格为100×100×100mm,每桩1组,制作时混凝土分两层装入,每层 厚度大致相当,用端部磨圆的φ16的钢筋沿螺旋方向从边部向中 心移动,垂直捣实。插捣约25次,表面用抹刀抹光,静置在20±5℃, 湿度≥90%的环境中,试块应用湿布复盖。48小时拆模,拆模后标 明桩号、日期后,应放入现场专用养护池进行养护,池温保持在 20±3℃按规范认真养护28天后,送试验部门进行试压。注意:送
试块的时间不能超过28天,可提前10天送至实验室养护。
为便于桩机行走、安装及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成桩后应将空
桩部分回填,反循环施工的空桩部分常用回淤法回填。
1 .施工准备期资料的搜集、提交及报验:
a.应将测量放线、定桩位记录和测量复核签证单交监理公司审
b.将钢材出厂质量证明材料和复验报告交监理公司审查确认。
c.将钢材焊接试验报告、焊工合格证、焊条合格证交监理公司
d.将工程放线报告或基准点资料、图纸会审纪要或设计变更资
2 .单桩工作完成2日内提交的资料:
单桩工作完成后两日内,将下列各表或记录整理好,并将隐 蔽工程验收记录、钻孔灌注桩全程序检查表等交到监理公司审查
a . 钻孔灌注桩全程序检验表
b .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c . 技术复核记录;
d . 技术交底记录(开工前);
3 .桩基施工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
在打桩施工完成后,十天内将下列表或记录送到技术部;
a .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检验批量验收记录;
b .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检验批量质量验收记录;
c . 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量质量验收记录;
d . 见证取样记录;
e . 见证取样人员授权书;
f. 进场物资批次汇总表
钻孔灌注桩竣工平面图开挖结束后提交。
钻孔灌注桩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待测桩报告提交后填写。
混凝土、钢筋焊接试验报告汇总表和水泥、钢筋等试验汇总
表,试验报告提交后汇总。
3.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3.1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3.2.1 水电后勤组提前进场, 准备就绪后项目部及技术组进场,
进行放线定位工作,制笼组随后进场。
3.2.2 钻机在放线后进场,也可提前进场安装。
3.2.3 排浆组开钻前进场。
4.1 劳动力安排计划
1 .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 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 .技术组: 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把关及现场技术配合。
3.质检组: 负责各工序的质量检查及质量把关, 并对整个工程
4 .工程安全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及安全检查工作。
5 .实验资料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有关实验及资料整理工作。
6.材料核算组: 负责编制工程材料使用计划及采购计划,采购 工程所需的全部材料并进行保管、维护,并负责控制整个工程的成
7 .计划财务组:负责整个工程财务收支工作。
8 .钻机组: 负责整个工程的钻孔、灌注工作。
9 .钢筋笼制作组: 负责整个工程的钢筋笼制作工作。
10.保安环卫组: 负责施工现场的保安工作及环境卫生的管理。 11 .水电生活组: 负责施工现场施工及生活用电维修与管理。
12 .挖渣排浆组:负责施工中废弃泥浆的排放、外运及处理。
劳 动 力 计 划 表
我公司所有施工人员均为长期固定职工,不受节假日影响,各
工种平行作业, 互相配合, 重要岗位备有后补人员。
5.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1 工程质量目标:100%合格。
5.2.1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5.2.2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5.3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5.3.1桩位及标高控制措施
a.测量放线工作由技术组专职测量人员担任,工作完成后由质
b.使用先进的全站仪测放轴线对轴线控制点,四周用混凝土固
化30cm深,妥善保护;
c.使用先进的经由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过的、精密经纬
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桩位和标高测定;
d.据控制轴线在现场进行测设,设置测量网点,测量闭合差不
e.桩位采用钢管打眼灌白灰及钉φ14短钢筋作为标志,深度不
f.定桩位完成后经由质检组检验合格后(质检组必须采用不同 的线路对轴线、标高、桩位进行自检),方可由监理公司进行复
核、签证合格后才能施工;
g.挖护筒坑时,用邻近2—3个桩位根据相对位置校核本桩,核
对后拉十字线开挖护筒坑,护筒埋好后, 四周用粘土夯实;
h.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定位点重合,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cm,
护筒倾斜度不得大于2%;
i.钻机定位要稳固、准确,钻机下部垫层需夯实,钻机转盘要 用水平尺调平,使汽泡居中,钻机滑道中心要与转盘、孔位中心
(即十字中心)重合,其水平位置允许偏差±20mm,主动钻杆的
垂直度不大于0.5%H;
j.用水准仪将标高引到钻机可靠且便于测量和检查的位置处, 以便随时测量计算孔深及孔底标高。钻进中钻孔深度的测量是用 钢尺测定钻具钻杆的长度减去机高和机上余尺计算所得,清孔时 孔深测量是用水文绳(用钢尺校核)测量,可保证孔深及孔底标
5.3.2钢筋笼标高及保护层控制措施
a.钢筋笼的定位用压杆与钢筋笼通过特殊接头相连接,下笼前 用水准仪测定护筒标高。根据护筒标高及地面木枕高度计算出所 需压杆长度,把钢筋笼下放到位,将压杆固定在孔口, 以防灌注
砼时钢筋笼上浮或下沉。钢筋笼顶标高允许偏差±50cm;
b.钢筋笼主筋砼保护层厚度的均匀性是通过扶正器实现的。制
笼时沿笼圆周均等的4个点焊接用φ8钢筋及φ100砼园柱体制作
的扶正器DB21T 3697-2023 辽宁省抗旱预案编制指南.pdf,间隔3m,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20mm,主筋净保护 层厚度50mm。钢筋笼主筋砼保养层的厚度是由钻孔直径和泥浆质 量决定的。在孔径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则砼保护层厚度主要 由泥浆决定。因此必须确保施工过程中泥浆的质量,保持在规定
的范围内,孔内泥浆粘度大、比重大时不能灌注。
5.3.3施工中导管提升速度控制措施
灌注砼时,导管下端应离孔底0.3~0.5m,灌注前应加隔水栓, 初灌量不小于3m3 ,砼灌注应连续进行。除初灌外,在任何情况下
导管埋置砼内深度应≥2. 0m,但≤6.0m,在提升导管时用慢速应
保证提升的高度比埋深的深度至少小3米。 防止拔管过多造成断桩 或夹层。灌注时应专人负责检查记录,随时观察管内砼下降及孔 口返水情况。及时测量孔内砼面的上升高度。并及时提升和分段 拆除上部导管。导管埋入砼中,深度宜控制在3~10m,拆除导管 需经技术员或灌注组长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提升导管时,导管 应位于钢筋笼中心,慢速均匀提升,若发现压杆随导管上升,说 明导管挂住钢筋笼,应立即停止提升,并顺时针转动导管,使导 管与钢筋笼脱钩,严禁挂起钢筋笼;灌注接近桩顶时,砼面返到 超灌长度的标高后,不应快速拔管而应将导管上下缓慢活动,使 砼面口慢慢弥合,防止拔管过快造成泥浆混入,形成混泥芯, 出
现桩头渗水等质量事故。
武钢工业港管桩及cfg桩施工组织设计5.3.4泥浆比重和清孔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