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隧道盾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82页可下载!.doc

市政隧道盾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82页可下载!.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9197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市政隧道盾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82页可下载!.doc

检验方法:钢筋接头外观质量检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观察和尺量。焊接接头、冷挤压套筒连接力学性能检验,施工单位作拉伸试验,闪光对焊接头增作冷弯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5.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2)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4)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作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作135°或18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数量为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且各不少于一件。检验方法:尺量。

1.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连)接接头在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2)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清风保障房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3)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4)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注: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2.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3.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mm)

4. 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表规定。

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mm)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04010406□□□

1. 水泥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逾一个月)时,必须再次进行强度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当使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时,应要求厂方提供水泥中碱含量值,并选用碱含量符合要求的水泥。耐腐蚀混凝土应对所用的水泥的矿物成分进行分析。

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等级、同品种、同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每500 t为一批,袋装水泥每200 t为一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耐腐蚀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的矿物成分开工前检查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试验报告并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

2.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细骨料,应按批进行检验,其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和坚固性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含泥量、泥块含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附录B的规定。抗渗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2%。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每400 m3或600 t为一批,不足400 m3或600 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进场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3.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应按批进行检验,其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附录C的规定。

抗渗混凝土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 mm,含泥量不应大于2%,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5%。

耐腐蚀混凝土粗骨料不得受当地腐蚀介质污染,并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附录C对C30及以上混凝土的规定,其坚固性指标不得大于8%;最大粒径不得大于40 mm。

检验数量与检验方法同细骨料。

4. 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现行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0 t为一批,不足50 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5. 混凝土掺用的矿物掺合料,应按批对细度、含水率、需水量比、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l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粉》(GB/T18046)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一品种、同一等级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每200 t为一批,当不足200 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6. 当使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04)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总碱含量计算。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计算。监理单位检查计算单。

7.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耐腐蚀混凝土应对环境水的性质进行测定。

检验数量:同水源施工单位试验检查不应少于一次,监理单位见证试验。耐腐蚀混凝土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各检查一次,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水质分析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见证试验。

8.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通过试拌调整后确定。对于抗渗等级为P6及以上的混凝土,抗渗试验时,其抗渗压力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 MPa,水灰比不应大于0.60。

当对抗冻性、抗腐蚀性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抗冻性及抗腐蚀性试验,其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同强度等级、同性能混凝土进行一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选定单。

1.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坍落度试验。

2.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第7.4.18条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抽查不少于一次。

洞口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04010105□□□

1.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 m3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的次数分别为施工单位检查次数的20%和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2. 施工缝、变形缝的位置和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3.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 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 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 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合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 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1.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砂、石含水率测试。

2. 泄水孔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和计数检查。

3. 隧道门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墙、翼墙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隧道门端墙、翼墙结构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洞身开挖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04010201□□□

1. 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抽查。

检验方法:激光断面仪、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量。

2. 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方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 m2 不大于0.1 m2)侵入衬砌,整体式衬砌应小于10 cm,其它衬砌不应大于5 cm。拱脚和墙脚以上1 m内断面严禁欠挖。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激光断面仪、全站仪、经纬仪量测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单位现场核对开挖断面,必要时采用仪器测量。

1.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应大于等于80%,中硬岩应大于等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检验数量:每一爆破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查钻爆设计方案,观察、目测炮眼痕迹保存率。

2. 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 (cm)

注:① 平均线性超挖值=超挖横断面积/爆破设计开挖断面周长(不包括隧底);

生育中心站办公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② 最大超挖值:指最大超挖处至设计开挖轮廓切线距离;

③ 炮眼深度大于3 m时,允许超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隧底开挖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04010202□□□

1. 隧底开挖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范围岩石局部突出每平方米内不应大于0.1 m2,侵入断面不大于5 c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20%比例抽验。

2. 边墙基础及隧底地质情况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内无积水浮渣。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查工程检查证GB/T 42016-2022标准下载,观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