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0619.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docx第 II 期,截流、闭气,在围堰的保护下进行大坝基础工程施工,包括排水、 基坑开挖、基础处理, 然后进行大坝填筑, 并考虑 2014 年汛期前将大坝填筑到拦
第 III 期,拦洪后,继续填筑大坝至坝顶。计划 2016 年洪水期,下闸蓄水,
计划 10 月 1 日发电。
由于基础处理时间比较长,为满足度汛要求XXX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为尽快达到拦洪高程,拟采用
结合坝体填筑的围堰一次性拦洪度汛方案。
截流时间初拟 2013 年 10 月 1,拦洪时间 2014 年 4 月 30 日,根据施工单位的 砂壳施工能力,粗估 II 期大坝填筑高程为 53.5m,拦洪水位扣除 2m 的安全超高,
为 51.5m,相应库容 3.14 亿 m3。
四、各期工程量、施工平均强度计算
根据梯形河谷工程量计算公式计算砂壳最大施工强度, II 期 04 年 4 月 30 日 完成,最大施工强度为 6639 m3/天;III 期 06 年 10 月底完成, 最大施工强度为 6339
m3/天,小于施工单位最大施工强度 10000m3/天。
五、确定封孔蓄水和发电日期
根据要求,发电日期为 2016 年 10 月 1 日,发电水位 80m,相应库容 15 亿
m3 ,根据 80%典型枯水年个月平均流量推断封孔蓄水日期为 4 月 20 日
六、大坝蓄水期间安全校核
根据 1%丰水年来水情况, 按照 2016 年 4 月 20 日开始蓄水, 计算每月末库水
位, 6 月底水位大于 92m 高程,要求 5 月底大坝填筑至坝顶并具备泄洪条件。
由于工期调整砂壳最大施工强度为 7838 m3/天,仍然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大坝控制进度如下:
工程截流: 2013 年 11 月 1 日
大坝拦洪时间: 2014 年 4 月 30 日
封孔日期: 2016 年 4 月 20 日
大坝填筑完工日期: 2016 年 5 月 25 日
发电日期: 2016 年 10 月 1 日
绘制大坝控制进度见附图。
2.3 导流工程规划布置
根据拦洪水位 51.5m,库容 3.14 亿 m3 ,经调洪演算最大下泄流量 2160m3/s,
相应下游水位 31.6m。
按有压流公式计算洞内最大平均流速 V = 16.39m/s ,过水断面积 W = 131.79m2 ,采用城门洞型,计算洞宽 B =9.73m,实际取 B=9.8m,隧洞过水断面
隧洞布置在左岸, 与上下游围堰保持不小于 40m 的距离, 进口底板高程 25m, 隧洞长度 650m,出口底板高程 23.7m,纵坡 0.2%,进出口布置一定的直线段和明
渠段,出口与原河床水流交角小于 30°,见附图。
根据已知的隧洞尺寸和泄流条件,经调洪演算确定上游拦洪水位,检查坝面
绘制隧洞泄流能力 Q~H 曲线 L1。并绘制隧洞要求最大下泄能力 Q~H 曲线
L2。查图得 Q 泄 =2160 m3/s,对应的拦洪高程 H 拦=52.95m。
三、围堰主要尺寸、型式及布置
为保证枯水期基坑施工, 上游围堰应尽快达到枯水期度汛高程, 根据 5%频率 洪水放大的过程线,通过调洪演算并绘制 Q~H 曲线 L2。根据隧洞泄洪曲线 L1, 利用图解法查得围堰拦洪高程为 40.2m,考虑 1.8m 的安全超高,上游围堰顶高程
上游围堰作为坝体的一部分, 围堰最终顶高程 55.0m,采用砂砾石黏土斜墙围
堰,填筑质量要求同大坝。上游坡比 1:3,下游坡比 1:2.0,采用黏土斜墙防渗。
下游围堰同样采用砂砾料黏土斜墙围堰,根据 1%频率洪水最大下泄流量 1253
m3/s,下游河床水位为 30.5m,安全超高 1.5m,围堰顶设计高程 32.0m。
上游设计坡比 1:2,下游设计坡比 1:2.5,围堰顶宽 10m,完成度汛后拆除。
上下游围堰充分考虑与隧洞进出口距离、冲刷等因素,见布置图。
根据计算黏土最大施工强度 1112m3/天,砂壳(含反滤料) 最大施工强度
7598m3/天,小于施工单位的最大施工能力 10000m3/天。
二、土石方施工机械配备
砂砾料采用水上开采,选用自卸汽车配合正向铲装土、运输;土料开采,选
用自卸汽车配合正向铲装土、运输;黏土压实选用羊足碾;砂砾料选用振动碾。
羊足碾压实。运输距离 7Km。
13.5T 振动碾压实。运输距离 5.5Km。
经计算主要设备配备见下表:
由于采用自卸汽车直接上坝,采用岸坡道路和坝坡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
左岸 30 线: 布置在左岸 30m 高程, 是本工程的主要运输线路, 从下游砂砾料 沿 30m 高程接上下游围堰、导流隧洞进出口及上坝路。过导流隧洞时采用钢栈桥
坝坡路:布置在下游,从左岸 30 线起坡, S 型道路接至坝顶 105m 高程,全
长约 1100m,平均纵坡小于 7%。
道路设计路面宽度 8m,最大纵坡控制在 7%以内,采用泥结石路面。
导流洞为城门洞型, 开挖宽度 8.8m,高度 13.2m ,开挖断面 84.72m2 。隧洞长
650m,进口高程 25.0m,出口高程 23.7m。
采用钻爆法全断面开挖, 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好,机械化程度高,拟采用全断
面微差爆破一次成型,周边采用光面爆破。
钻孔:采用钻孔台车,崩落孔和周边孔钻孔直径40mm,掏槽孔钻孔直径45mm。
散烟:采用轴流式双向通风机
安全检查处理:利用装药台车,人工排除危石、浮石,必要时进行喷锚支护
装渣:采用 1.7m3 装载机装 7.0T 自卸汽车运输
根据经验及公式计算。 掏槽孔采用楔形掏槽,布置 8 个孔,孔径 45mm;周边 孔布置间距 50cm,根据周长共布置 80 个, 线装药密度 300g/m;崩落孔布置 67 个。
实际布孔: 中心位置布置楔形掏槽孔 8 个;周边布置光爆孔 80 个;崩落孔间排
距根据 1.3~1.5m 不等布置,实际布置炮孔 60 个。 共布孔 148 个。
根据爆破孔布置, 循环作业时间 12h,循环进尺 2.4m。主要作业项目如下: 装 药: 0.5h;爆破、散烟、安全检查: 1.0h;装渣机械进出工作面: 0. 5h;钻车进出
工作面: 0. 5h;钻孔: 7.0h;出渣: 2.5h。
隧洞采用两头进, 每天循环 2 次, 经计算开挖工期为 68 天, 考虑时间利
用系数安排开挖工期 90 天。
六、隧洞开挖主要机械汇总表(两个工作面)
根据施工施工导流、发电目标等要求,节点控制工期如下:
施工准备: 2012 年度;
工程开工: 2013 年 1 月 1 日;
隧洞完工日期: 2013 年 10 月 2 日;
工程截流: 2013 年 11 月 1 日;
大坝拦洪时间: 2014 年 4 月 30 日;
引水隧洞完工日期: 2016 年 4 月 10 日;
溢洪道完工日期: 2016 年 5 月 15 日;
大坝填筑完工日期: 2016 年 5 月 25 日;
发电厂房完工日期: 2016 年 8 月 10 日;
机组安装完工日期: 2016 年 9 月 11 日;
开关站完工日期: 2016 年 9 月 11 日;
发电日期: 2016 年 10 月 1 日;
工程竣工日期: 2016 年 11 月 18 日;
土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计算书
月有效工日=日历天数-法定假日-因雨雪、气温不能施工天数-其他原因
计算过程中法定假日与因雨、气温停工日期重合未考虑;降雨次数不考虑, 仅按连续降雨+停工天数考虑;其他原因停工未考虑;星期六和星期天考虑正常
各工种月有效工日计算见下表:
1.1、石料开采、填筑有效工日
1.2、砂石开采、填筑有效工日
1.3、粘土开采有效工日
1.4、粘土填筑有效工日
1.5、隧洞开挖有效工日
1.6、隧洞浇筑有效工日
1.7 、各工种月有效工日
根据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围堰工程规模 ,保护对象为 II 级永久 建筑物,及围堰高度大于 15m,库容大于 0.1 亿 m3 ,导流建筑物设计等级选用 IV 级,并以 III 级控制。导流设计洪水重现期根据建筑物级别,选用 10 月 1 日至次
年 4 月 30 日时段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 2950m3/s。
坝体施工期临时挡水度汛洪水根据坝型和拦洪库容,土石坝拦洪库容大
于 1.0 亿 m3 。选用全年 100 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流量 8290 m3/s。
封堵的下闸设计流量采用时段 10 年一遇月平均流量。封堵工程按照 20 年一
封堵后坝体度汛 100 年一遇洪水, 设计流量 8290 m3/s。
水库蓄水采用典型枯水年 80%保证率作为水库蓄水,按照典型丰水年 1%
2.2 导流方案、施工分期、控制进度
由于河床窄,不宜布置永久泄水建筑物,土石坝分期施工不宜保证质量;两 岸较陡,山岩坚实,适宜布置导流隧洞。故导流方案选用全断面隧洞导流方式,
上游土石围堰并结合坝体填筑,分三期进行。
第 I 期,完成导流隧洞工程,并做好截流准备,上下游围堰进占。 计划 2013
第 II 期,截流、闭气,在围堰的保护下进行大坝基础工程施工,包括排水、 基坑开挖、基础处理, 然后进行大坝填筑, 并考虑 2014 年汛期前将大坝填筑到拦
第 III 期,拦洪后,继续填筑大坝至坝顶。计划 2016 年洪水期, 下闸蓄水,
计划 10 月 1 日发电。
由于基础处理时间比较长,为满足度汛要求,为尽快达到拦洪高程,拟采用 结合坝体填筑的围堰一次性拦洪度汛方案, 2014 年 4 月 30 日前达到渡汛高程,如
截流时间初拟 2013 年 10 月 1,拦洪时间 2014 年 4 月 30 日,扣除截流、闭气、 基坑排水、基础清理碾压的时间, 填筑工期为 150 日历天,有效施工日期 127 天, 根据施工单位的砂壳施工能力,粗估 II 期大坝填筑高程为 53.5m,拦洪水位扣除
2m 的安全超高,为 51.5m,相应库容 3.14 亿 m3。
四、各期工程量、施工平均强度计算
根据梯形河谷工程量计算公式计算砂壳施工强度,并进行复核。要求砂壳最
大施工强度小于 10000m3/天,初步计算施工强度并复核如下:
五、确定封孔蓄水和发电日期
根据要求,发电日期为 2016 年 10 月 1 日,发电水位 80m,相应库容 15 亿 m3 ,根据 80%典型枯水年个月平均流量推断封孔蓄水日期, 不考虑下游用水量,
内插得出, 封孔蓄水日期为 2016 年 4 月 20 日。
六、大坝蓄水期间安全校核
根据 1%丰水年来水情况, 按照 2016 年 4 月 20 日开始蓄水, 计算每月末库水 位情况,与大坝上升情况对比,复核是否有漫顶可能,一次性洪水增高水位不考
可以看出,要求大坝 2016 年 5 月 30 日前填筑完成, 利用永久溢洪道溢洪。
调整第 III 期填筑工期,实际施工强度复核见下表
根据确定的截流、拦洪、封孔、发电日期和工程分期绘制大坝控制进度,汇
2.3 导流工程规划布置
2、隧洞最大下泄流量 Q
根据 1%频率洪水放大的过程线,选取 T=24 、28 、32 小时出现最大下泄量, 分时段计算累计入库量,扣除泄洪总量, 得出相应的调洪库容,并绘制 Q~V 曲
线如下图示,计算见附表。
55.0
根据拦洪水位对应的库容 3.14 亿 m3 ,查出最大下泄流量为 2160m3/s,相应下
按有压流公式计算洞内最大平均流速 V,拟定进水口底板高程 25m,出口底板
W =Q 泄/V =2160/16.39 =131.79m2
断面采用城门洞型, 洞宽根据 W=B2 +π/8B2 反算,B =9.73m,实际取 B=9.8m,
四川省纳黔高速某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隧洞过水断面 133.74m2。
隧洞布置在左岸, 与上下游围堰保持不小于 40m 的距离, 进口底板高程 25m, 隧洞长度 650m ,出口底板高程 23.7m,纵坡 0.2% ,进出口布置一定的直线段和明
渠段,出口与原河床水流交角小于 30 °见附图。
进口底板高程设为 25.0m 主要考虑到于原河床底高程平顺相接TCHES 20-2018 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实施导则.pdf,同时考虑了
大坝合龙段施工、过筏等因素。
根据已知的隧洞尺寸和泄流条件,经调洪演算确定上游拦洪水位,检查坝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