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32、无粘结预应力筋工.docx4.1.2 无粘结筋的涂料层、包裹层的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
检查数量:按混凝土施工规范第六章第6.2.12条的规定抽取试件。
某国外水泥熟料主产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检验方法:检查锚具出厂证明和外观检查、硬度检查、静载锚固性能检验报告。
4.1.4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
4.1.5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甲型锚具不大于1mm,乙型锚具不大于5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4.1.6 钢丝镦头强度不得低于钢丝标准强度的98%,其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镦头强度试验报告。
4.2 基本项目:
4.2.1 每束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检验方法: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4.2.2 断丝和滑丝的数量应不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钢丝总根数的2%。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全面观察或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5.1 无粘结筋应按不同规格分类成捆、成盘挂牌堆放整齐。露天堆放时,需覆盖雨布,下面应加垫木,防止锚具及无粘结筋锈蚀,严禁碰撞踩压堆放成品,避免损坏塑料套管及锚具,供现场张拉使用的锚夹具,需涂油包封在室内存放,严防锈蚀。
5.2 无粘结筋在运输中,应轻装轻卸,严禁摔掷及锋利物品损坏无粘结筋表面及配件。吊具用钢丝绳需套胶管,避免装卸时破坏无粘结筋塑料套管,若有损坏应及时用塑料胶条修补,其缠绕搭接长度为胶条1/3宽度。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无粘结筋用的钢丝、钢绞线,不允许有死弯,见死弯必须切断。成型中每根钢丝、钢绞线应为通长,严禁有接头。
6.2 无粘结筋选用时,筋长小于24m时,一般选用钢丝束;大于24rn时,以选用钢绞线为宜。
6.3 无粘结筋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一般为预应力筋标准抗拉强度的70%,必要时可提高到75%。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影响,施工时可采用超张拉法方法,但最大张拉力不应超过无粘结筋标准抗拉强度的75%。通常张拉方法可采用一次超张拉,即0→10%σcon,或二次张拉,0→100%σcon现放松到0,将垫板紧压后再第二次张拉0→100%σcon
(σcon为设计张拉控制应力)。
6.4 无粘结筋曲线配置或长度大于24m采用两端张拉法时,两台设备张拉速度应保持一致。
6.5 无粘结筋张拉顺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依次张拉。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混凝土强度试件试压报告单。
7.2 无粘结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出厂质量证明。
7.3 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机械性能试验报告单。
正线换轨及正线道口改造施工组织方案 7.4 无粘结预应力锚具合格证及检验记录。
7.5 镦头强度试验报告。
7.6 预应力张拉设备校验记录。
7.7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隐检记录。
7.8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记录。
百色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百色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2017年8月).pdf 7.9 封端混凝上强度试件试压报告单。
7.10 封端混凝土用水泥出厂合格证。
7.11 设计要求的其他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