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病房楼工程临建标准化布置管理.doc图牌基础做法如下图,表面20mm厚1:3水泥砂浆抹灰,待充分干燥后粉刷中建蓝色油漆
阅报栏、宣传栏、事故案例牌、危险作业告示牌等做法如下:
1、墙身材料采用岩棉彩钢板;M1为岩棉彩钢板门,门锁采用球型锁,C1为塑钢窗;
2、基础采用灰砂砖砖砌基础北京某大学施工组织设计(原创),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压顶;
3、地面为镶贴地砖面层(米黄色面砖,规格600*600*8mm)
基础做法
3.4南侧场区地面硬化做法
1、旗台采用灰砂砖砌筑,外贴暗红色面砖;
2、中国建筑标志及字样采用金色不锈钢制作;字体高度500mm。
排版效果图
1、标准养护室(6000*3600mm),采用岩棉彩钢板制作;墙厚50mm,顶板厚100mm,地面100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
2、养护室内配备空调、加湿器、温度湿度控制仪、台秤、砼振动台、试模、塌落度筒等;
3、标养室内所有插座加防水盒,灯具采用防潮灯;
养护室平面布置图
3.7吸烟室、饮水室做法
1、墙体材料采用岩棉彩钢板,
2、基础做法:采用C20混凝土基础,基础宽度200mm,高度300mm;
3、地面做法:1、200mm厚房心回填土;2、100mm厚C20混凝土地面压光;
4、室外台阶:采用灰砂砖砌筑,踏步高度150mm;宽度250mm;表面水泥砂浆抹灰。
1、讲评台基础基础为600*100*200加气块配合灰砂砖砌筑,表面抹灰并刷中建蓝色;
2、讲评台骨架由L50*50型钢通过螺栓及电焊连接;
3、讲评台正面用1.5mm厚铁皮敷设在钢支架上,用螺旋设定固定;
4、讲评台底部间隔500mm设置固定点,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基础上;
5、讲评台背面设置三道斜撑,均匀分布,用螺栓与钢支架连接,用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基础上。
3.9场区内操作棚做法
1、木工棚做法见下图(组装式定型化产品,立柱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定向条形梁砼基础厚度为200mm)
2、钢筋加工棚做法(组装式定型化产品,立柱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砼基础上)
3.10场区排水沟做法
南侧大门口设置车辆冲刷设施,保持车辆出场整洁。洗车设施、排水沟、沉淀池做法如下图:
3.11场区内钢筋堆场做法
1、钢筋堆场底部需浇筑100mmC15素混凝土垫层。
2、钢筋场地25#工字钢基础应垂直于钢筋加工方向。
3、立柱采用16号工字型钢。
4、工字钢立柱埋入与基础工字钢焊接定位固定。
5、外露工字钢段刷红白相间油漆。
3.12场区内配电箱防护做法
电缆沟做法: 1、采用240mm灰砂砖砌筑,净距离200mm,内表面1:3水泥砂浆抹灰;
2、100mmC20混凝土垫层;
3、砌筑完成后人工回填并夯实。
施工现场及消防重点部位设置消防器材。支撑架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红
色漆饰面。消防器材按“四、四”配置(四个灭火器、四把消防锹、四个消防桶、
3.14基坑临边防护做法
3.15场区东立面围墙做法
1、将原东侧外墙饰面清除;
2、按下图修补原有围墙;
3、20mm厚1:3水泥砂浆抹灰;
4、满刮外墙腻子两遍;
3.16钢筋废料池做法(扣件池、周转工具池参照此做法)
4.1临时建筑工程目标
在工程开工前做好临建施工安排,便于我单位人员进场后开展各项工作,为工程管理人提供较好的办工环境,体现企业行象,为开工做好前员工程进度施工。
2、北侧场地平整、路面硬化;
4、北侧钢筋堆场及场区布置;
6、基坑临边及排水沟布置
技术总工向专业工程师做好方案交底,专业工程师向临建筑施工队伍做好技术交底并加强过程控制。
5.2材料及劳动力计划
普工:15 瓦工:20 临电工:6
抹灰工:5人 贴砖工:8人 临水工:8
依据技术部供的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项目内部技术部门对工程部门进行对接,总工对工长进行内部方案交底,说明临建施工要重点,以及施工中存的在质量隐患,技术部对图纸交商务部进行临建工程成本侧算,控制好工程成本。
为使参与施工任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够明确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质量、安全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施工任务,必须在工程正式开始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充分利用建设单位已经具备的临时水源、电源,合理布置施工用临时用电线路;作业场地施工设备及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必须符合有关国家规范及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要求。
为了保证临建施工的质量,减少质量偏差的出现,在临建基础施工期间做加强管理,项目职质量员对施工进行跟踪检查,对发现的质量偏差能及时整改处理。
6.4.1劳动力配置计划
6.4.2物资配置计划
7.1确保工程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7.1.1安全基本要要求
2.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教育和交底,落实所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全体人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项目部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3.遵守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条例,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均应戴好安全帽,由于基坑高较大,作业面较窄,并应注意观察和检查周围的环境,防止基坑坠落。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必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
7.1.2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
2、专用保护零线(PE)必须单独敷设,不得另作他用。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3、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每一重复接地的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必须在设备的负荷线的首端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4、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安全装置,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并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5、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每台机械均设一名机长负责,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6、电气装置遇到跳闸时,不得强行合闸,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合闸。
7、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对触电者做紧急救护,严禁在未切断电源之前与触电者接触。
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文明施工方案会签制,根据合同内容,施工范围,施工区域等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从制度上落实文明施工工作,保证文明施工的切实落实。
7.2.2施工现场文明要求
7.2.3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措施
(1) 合理制定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随用随进,不得在场外堆放施工材料。
(2)施工现场内的火措设施准备到位,并做好冬季防雨雪措施。对现地的材做好覆盖。做好材料进出场记录。
(3)随时清理施工现场四周及料棚 , 以确保无散落废弃的材料 .
(4)为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卫生 ,不随地乱扔 ,乱倒废弃物,将设专职行政卫生监督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行政卫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非作业区应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如洒水、密网覆盖、围挡、封闭及地面硬化,防止扬尘产生。
(3)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取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在约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4)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5)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并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振动。
(6)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和生活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7)对因生产工艺要求及其它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应在施工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
(8)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禁止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9)施工现场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1)施工现场尽量使用定型化产品,提高材料周转次数。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用水应采用节水系统和器具。
(5)施工现场应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6)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应优先采用地下降水水源。
(7)施工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应满足国家技术规范和安全检查标准要求,临时供电线网的平面布置应符合节能有关要求。
(8)照明选用节能灯具T/ZSA 10-2020 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pdf,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淘汰的电工产品。
7.5场地内林木的保护
场地内东侧有较多的林木需要保留,为此施工期间必须确保这些林木的不至于遭受损伤。
1、地面保护:地面树的根部砌筑500mm高的树池,树池表面涂刷有防撞标识的涂料。贴近树池外表面,地面再搭设2m高左右的防护栏杆,栏杆的表面油漆也涂刷成防撞标识的色彩。
2、空中保护:对塔吊驾驶员经常进行严格的意识教育,起吊物料时尽量避开树枝位置,地面塔吊指挥人员必须进行配合作业。因料斗内的混凝土和砂浆洒落在树枝上造成树枝污染的北京某多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人员必须立即冲洗掉。
现场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置材料、车辆及人员的主要进出口,保安人员24
小时值班,现场安排巡视值班人员,对场容、场貌、场布进行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