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113.恒大首期砼工程专项方案(35P).doc5.2.2搅拌站严格按商品混凝土合同中的技术要求供灰,即,混凝土要保证连续供应。
5.2.3车辆出入口处,要设置交通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要有良好照明。危险区域要设警戒标志。
超达北区丙八街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2.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要保持3-5r/min的慢速转动。
5.2.5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应校对砼发货小票上的强度等级、部位、坍落度等是否符合实际要求。校核无误后,由地泵输送至工作面,并配合布料杆把混凝土输送至模内。混凝土运输车给地泵喂料前,应中高速旋转搅拌筒,使混凝土均匀,喂料时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使混凝土保持在集料斗内高度标志线以上。中断喂料时应使拌筒低转速搅拌混凝土。
5.2.6要求砼发货小票上应记有砼的出站时间、到现场的时间、开始浇筑时间、浇筑完成时间。
5.2.7运输车辆计算方法
(1)每台地泵实际泵送量按照32m3/h考虑,罐车输送量统一按照8m3/h考虑,需运输车辆:
=32/(8*0.6)=7(台)
地泵实际泵送量(m3/h)
为罐车最大排量(m3/h)
为罐车效率(0.5~0.7)
考虑到混凝土地泵前压一车混凝土,因此按每泵正常施工时供应7台罐车/小时,浇筑剪力墙、底板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罐车。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运输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罐自转不停。
6.1泵送的特点及优点
6.1.1采用泵送混凝土不仅施工速度快,周期短,还能节省人工,提高工效,而且还能很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6.1.2现场设置2台HBT80地泵,每台地泵两段的混凝土浇筑。作业面设置2台BL12塔式布料机。泵管直径采用125mm。HBT80型混凝土泵最大理论输送量为80m3/h, 最大泵送出口压力为16Mpa,最大输送距离水平1000m,垂直180m。
6.2混凝土输送泵及泵管的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按照合理利用场地、方便施工、操作安全的原则布置混凝土泵,地泵及泵管布置见附图三。
6.3混凝土泵的设计及配管要求
6.3.1混凝土泵的布置
1)砼泵管布设要求: 根据“阻力小、耐磨损、自重轻、易拆装”的布管原则,进行设混凝土泵管布置。要求要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拆装维修;尽量缩短管线的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以满足工程要求,便于混凝土浇筑和保证安全施工。
2)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具有重车行走条件;
3)混凝土泵送应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在使用布料杆的工作范围内,尽量少移动泵车即能完成浇筑;
4)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5)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阻碍物、高压电线,同时要有防范高空坠物的设施;
6)混凝土泵的转移运输时要注意安全要求,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6.3.2混凝土泵配管要求
1)全部采用相同管径的砼输送管;同时采用新、旧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即弯管和出口处)。砼输送管的固定,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杆要求每隔4m用支架、台垫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垂直管用钢管、扣件与泵管加固架子固定。(附图四:混凝土泵管加固示意图)
2)接管时密封圈、管卡、管一定要对齐、上紧,保证管路的密封性,使泵送时不漏气、不漏浆。接管时,弯管搭配要合理;如果往下接管时,要在1/2的地方加接135°的两根弯管,以保证砼下落时有一定缓冲弯路,防止砼直落至底,导致砼离析、堵塞;垂直向上接配管时保证水平管不小于垂直管的1/4且不小于15米,以减轻泵的反压。
3)泵管所有转角处均应用钢管、顶撑加固。地面上水平管可用竹胶板钉成木盒盖好封严,以满足现场文明施工要求。地泵管起始第一个弯头处打混凝土地锚,埋设钢片加固弯头。
4)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宜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重量;
5)高温炎热天气,在混凝土输送管上遮盖湿罩布,并洒水湿润。冬期施工时应用保温材料包裹。
6)混凝土输送管道应定期检查,以防爆管。
现场使用2台HGS15布料器,配合地泵进行顶板与墙柱混凝土的浇注施工。
6.4.1布料杆的就位与固定
1)布料杆就位处必须平整,严禁靠在顶板边部,在底座支腿下部必须铺垫通长木板,木板厚度不小于50cm。木板下部必须垫实,严禁布料杆支腿蹬空。
2)布料杆放稳后不得摘除吊钩,立即用钢管作好斜撑,并将钢管和布料杆身用钢管固定牢固。
3)待布料杆稳固后,方可摘除吊钩。
6.4.1布料杆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4)工作前应确认所有管接头及连接件完好、牢固; 5)布料杆工作时,四支腿底板必须固定,臂架下方不准站人并做好布料杆防倾倒措施; 6)在高空定点浇筑时,必须用止动销轴将回转锁定; 7)未加配重时不得打开或装上管梁; 8)布料时工作人员应看得见工作范围; 9)不准将管梁接长; 10)软管长度不得超过3m(带软管工作时,必须用5块280kg的配重); 11)经常检查钢丝绳是否破损,各部件的紧固是否松动,定期活动部位加注润滑脂; 12)定期检查输送管的磨损量,壁厚小于1mm时,应及时更换; 13)布料杆采用风洗时,端部橡胶管要拿开,并安上一个挡闸板,管端附近不许站人,以防砼残渣伤人; 14)经常检查布料杆弯头,软管接头等处是否牢固,以免脱落; 15)操作人员戴安全帽、口罩、手套等,临边、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6.5混凝土泵泵送能力验算
6.5.1地泵实际泵送量
HBT80C拖式泵的实际泵送混凝土量计算:
=80×0.8×0. 5=32m3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输出量
—每台混凝土泵最大理论输出量
6.5.2基础结构阶段
底板施工时,地泵输送能力需求量最大,因此按照底板施工进行泵送能力验算。按一台地泵配管最长情况考虑,水平管需用30根,立管3根,90度弯管4个,5~8m软管一根,换算长度L=30×3+3×3×4+4×9+1×20=182m<1500m(HBT80C地泵最大理论述评输送距离)。
经过以上验算,HBT80C拖式泵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6.5.3主体结构阶段
主体结构施工时,最高6层(屋顶层也计入),按30米高度计算,地泵输送能力需求量最大,因此按照最高处施工进行泵送能力验算。按一台地泵配管最长情况考虑,水平管需用30根,立管10根,90度弯管2个,5~8m软管一根,换算长度L=30×3+10×3×4+2×9+1×20=248m<1500m(HBT80C地泵最大理论述评输送距离)。
经过以上验算,HBT80C拖式泵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6.6混凝土泵送施工要点
6.6.1混凝土浇筑前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固定好混凝土输送泵,并按要求搭设隔音防砸棚。接布料杆:放稳布料杆后连接混凝土输送管和布料杆上的泵管,接好后转动布料杆,检查布料杆的稳定性,同时逐个检查输送管的每个接头,确保安全可靠。
6.6.2为保证泵送的连续性,所有工作都要慎密组织。事先对所使用砼泵的各项技术性能调查了解,对泵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及时抢修。
6.6.3项目部设专人负责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保证混凝土泵、搅拌运输车和搅拌站与浇筑地点的相互联系。配备相应的通讯设备(在高层施工,上下联系采用对讲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6.4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并检查管道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果有,要立即处理。
6.6.5经泵送水检查,确认砼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送入水泥砂浆润滑砼泵和输送管内壁,再开始泵送砼;润滑用的水泥砂浆应用料斗装好,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6.6.6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应观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6.6.7泵送砼时,活塞应保持最大行程运转,应使料斗内保持一定量的砼。
6.6.8泵送砼时,如料斗内剩余的砼降低到20cm以下,则易吸入空气,致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砼逆流,形成堵塞。如输送管内吸入了空气,应立即反泵吸出砼至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6.6.9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若需接3m以上的管时,仍应预先用水和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湿润和润滑管道内壁。如接长小于3m管时,如管段情况良好,可不必事先湿润。
6.6.10当砼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震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
6.6.11当输送管被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1)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砼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泵送。
(2)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将砼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
(3)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泵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出砼堵塞物后,方可接管。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6.6.12砼应保证连续供应,以确保泵送连续进行,尽可能防止停歇。当混凝土出现非堵塞性中断时,宁可放慢泵送速度,进行慢速间歇泵送。慢速间歇泵送应每隔4~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4转,防止砼离析。如果泵送停歇超过45min或砼离析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排除管道内的砼,经清洗干净后再重新泵送。
6.6.13垂直向上输送砼时,由于水锤作用,使砼产生逆流,输送效率下降,且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更明显。为此应在泵机丫形管出料口3~6m处的输送管根部设置截止阀,以防砼拌合物反流。
6.6.14向下泵送混凝土时,应先把输送管上气阀打开,待输送管下段混凝土有一定压力后,方可关闭气阀。
6.6.15砼泵送即将结束时,应正确计算尚需用的砼数量,并应及时告知砼搅拌站。
6.6.16泵送完毕时,应将砼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
6.7混凝土泵送常见故障及排除
泵送砼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法如下:
7.1各部位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厚度为100mm,采用泵送浇筑。根据基槽基土的清理进度,及时分段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浇注。
1)工艺流程:基底水平线→钉侧模→清理杂物→浇筑垫层混凝土→抹子抹平→养护。
2)标高控制:每隔3m设一个水平控制桩并拉水平线,以控制垫层厚度。
3)侧模:垫层侧模10cm×10cm方木,方木边用钢筋头固定。
(2)部分区域距离下料口较远时用小推车做水平运输。
(3)根据水平控制桩用平锹将混凝土大致铺平厚度为10cm。
(4)铺混凝土后振捣密实,用2m长刮杠刮平,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铺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
(5)撒水泥砂子干面灰:砂子先过3mm筛子后,用铁锹拌干面(水泥:砂子=1:1),均匀地撒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杠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
(6)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7)第二遍抹压,当面层开始凝结,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此时要注 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8)第三遍抹压,当地面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9)养护: 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用塑料布覆盖,浇水养护。
本工程底板厚度为500mm,一般混凝土最大施工量799立方。
塑料生产项目厂房AB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1)基础底板浇筑方法:
每段底板混凝土浇筑量都近1000m3,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每段浇注混凝土时利用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1台,布料杆1台,控制每台泵泵送量32m3/h。当工程需要时另配备一台汽车泵辅助施工。每个泵负责约25m宽度范围的浇筑带。混凝土浇筑采取向后浇带方向"斜面分层,循序渐进,薄层浇筑,自然流淌,连续施工,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详见底板砼斜面分层浇筑示意图),分层浇筑厚度300㎜~400㎜,用布料杆沿S型边后退边浇筑(详见底板混凝土浇筑路线示意图)。
2)特殊部位浇筑方法:
(1)局部加深部位(电梯井坑、集水坑等):
浇筑到局部加深部位附近时,先浇筑加深部位混凝土,再浇筑一般部位的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深度不超过40cm,为防止加深部位坑底起鼓,一方面可适当延长上下层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但不得超过先前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导墙等局部突出部位,在底板混凝土后初凝之前浇筑。
底板及导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浇筑地梁,地梁采用1台混凝土输送泵,1台布料杆浇筑。
(1)在每层浇筑的混凝土自然形成的斜坡,水平长度限制在10m以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业务楼玻璃幕墙施工方案,在每个浇筑带混凝土卸料点、中部、坡角处布置6道50振捣棒,使混凝土先形成自然坡度而后进行全面振捣。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振捣点间距和插入深度,避免各浇筑带交接处的漏振。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大密实度。振捣时间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一般每点振捣不超过30秒。
(2)表面及泌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