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9.docx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准确;
单位工程实体质量资料核查和主要功能抽查项目及标准符合附录C的规定;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石方爆破施工方案验收记录、资料应完整、准确。
检验批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单位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
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通知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验收;
按附录表E.0.1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由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验收;
按附录表E.0.2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部工程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由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组织;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参加;
设计单位根据需要参加;
按附录表E.0.3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工程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单位完成单位工程后,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参加;
按附录表E.0.4填写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室内设备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设备及材料进场检验、设备安装、布线及配线、防雷及接地等。
室内设备及材料进场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3.3.1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见证。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有关标准和订货合同观察实物,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防雷设备及材料下列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防雷变压器的冲击耐压;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漏电流;
金属陶瓷放电管的直流点火电压;
浪涌保护器无劣化指示,外观无损伤。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见证。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有关标准和订货合同观察实物,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变压器输出电压、电流、绝缘电阻等性能应符合《铁路信号用变压器》TB/T 1869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见证。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有关标准和订货合同观察实物,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继电器下列外观及性能应符合《铁路信号有极继电器通用技术条件》TB/T 2309、《铁路信号交流继电器通用技术条件》TB/T 2120、《铁路信号插入式交流二元继电器》TB/T 2024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继电器接点、线圈、衔铁等外观;
继电器时间特性,包括缓吸时间、缓放时间及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
电气特性,包括充磁值、释放值、工作值、反向工作值、转级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见证。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有关标准和订货合同观察实物,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落地式机柜/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位置、排列顺序、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通道及设备间距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以及《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 10007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设备安装应平稳、与底座连接牢固,抗震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设备安装应垂直,相邻设备应正面平齐、紧密靠拢。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柜/架内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设备安装应牢固、接触良好;
继电器、整流器、变压器等部件、元器件、接插件等连接正确;
电源端子对机柜/架金属外壳绝缘良好;
柜门与柜体、柜/架内设备与柜/架体应等电位连接;
鉴别销、卡扣、锁扣的类型应正确、齐全,部件应完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壁挂式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相邻的壁挂式设备底部或上部平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嵌入式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安装方式不得影响设备门正常开启;
设备和墙体之间应密封良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台式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显示屏、键盘等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落地式大屏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位置、场地空间、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相邻屏幕之间的间隙一般不应大于1.0mm;
多屏拼接的整墙屏幕正立面应无凹凸不平现象,纵、横向边缘均应在一条直线;
设备安装应稳固、牢靠。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走线槽/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以及设备位置、线缆走向及路径要求;
走线槽/架形成环状时,不应电气闭合;
走线槽/架及各部位连接应牢固可靠;
走线槽盖板、侧板和底板应完整,槽与槽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严密,盖板开启方便;
金属走线槽拐角处及引出开口处应采用橡胶垫/圈防护机械磨损线缆。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控显设备加电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显示设备显示清晰,发光均匀,无失真;
触摸屏、触摸板、鼠标、键盘等操作反应灵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见证。
检验方法:观察、试验。
蓄电池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蓄电池柜、蓄电池架的形式、规格和平面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蓄电池安装应排列整齐,距离均匀一致,水平及垂直度应符合蓄电池安装要求;
蓄电池极性连接正确,并牢固可靠;
连接条、螺栓、螺母经过防腐处理;
电源屏输入、输出端子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5MΩ。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
设备应漆饰完好,标识清楚准确,并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台式设备安装应便于操作、观察及维护。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室内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布线应采用走线槽/架方式,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室内布线防火措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以及《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信号电缆、电源线的布设应符合《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 10007的有关规定;
线槽内敷设时,不得溢出;
线缆两端均应有去向标识。
线缆布放的弯曲半径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见证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室内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线位应正确,线缆两端标识齐全;
采用焊接方式时,芯线焊接应端正、牢固,焊点应光滑、饱满,无毛刺、假焊、虚焊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裸露金属不宜大于1mm;
1)配线应采用铜线绕制线环或冷压接线端子压接方式;
2)采用铜线绕制线环时应绕制紧密,线环内径与端子直径匹配;
3)采用压接方式时,应选用与线缆芯线相配套的压接端子,且压接牢固,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裸露金属不宜大于1mm。
采用弹簧接线端子(卡接)时,端子配线一孔一线,并插接牢固;
接插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及方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装配应可靠、连接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见证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室内光缆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线位应正确,线缆两端标识齐全;
接插件、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装配应可靠、连接牢固;
光跳线应单独布放并加套管或线槽进行防护,不得挤压、扭绞。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线缆的布放和绑扎应平直整齐、稳固,绑扎间隔均匀,松紧适度。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电缆芯线编扎时应保持芯线的扭绞,转弯圆滑;分线应按色谱顺序;余留芯线的长度符合更换编线最长芯线的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压接线环及焊接端子片均应套有塑料软管保护,套管与线环或端子间松紧适度,套管长度均匀一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当线缆接入设备或ODF、DDF、VDF架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余留长度应统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电源防雷箱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接线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不少于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以及《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源防雷接地、传输通道防雷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应独立设置,并与房屋内接地端子连接。房屋内无接地端子时应直接连接至接地网;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应采用30 mm×3mm的铜排,或采用2根截面积不小于2多股铜线并作为一根接地线使用;
无防静电地板时,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应安装在墙面上,底沿距地面200 mm;
有防静电地板时,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应安装在地板下方;
相同用途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应采用分支并联方式与室内设备连接;不同用途的设备接地端子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不得交叉连接;
等电位端子板连接不得构成闭合回路。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电力牵引区段电缆引入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房屋引入口电缆金属护套接地(一次接地)
1)设备房屋引入口与分线柜间距离大于5 m时,应在电缆间或电缆引入口处进行电缆金属护套接地;
2)电缆金属护套接地应采用成端接地盒;
3)电缆钢带(断开)、铝护套(不断),通过成端盒接地端子与30mm×3mm分支接地铜排连接;
4)分支接地铜排与引入口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连接。
室内设备柜处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二次接地)
1)电缆金属护套接地应采用成端接地盒;
2)钢带、铝护套及泄流线通过成端盒接地端子与30mm×3mm分支接地铜排连接;
3)分支接地铜排与室内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连接;
4)电缆四芯组绝缘保护层应保留至移频综合柜引入口处。
电缆钢带、铝护套直接(不采用成端接地盒和分支接地铜排)接地时,应分别采用绝缘铜导线连接,截面积不小于1.5 mm²,并与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等电位接地端子排连接;电缆剥开处应采用热缩管或冷封胶等方式进行处理;
分支接地铜排与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间连接,连接线应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50 mm²。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旁站。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电源防雷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源防雷箱外壳与防雷箱内接地端子连接,连接线应采用多股铜线,截面积不小于6 mm2;
电源防雷箱内接地端子、首个电源屏引入侧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子板/排应与电源防雷接地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连接,连接线应采用多股铜线,截面积不小于50 mm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传输通道防雷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防雷分线柜浪涌保护器与柜内的接地汇集板/排间应连接DB6101/T 3109-2021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价规范.pdf,连接线应采用多股铜线,截面积不小于6 mm2;
电缆四芯组内屏蔽层在移频综合柜引入口处用双根扁平铜网与柜内防雷接地汇流排(FLE)连接,截面积不小于1.5 mm2;FLE与传输通道防雷分支接地铜排连接,连接线应采用多股铜线,截面积不小于50 mm2;
防雷分线柜浪涌保护器接地汇集板应与传输通道防雷接地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连接,连接线应采用多股铜线,截面积不小于50 mm2。
JTS/T 108-3-2019 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检测。
安全保护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