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有汽车轴压等效)车库顶板堆载及施工道路加固方案.docx扣件质量应按下表进行检验
四、车库顶板承载验算
本工程运输通道上混凝土灌车、加气块运输车、叉车等车辆行走、成品钢筋堆放场地、二结构料场堆放场地、钢管、模板木方堆放场地,为保证地下室车库顶板运输通道安全可靠,需要对运输通道承载力及材料场地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本专项施工方案。
T/CECS744-2020 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施工时结合现场实际调整应提前通知技术部门;
此方案的材料及人工在此不做统计,根据方案内容及现场实际施工进度确定材料计划。
注明:车库顶板设置钢筋加工料场及原材堆放料场。
4.1车库顶板行车验算
本工程南侧、西侧、北侧设置施工道路,材料车辆要求主要在周边道路行驶,部分运输车辆(木料、钢管、水电材料、钢筋运输车、砌块运输车、砂浆灌等运输车辆)须在车库上行走,故将施工临时道路安排在消防车道上。
1)选重量最大的运输混凝土的货车进行计算:混凝土灌车总重约(车、货)550KN。按 550KN 进行计算。
计算采用300KN 车重的消防车轮压作用下,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的等效荷载计算表,再进行等比例缩放荷载从而计算出车库顶板均布荷载。
考虑板顶覆土厚度及板跨影响时双向板楼盖楼面消防车(300KN)等效均布活荷载如下表:
消防车直接作用在车库顶板上时,轮压给双向板产生的均布荷载为 20 KN/㎡(因表中无 8.4×8.4m 跨度,固根据 >6×6m 板跨的均布荷载)
计算方式二:550KN混凝土灌车产生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4×23.3KN/㎡=32.62KN/㎡
在未回填土情况下消防车道可承受荷载设计值为:1.4×20KN/m2+1.2×30.24KN/m2=64.3KN/m2。
经计算在未回填土情况下消防车道可承受荷载设计值64.3KN/m2>550KN混凝土灌车产生的均布荷载设计值 32.62 KN/㎡。
考虑楼板结构安全性及防止楼板存在开裂等质量问题,对地下车库消防道路进行回撑 。回撑立杆采用A48.3×3.6(计算 A48×2.8)间距900×900,步距1200mm。回撑宽度为车道外扩2根立杆的间距,通长回撑。立杆顶部设置可调顶托,顶托上设置双根 40*90 木方次楞。
地下室临时支撑设计计算书:
地下室顶板存在覆土但结构本身可承担外部覆土荷载,按最不利原则,只考虑施工荷载传递;
支撑结构承担的总施工荷载标准值NQk=9.8×Q/A=9.8×55/21.75=24.782kN/m2
N=γQ ×NQK ×la ×lb =1.4×24.782×0.9×0.9=28.102kN
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
【N】=30kN≥N =28.102kN
l0=h0=1200mm
λ=l0/i=1200/16=75≤[λ]=180
3、立杆稳定性验算
λ=l0/i=1900/16=118.75
f=N/(φA)=28102/(0.358×398)=197.229N/mm2≤[f]=205N/mm2
(1)算钢管理论重量得 Ф48.3×3.6 钢管每米自重:0.033KN/m。
(2)堆载面分布中得出1m宽1.2m高空间内可堆放约(1m/0.048m)x(1.2m/0.048m)=520根钢管,1m长1m宽的地方堆载1.2m高钢管,其重量为:(0.033 KN/m)×(520 根)=17.16KN/m2
(1.2m高钢管荷载为17.16KN/m2)*1.4=24.02<(顶板可承受荷载27.2KN/m2),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4.3方木、板堆载验算
(2)经现场实际称重模板自重为:5KN/m3。
(3)木方可堆载的高度为:22KN/m2÷4KN/ m3=5.5米。
(2)模板的可堆载的高度为:22KN/m2÷5KN/m3=4.4米
(1)根据现场材料要求规定木方、模板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m
(2)要求堆放高度2m<可堆载高度4.4m,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本工程3号钢筋加工场设置在1#2#办公楼间的车库顶板上,考虑原材周转方便,本方案也将钢筋原材放置在地库顶板上的情况考虑在内。
(1)每盘的重量最大为:25KN
(2)按平方时考虑:平方时的底面积(圆盘底部垫废模板):
3.14×〈(圆盘直径1.6/2)×2〉=2㎡
(3)地库顶板受到的荷载:25/2=12.5KN/m2。
(4)验算:12.5KN/m2<22KN/m2,符合顶板承载要求。不允许超过2盘钢筋叠放。
2、直条HRB400及500级直条钢筋堆载验算
每捆钢筋重3t,约为30KN/捆
一扎钢筋每米的重量为:30/12=2.5KN/m
直条钢筋在工字钢架上放置,工字钢间距不大于1m,等同于均布荷载。
为防止顶板超载,现场限制每隔最大堆放层数为4层,每层放置3捆钢筋,地下室顶板受到的荷载为:30×3×4/(12×1)=30KN/m2>22KN/m2
不满足要求,需要回顶!回顶立杆间距600×900,步距1200mm。回顶范围为钢筋加工场区外跨两根立杆,详见计算书附件2。
4.5 工字钢堆载验算
(1)16#工字钢按工字钢重量表可知每米自重:0.2KN/m
(2)堆载面分布中得出1m宽1m高空间内可堆放约48根工字钢,1m长1m宽的地方堆载1m高工字钢,其重量为:(0.2KN/m)×(48根)=9.6KN/m²。
1m高工字钢荷载为9.6KN/m²<顶板可承受荷载22KN/m2,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4.6 钢笆网堆载验算
(1)钢笆网经现场实际称量得钢笆网每片重:2.21KN/m2
(2)钢笆网可堆载高度:22KN/m2÷2.21KN/m2=9.95m
(1)根据现场材料堆放要求规定不超过2m。
(2)要求堆载高度2m<钢笆网可堆载高度9.95m,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4.7 沙、石、砖、水泥堆载验算
(2)灰砂砖可堆载的高度按2米计算,则其荷载为:18KN/m3×2m=36KN/m2>22KN/m2,不满足要求,需要回顶!回顶立杆间距900×900,步距1200mm。回顶范围为灰砂砖堆放区外跨两根立杆,详见计算书附件3。
(3)河沙的可堆载的高度为:22KN/m2÷16KN/m3=1.375米
(4)碎石子的可堆载的高度为:22KN/m2÷15KN/m3=1.46米
(5)水泥的可堆载的高度为:22KN/m2÷14.5KN/m3=1.57米
(1)根据现场材料堆放要求规定不超过2m。
(2)河沙堆载高度不可超过1.3米。
(3)碎石子堆载高度不可超过1.4米。
(4)水泥堆载高度为不可超过1.5米
1、经现场称重每个扣件重1.5kg。
2、每平米可以放的扣件个数为:22÷0.015=1466个
4.9 后浇带行车措施
因车库顶板有多条后浇带,其中后浇带按最宽800mm,与设计及监理沟通,现场车库顶板后浇带可以根据现场需要提前浇筑,地下室模板方案中明确后浇带支模架体系独立搭设,轮扣架规格为Φ48×3.6mm,间距900mm,步距:不大于1800mm,纵向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超过6跨,宽度宜为4~6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60°之间。
4.10 车库顶板材料堆载要求
根据图纸要求,地下室顶板覆土,因覆土设计厚度为1m,容重为18KN/m3,静载取值参数为1.2。非消防车道位置活荷载标准值为4KN/m3,活荷载取值参数为1.4。
可得车库顶板在未回填土前提下承受荷载27.2KN/m2,每平米不超过2.72T,要求现场顶板荷载每平米不超过2.5T。
建筑材料标准荷载值要求:
在场区料场内粘贴堆放高度指示牌,并派专职监察人员检查,禁止超额堆载。
4.11施工洞位置、塔吊洞口周边位置的回顶加固
2、步距不大于1200mm;
3、剪刀撑宽度不超过6跨,宽度宜为4~6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60°之间。
因地库顶板支模架施工方案已对顶板受载进行计算,架体搭设要求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本方案中架体搭设同地库模板支撑架施工方案,而塔吊洞口位置悬挑板的受力计算可按原整垮板的受力形式考虑,故无需对该悬挑板受力再另行计算。
施工电梯基础回顶详见《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1、当同时满足下列规定时,可采用无剪刀撑模板支架:
(1)搭设高度在5m以下;
(2)被支撑结构自重的荷载标准值小于5KN/m2;
(3)模板支架支承于坚实均匀的地基土或结构层上;
(4)模板支架与既有结构有可靠连接。
2、有既有结构时,模板支架应采用拉或顶的方式与既有结构进行可靠连接;竖向连接间隔不宜超过2步,水平连接间隔不宜超过8m,优先布置在水平剪刀撑层处。
运输通道地下室顶板下采用轮扣架(或钢管架)搭设,架体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步距 1200mm,扫地杆距地面350mm,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托撑,托撑上设置两根40*90 木方立放。模板支架立杆可调托座的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 150mm;架体宽度车道外扩两根立杆间距,长向沿运输通道满设,剪刀撑沿架体四周及内部纵横向布置,每道剪刀撑(八字撑)宽度不大于 3 跨(考虑剪刀撑角度你层高限制最多三跨),纵横向每 6 跨一设。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接长应采用搭接或对接,当采用对接时,搭接长度 1 米,并采用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 100mm。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立杆底部下设 150*150*14 厚木模板。
第六章回顶架搭设规范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
1、 架体的搭设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1)回顶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方案要求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在交底记录上签字。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安全部门负责和检查,班组执行的脚手架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定期巡查(形成日检及周检制)并形成检查记录。
(2)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3)架体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
(4)剪刀撑等整体拉结杆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5)装设连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著变形。
(6)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 的构架尺寸放大。确有实际困难,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7)搭设作业安全措施:
1)架上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
2)对每完成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作业工人应佩带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4)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5)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必须全部搭设上,不要留在架子上,而且要形成稳定结构。
6)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它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搭设脚手架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要服从统一管理,不得自行其事。
2、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进行检查:
(2)作业层施加荷载前;
(3)达到设计高度后;
3、进行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2)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专项方案)及变更文件;
4、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严禁各项荷载超标北京理工大学体育文化综合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钢结构部分),做好过程监督。
1、安装和拆除支撑时,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外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村防洪治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
2)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
3)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