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06支撑渗沟作业指导书.docx(3)现场施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确定相应施工项目的内业资料表格及检验批划分情况。
(1)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T形空心桥台施工技术交底,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2)进行满足支撑渗沟设计混凝土强度的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施工用配比。
(3)查明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地下有无大块石及地下管线等,空中有无高压电线等,所有障碍物应事先清除或设立明显标志避开,确保安全生产。
(4)测量放线,定出开挖线。
(5)施工前清除现场四周地表耕植土。
(1)支撑渗沟宽度为1m,拱骨架厚度0.4m
(2)骨架护坡起、终点侧边,底部基础及顶部设镶边。镶边、基础及骨架均采用C25混凝土浇筑。
(3)为便于养护,每50~100m与适当位置设宽1.0m的阶梯型踏步,踏步设在主骨架处。
(4)每隔15~20m在支骨架与主骨架连接处及对应基础、镶边、护肩等位置设置一道伸缩缝;设置踏步处伸缩缝应结合踏步设置,缝宽2cm,缝内全断面采用沥青麻筋填充。
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沟槽开挖→底部流水面→反滤层和排水层→封闭层→砼养护
首先核对图纸,根据各断面填土高度及坡度取适当偏距,之后根据偏距进行测量方线,确保脚墙线型平顺、美观。放线时,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边坡坡顶、坡脚线、护脚线(包含镶边及混凝土护肩线),现场作业人员根据所放线路进行挂线,挂线采用细铁丝挂设,防止风力过大将麻线吹断吹偏。之后放出骨架起终点侧边,主骨架及拱骨架线,并用白灰线标示。
沟槽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土质地段机械开挖至沟槽底部时,预留10cm采用人工开挖。沟槽开挖宜自下游向上游开挖,应随挖随时进行支撑,并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以免造成坍塌,渗沟开挖必须保证两壁平顺,基础表面应平整,严禁出现反坡或凹凸不平现象。
底部流水面模板利用原状土、竹胶板及木方进行加工安装,保证底部流水面坡度比例1:10。混凝土标号为C25。
反滤层为0.15m砂砾石反滤层、0.15m砂夹卵砾石反滤层和5cmRCP渗排水网垫,排水层为干砌片石铺砌,反滤层采用人工填筑,随排水层分层同步施工。
封闭层采用C25混凝土施工,厚度0.3m,施工完成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支撑渗沟均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截水缘与骨架分开浇筑。骨架及脚墙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先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查,要求塌落度140~180mm,满足要求后采用溜槽入模进行混凝土浇筑。
支撑渗沟截水缘与骨架同时浇筑。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并进行2~3次抹压,第一次抹压与刮平时间间隔0.5h,第二次抹压与第一次间隔1.0h,第三次抹压与第二次间隔2h,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浇筑用50型插入式振捣棒,快插慢拔,均匀振捣,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中断,插入下层混凝土15cm~20cm,分层均匀振捣,不得过振或漏振,以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模板,变形情况,控制浇筑速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混凝土表面收面抹压完成后12~18h之间及时洒水养护,并用土工布覆盖养生,使砼保持湿润,并避免碰撞和振动。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洒水养护时采用喷淋系统,不间断喷淋养护。
(1)支撑渗沟开挖前应按设计型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
(2)浇筑应从衔接处开始,自下而上浇筑,
(3)支撑渗沟应嵌入坡面与坡面密贴,骨架流水面应与草坡表面平顺。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现场劳动力组织见下表:
表 61 现场作业施工人员计划表
支撑渗沟、镶边、较强基础材料为C25混凝土,应符合设计级配要求;
选用的水泥、粉煤灰、及石屑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表 81 现场作业施工人员计划表
表 91 骨架护坡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1)开工前,应对现场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2)施工现场做好施工防护及安全标示,要求清晰醒目。
(3)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铁路工程(包含路基、桥涵、砌体)冬季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配备和使用防护用品。
(4)现场安全员做到认真负责,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施工作业进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签发安全检查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
(5)发现安全隐患和发生安全事故后,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施工电源及高低压配电装置应设专职人员负责运行和维护。
(7)现场运行的机械设备需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无证、饮酒不得上岗。
(1)注重对全员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意识的教育。
(2)施工“三废”排放有序,严禁乱堆、乱放、乱倒。
(3)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摆放有序、不乱停、乱放。
标准混合型喷颗粒跑道施工方案(沥青)(4)搞好施工防护设施和隔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