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某城市主城北部路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某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可编辑版).docx10.2主要工程数量 3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 3
11.2编制说明及编制范围 3
房地产开发项目钢筋施工方案11.5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 3
第十二章 经济评价 3
12.2国民经济评价 3
第十三章 工程效益分析 3
13.1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3
13.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3
13.3社会评价结论 3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3
(1) 建设投资总估算表
(2) 320国道工程投资咨询明细表
(3) 昆永复线工程投资明细表
(4) 昆肖线工程投资明细表
(5) 7204道路工程投资明细表
(6) 项目实施年度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 昆明在GMS经济圈中的战略区位图
(2) 新昆明(一湖四片)战略发展规划
(3) 昆明主城北部路网改造和建设平面示意图
(4) 320国道(西站~岷山)断面图
(5) 320国道(西站~岷山)平纵缩图
(6) 昆永复线道路断面图
(7) 昆永复线道路平纵缩图
(8) 昆肖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9) 昆肖线道路平纵缩图
(10)7204道路标准横断面
(11)7204道路平面走向示意图
第一章 总 论
主城北部路网改造和建设工程
1.1.3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
承办单位概况:XXX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21日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复[2014]12号《关于对成立昆明市五华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和报批程序成立的,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对国有资产进行投资、经营、管理,接受委托进行物业管理,对城市建设资金实施组织、运作,运用多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进行城市建设。
在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大背景下,昆明市实施旧城拆迁改造任务十繁重,为此,本国投公司可承担全市交通环境整治,旧城拆迁改造的投资、融资和土地出让收益的回收管理,对旧城拆迁改造资金实行封闭运行,全程监督管理,并逐步承担全市一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营运职能。积极探索、实践新的发展理念,建立政府财政投入、银行信贷投入、企业和社会投入、经营收入再投入等多元化城市建设和投融资体制,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城市建设和国有资产经营力度。
1、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
2、昆明市道路交通规划
4、昆明市五华区西北部道路网络建设规划
5、国家西部大开发昆明城市环境及基础设施系列工程《320国道(西站~眠山)拓改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11
6、国道320西站—眠山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建材昆明地质工程勘察院2013.9.26
7、国道320(西站~黄土坡段)拓改建工程道路、市政规划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3
9、《国道320(西站~眠山段)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4.3
11、昆明市水利局关于《国道320(西站~眠山段)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昆水复[2014]8号)
12、320国道(西站~黄土坡)拓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10.9
13、盘龙区人大“关于进行7204道路改造建设的议案”
14、《昆明市盘龙区空间战略规划》
15、《7204道路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委托书》
16、《北市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7、昆明市北市区银河东区控制详细规划。
对320国道(西站~眠山)、昆永复线、昆肖线、7204线四条道路进行路面拓宽改造、排水系统改造、市政综合管网改造,同步实施道路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总计改造道路里程36.00KM,总投资27.53亿元人民币。
1、320国道(西站~眠山),起于西站虹山东路口,经西站木材厂、麻园、工青妇干校、昆沙路,学府路,黄土坡立交桥,经黑林铺,止于人民西路尽端眠山。320国道眠山~黄土坡立交桥段,改造工程路线走向基本为老320国道,全长6.67km,设计为城市I级主干道,红线宽度为52米,6车道。
2、昆永复线起点为学府路与现昆沙路交叉口,经过海屯路、王家桥、筇王路、至昆禄公路口止。设计为城市I级主干道,道路红线宽40米。全长6.5km。
3、昆肖线走向由南向北,起点昆明至禄劝二级公路盆口。沿轻机厂北山腹升坡,达水节箐垭口,设桥跨箐沟后沿右侧山腹降坡,达沙朗河而上,达沙朗东村西,走400米后与现有老公路交叉,达北村东,路线转向北,沿北村北面山腹升坡,达半路垭口,后降坡,至大清塘,至青龙水库东,经老花铺面,至止点接上老公路。设计为汽车二级专用公路,公路红线宽21.5米。路线全长16公里。
4、7204线改造的范围仅为7204公路的一段,将现有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起点在现有龙泉路。经杰达园艺、穿龙泉木材场、农大新建小区、银河片区、盘龙江大花桥、龙头衔,至昆曲高速公路,经展亿工贸有限公司,接穿金路,止点到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门。全长大约6.8公里,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a.前段(龙泉路~昆曲高速公路)60米,并在红线两侧设置宽度各为10米的绿化带,即道路控制绿线为80米;b.后段(昆曲高速公路~穿金路)45米,并在红线两侧设宽度各为 10米的绿化带,即道路控制绿线为65米。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320国道(西站~眠山),道路建设标准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52米,道路设计为双向6车道,单向行车道3×3.75米,即机动车道宽22.5米,两侧机非隔离带宽2×2.5米,非机动车道宽2×4米,人行道宽2×3.25米,线外各设5米宽绿化带。路面形式为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路线长度6.67公里。共建设三个平交道口,三座人行天桥,四座排洪涵洞。
昆永复线,设计为城市I级主干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40米。全长6.5km。全线共设平曲线5个、最小平曲线半径250米,基本满足Ⅰ级道路等级要求。
昆肖线,设计为汽车二级专用公路,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21.5米,基本车道为4车道。全长16km。
7204道路改建工程设计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前段(龙泉路~昆曲高速公路)红线宽度为60米,两侧各有10米的绿化控制带,路线全长4990米。两个平交道口、两座桥、三座排洪涵洞。后段(昆曲高速公路~穿金路)红线宽为45米,两侧各有10米的绿化控制带,路线全长1838米。近期共建设一个平交道口;一个立交道口,远期一个互通式立交,一座桥、两座排洪涵洞。
1.2.3主要建设条件及现状评价
1.2.3.1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昆明市是全国二十四个重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辖五区一市八县,总面积21111平方公里,2013年末,总人口500.79万人,其中回、彝、白、苗等少数民族人口72.32万人,点总人口的14.44%,人口密度234人/平方公里。
昆明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有较高的比重,人均水平也位居全省前列。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全省的33.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800元。
九十年代以来,昆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990年—2013看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3%,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2.75个百分点。按照国家提出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提前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备目标。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11.18:52.90:35.92调整为2013年的7.3:46.4:46.3。分别为59.44、377.66和376.91亿元。
昆明是全国十大热点旅游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昆明以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姿,四季如春的气候,风光旖旎的景色,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数千万海内外旅游者,使旅游业成为全市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新兴产业。2012年,共接待国外游客69.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7%;旅游外汇收入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4%;国内游客1936.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52%,旅游收入12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1.52%。旅游总收入14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8.5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获得国家赋予的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昆明的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九五”期间,昆明海关进出口总额累计77.7亿美元,其中出口46.94亿元,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89.2%和71.9%。冶金、机电、化工、香料、食品等成为出口的优势产品。全市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改革开放审批制度,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目前,昆明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 。“九五”期间,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资金11.6亿元,完成12.3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引进企业931家,实现收入265.8亿元,创汇2.47亿美元,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烟草配套产业和休闲旅游为代表的优势产业群 。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握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加速昆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中心职能,提高昆明中心城市服务于西部开发的功能和水平,近年来昆明市加大了对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角度出发,制订了一系列交通发展策略与政策,拟定了一批配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本工程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昆明市北部片区道路网络已基本形成,但是现状道路网络系统不够完善,功能层次不够清晰,过境交通与货运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较大,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客运公交体系。本项目所在地的五华、盘龙两区政府及沿线办事处和乡地方政府均表示大力支持本项目的建设,积极协助解决好征迁工作,协调施工单位与地方关系,使主城北部路网的建设有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1.2.3.2 工程地质条件
在勘探控制深度范围内,路线地基土主要为下寒武纪沧浪铺组下段关山砂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北部路网在区域地质上属“川滇岩背斜”,地质构造以近南向北发育为主,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为:
(1)褶皱。“玉案山向斜”轴部位于石头山~观音阁一带,轴向100º左右,西部被“三台山”断层破坏而消失。东部进入第四系地层后尖灭,总长度约3km左右,其构造中心为阳新灰岩,两翼为下寒武纪,北翼地层产状较陡,本段路线从该向斜的东南侧穿过。
(2)断层。“西山断层”在西山~大青山一带属它的南段,断面倾向东,倾角陡,破碎带一般宽约400米,带内由0.2~1.0cm的碎裂岩组成。本段路线从该断层东侧通过,最短平距约300余米。
(3)新构造与地震。新构造运动在昆明盆地内,以继承性、新生性、差异性和间歇性为其特点。“燕山运动”之后,昆明处于长期上升状态,第一次的上升活动发生在早更新世,湖水达到海源寺,沉积粘土与褐煤,第二次发生在中更新世,湖水可能达到普坪,沉积砂砾石与粘土,第三次发生在晚更新世,湖水估计到达园通山一带,沉积了砂、粘土、泥炭。至今,盆地仍处于缓慢上升阶段。诸类的上升活动,尤其是断层附近都相同伴随着一系列的地震作用,据有史以来的地震记录中,迄今为止共有652次以上的不同程度的大小地震,仅1985年间,就有13次地震目录记载。
勘察路线上,对埋藏在第四第地层中的饱和细砂与粉土,虽它们埋藏浅,强度低,但厚度也很小,且呈透镜体状分布。因此,在地震作用下,要发生强烈的液化破坏东西可能性不大。
1.2.3.3 筑路材料供应条件。
(1)石料。项目沿线石料丰富,石质较好,多为灰岩,石料场众多且储量较大,供应充分,可满足路用要求。大部分分料场距路线均不远,只需沿老路运至用料地点。
(2)砂。项目区优质河砂较为缺乏,建筑砂一般采用机制人工砂、石英砂及山砂等。团结乡是昆明市主要的砂石料供应地,其石英砂质量高、产量大,可满足路用要求。
(3)工程用水及电。本段路线沿线都有河沟、水库,可就近取用。公路沿线均已通电,工程用电可就近商接,因此只考虑少部分特殊需要的自发电。
(4)其他材料。水泥主要从昆明水泥厂采购。钢村、木材均可在昆明购买。沥青由昆明王家营沥青供应站供应。
(5)运输条件。新建公路与原有公路相距都较近,各种筑路材料、机具设备、主副食品均可方便运到线路上,运输条件较好。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与效益情况
项目估算总投资275257.88万元。
渝建竣-4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记录●投资按构成分列如下:
建设工程费:108454.18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9.40%;
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12749.0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63%;
工程建设其他费:130684.41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7.48%;
工程预备费:23370.2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49%。
●投资按建设地点分列如下:
320国道(西站~眠山):68000.00万元高层商务大厦屋面悬挑支模架施工方案,占投资总额的24.70%;
昆永复线:63000.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