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钢筋工程技术总结(2021年).doc

地下室钢筋工程技术总结(2021年).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2.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785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地下室钢筋工程技术总结(2021年).doc

引弧过程:接通电源,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

电弧过程: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渣池;

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SY/T 4217.4-2019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信工程 第4部分:长输管道站场通信,将上钢筋插入渣池中,电流通过渣池产生高温,使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熔化;

挤压过程:停止供电,对钢筋施加压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挤出结合面;

收集剩余焊药,拆除卡具;

待焊头冷却后敲掉熔渣;

焊接前检查电压、电压下降5%时不宜焊接。

引弧应在形成焊缝的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定位:焊接时应先焊定位点再施焊。

运条:直线前进、横向摆动和送进焊条三个动作要协调平稳。

收弧: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注意不要在工作表面造成电弧擦伤。

多层焊:如钢筋直径较大,需要进行多层施焊时,应分层间断施焊,每焊一层后,应清渣再焊接下一层。应保证焊缝的高度和长度。

熔合:焊接过程中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结合良好,避免气孔、夹渣和烧伤缺陷,并防止产生裂缝。

平焊:平焊时,要注意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的现象,防止熔渣流到铁水前面。熔池也应控制成椭圆形,一般采用右焊法,焊条与工作表面成70°。

立焊:立焊时,铁水与熔渣易分离。要防止熔池温度过高,铁水下坠形成焊瘤,操作时焊条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焊第一道时,应压住电弧向上运条,同时作较小的横向摆动,其余各层用半圆形横向摆动加挑弧法向上焊接。

 钢筋搭接焊: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焊接时,宜采用双面焊,见图3(a)。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见图3(b)。钢筋搭接长度要求与钢筋帮条长度相同,见表2。

图3 钢筋搭接焊接头

 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7d。

搭接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搭接焊时,钢筋应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轴线上。

在现场预制构件安装条件下,节点处钢筋进行搭接焊时,如钢筋预弯确有困难,可适当预弯。

b. 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c. 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本工程中拟采用的连接套的接头形式有:标准型、正反丝型,这些连接套的形式及使用要求如下表图

普通连接套筒外形尺寸示意图

异径接头套筒外形尺寸示意图

4.2.5钢筋绑扎施工

柱钢筋的保护层加塑料垫块、在柱顶加钢筋定位箍。

柱筋在砼浇筑中极易偏位,砼凝固后很难校正,施工中应采取加固措施:

柱顶部位的钢筋交叉密集,须在钢筋绑扎前进行放样,确定交叉部位的钢筋摆放顺序,避免钢筋过密影响钢筋绑扎及下步施工。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箍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框架梁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柱钢筋绑扎: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框架柱变截面处,钢筋的加工不能用火烤,要采用机械弯曲。

按图纸要求计算每根柱的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甩筋上,然后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柱的立筋,柱插筋见下图: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梁端第一个箍筋要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箍筋应加密(不小于1.5倍梁高却不小于500mm;一级抗震设计不小于2倍梁高且不小于500mm)

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好垫块,间距不宜大于1000mm;受力筋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的短钢筋(直径≥25mm并不小于主筋直径),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楼板单元呈扇形,钢筋仍以双向平行方式排布,靠近梁边增设补充钢筋,满足起步钢筋距梁边5cm 的要求;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板面钢筋定位要准确牢固,垫块间距1m梅花形布置在面筋交叉点下,与板面筋八字扣绑扎;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钢筋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

当钢筋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等的有关规定。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

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 10 倍。

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

的有关规定。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 50010 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 15mm;

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 25mm,当设计图纸有要求时,按照图纸施工。

钢筋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有关

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

头宜相互错开。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500mm、柱

高的 1/6 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 1/3 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 1/3 跨度范围内。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 35d(d 为纵向

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 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

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

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 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超过 50%,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连接处可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放宽;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2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

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超过 50%。

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

接头时,不应超过 50%。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 s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纵向受力钢筋绑扎

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D 的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 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如下图: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板类构件不宜超过 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 50%;

2 柱类构件,不宜超过 50%;

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积百分率

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

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 50%。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0.25 倍;

2 受拉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

3 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 倍,且不应大

4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mm 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

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

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

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 50%;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 50mm。

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优先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钢筋安装应采用定位件固定钢筋的位置,并宜采用专用定位件。定位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定位件的数量、间距和固定方式应能保证钢筋的位置偏差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混凝土框架梁、柱保护层内,不宜采用金属定位件。

钢筋安装过程中,设计未允许的部位不宜焊接。如因施工操作原因需对钢筋进行焊接时,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有关规定。

采用复合箍筋时,箍筋外围应封闭。梁类构件复合箍筋内部宜选用封闭箍筋,单数肢也可采用拉筋;柱类构件复合箍筋内部可部分采用拉筋。当拉筋设置在复合箍筋内部不对称的一边时,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的相邻复合箍筋应交错布置。

钢筋安装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钢筋受模板、模具内表面的脱模剂污染。

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严格履约并对每一项工程从方案设计、施工、交付验收和服务全过程均按照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中的内容进行。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格实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永久性质量责任标牌、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等制度的通知》(桂建管[2014]96号)和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南建质安[2014]155号)要求,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争创广西区优质结构奖。自觉抵制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努力提升工程质量;切实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凡因本公司施工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我司负责返工和整改,并负责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

由项目经理管理层至施工班组长操作层分二个层次建立责任制德普生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使质量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网络。 一是建立项目管理层质量责任制,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二是操作层质量责任制,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工期、定质量、定安全(包括文明施工)、定报酬、定奖罚”的“七定”质量承包责任制。实行班组自检,下道工序互检、部位施工员复查、专职质量员核验的三级质量检验制。

专职质检员的配备,根据该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进度、质量目标情况,配备1人负责土建,1人负责安装的专职质检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谁操作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实行“质量工资制”。项目部管理人员奖金与施工质量紧密挂钩,具体措施中奖金为基数乘当月工程质量优良率(指一次成优)。作业班组实行明确的奖罚制度,执行优质优价。凡经项目部管理人员按内控指标检查认定为优良的(项目部内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相应高于国家质量验评标准),其结算单价为内控合格分项的1.5~2倍,不合格部分的返工损失及由此造成的其他损失,有责任者承担。

实行“质量动态考核制”,由项目部每旬一次,分单位每月一次,单位每季度一次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实行严格的质量动态考核,真正做到使项目部管理人员到作业工人均有质量创优和质量创优实施计划,通过严格的各级考核,并与奖金、工资及其他措施挂钩,使质量责任制得以认真落实,并鼓励各自均创出优质精品分项工程,从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创优精品目标的实现。

北京某局、信息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作为总承包商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围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在施工中应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工期和质量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工期必须服从质量,没有质量的保证也就没有工期的保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