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西宸二期盘扣式落地脚手架.doc

16 西宸二期盘扣式落地脚手架.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780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16 西宸二期盘扣式落地脚手架.doc

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某综合楼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立杆是否悬空;

垂直度、水平度及立杆的沉降是否合格;

搭设脚手架时,应有保证安全上下的爬梯或斜道,严禁攀登架体上下。

脚手架检查验收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检查评分表进行。

脚手架使用期间必须设专人经常检查,当其从安全维护架转换为装饰施工时,必须及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必须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签字批准,才能使用。

检查后不合格部位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符合规定后,方准许继续使用。

脚手架必须验收检查合格后办妥脚手架验收手续,在脚手架醒目处挂上脚手架验收合格牌后,方可投入使用。

架体内必须做到每层封闭(即进行隔离),且不能大于4步。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7.1脚手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字确认建筑物已施工完毕,确已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拆除。

5.7.2脚手架拆除前先对架子工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把脚手架上的存留材料、杂物等清理干净,并应设置警戒区,设专人负责警戒。

5.7.3脚手架拆除应按“由上而下,先横杆后立杆,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进行,具体拆除顺序:

安全网→护身栏→挡脚板→脚手板→剪刀撑→横杆→纵杆→立杆→连柱杆

5.7.4脚手架拆除自上而下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除大横杆、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5.7.5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5.7.6拆除的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第一节.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

6.1.1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且具备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6.1.2脚手架搭设及拆除前、层层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做到管理人员及架子工,人人清楚,个个明白。

6.1.3配备两名安全员负责搭设、使用及拆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第二节.各项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许使用;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措施;

当有六级以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雪后架上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

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进行;

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用安全网封闭;单、双排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连墙件、加固栏杆和栏杆;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使用完毕的脚手架架料和构件、零件要及时回收、分类整理,分类存放。堆放地点要场地平坦,排水良好,下设支垫,钢管、角钢、钢桁架和其他钢构件最好放在室内,如果放在露天,应用毡、席加盖、扣件、螺栓及其他小零件,应用木箱。钢筋笼或麻袋、草包等容器分类贮存,放在室内;

弯曲的钢管杆件要调直,损坏的构件要修复,损坏的扣件、零件要更换;

做好钢铁件的防锈和木制件的防腐处理,钢管外壁在湿度较大地区(相对湿度大于75%),应每年涂刷防锈漆一次;其他地区可两年涂刷一次。涂刷时涂层不宜过厚。经彻底除锈后,涂一度红丹即可。钢管内壁可根据地区情况,每2~4年涂刷一次,每次涂刷两遍。角钢、桁架和其他铁件可每年涂刷一次。扣件要涂油,螺栓宜镀锌防锈,使用3~5年保护层剥落后再次镀锌。没有镀锌条件的,应在每次使用后用煤油洗涤并涂机油防锈。木制件应做好防腐处理,钢制件应涂红丹及防锈涂料;

搬运长钢管、长角钢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弯曲。拆架应拆成单片装运,装卸时不得抛丢,防止损坏;

脚手架使用的扣件、螺栓、螺母、垫板、连接棒、插销等小配件极易丢失。在安装脚手架时,多余的小配件应及时收回存放,在拆卸脚手架时,散落在地面上的小配件要及时收捡起来;

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减少损耗和提高效益是脚手架管理的中心环节。比较普遍采用的管理办法有两种

由架子工班(组)管理,采用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的原则,并建立积极地奖罚制度、做到确保施工需要,用毕及时归库、及时清理和及时维修保养,减少丢失和损耗;

由材料部门集中管理,实行租赁制。施工队根据施工的需要向公司材料部门租赁脚手架材料,实行按天计费和损坏赔偿制度。

第三节.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3.1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雾雪天必须停止外架上作业。雪后上架作业之前,必须清扫架上雪,作业时要采取防滑措施。雨后、大风后作业前对架体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上人作业。设专人负责对外架进行定期维修及检查。

6.3.2雨天必须仔细检查外架底部是否积水,基础底部是否松动,是否下沉,立杆是否悬空,保证排水沟排水通畅。如发现外架基础塌陷等情况,立即上报工程部及安全监督部,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方可上架作业。

第四节.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技术措施

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卷尺对架体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支架的沉降、位移和变形。

监测点设置:观测点设置在立杆1.2m标高处,用“+”字标出对比点,固定观测标准点在坚固基础上设置,宜采用钢钉或钢筋头在砼中预埋,柱或砼墙边监测点直接在浇筑好的砼上用钢钉钉入砼中作为固定对比观测点。监测点设置间距不超过20m。

监测措施:架体搭设、使用直至完全拆除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如下: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架体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卸荷钢丝绳受力状态,有无松动现象;

架体搭设期间,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3~5天/次;架体使用期间,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10~15天/次,要求监测直至脚手架完全拆除。

架体顶端水平位移预警值25mm,垂直度变化预警值20mm或沉降预警值20mm。

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为了预防或减少潜在的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对施工生产安全造成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高大脚手架倾覆、触电、火灾、进行预防和控制,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适用于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节.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

副组长:陈德向、宋博正、韩忠祥

组 员:马龙飞、王洪兵、夏超、高鹤

应急准备总策划,应急响应总指挥,确保人员到位、设施到位、资金到位。

协助组长进行应急准备策划并组织实施,紧急情况发生时,按方案、预案各就各位进行现场指挥。

参加应急准备策划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指挥、检查、记录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尽快各就各位组织相关人员进入响应程序,正确进行现场处置。组员按其岗位职能分工。

现场抢险组:张骞、张泽强义务抢险小组15人

职 责:组织实施抢险行动,并及时报告抢险进展。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抢运现场物资,负责抢险后的现场恢复。

技术支持组:马龙飞 邵国营

职 责:根据事故特点,及时向组长提供科学的技术方案,指导应急行动的正确实施。提出抢险、抢修的技术措施。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补救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职 责:负责现场的警戒,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组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抢险人员安全,维持现场秩序。负责现场车辆的疏通,引导抢险人员及车辆进入,保持道路通畅。

医疗救护组:刘凯 董玮

职 责: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工作,在外部救援机构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协助外部救援机构将受害者送至医疗机构。

职 责:负责调集、提供抢险物资。保障人员必需的防护、救护及生活物资的供给。负责解决抢险人员的住宿。

职 责:负责消息的转达,确保与公司及外部相关机构的联系畅通。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应急小组成员。

职 责:负责做好受害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受害者住院费及怃恤金问题。

第四节.施工现场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

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项

(1)有专人保管,但不要上锁。

(2)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补充。

(3)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现场人员都知道。

2、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等设备。

由于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就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7.5.1物体打击事故

7.5.1.1预防技术措施

(1)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物体坠落险情,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2)脚手架的规定合要求使用,严禁超重。外围防护安全网全封闭设置,防止物体遗落。

7.5.1.2应急救援措施

(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工人时刻保持安全防护意识。

(2)在脚手架安装施工危险区域地面上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任何人严禁进入平台安装区域施工作业。

(3)当平台安装过程中发生物体坠落,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

(4)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5)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6)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7.5.2高空坠落事故

7.5.2.1预防技术措施

(1)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2)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3)高处作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教学楼、实验楼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doc7.5.2.2应急救援措施:

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将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将台医院治疗。

(3)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用木板等材料,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4)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将台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六节.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流程

应急救援路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