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doc⑶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碾压的总长度不宜超过100米。
⑷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胶轮压路机严禁洒水,为了防止粘轮宜采用植物油与水的混合液(1:1)涂抹;双钢轮压路机应严格控制洒水量,以沥青不粘轮为原则。
⑸ 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医院医疗服务综合楼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⑹ 应随时观察路面早期的施工裂缝,发现因过分振动或推移产生的微裂缝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 沥青混合料改性施工温度控制
1)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做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2) 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乳化沥青,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用熨平板加热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⑵ 接缝处理: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熨平板稍稍拾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和厚度不足部分。
做完的摊铺层的外露边缘应用凿岩机凿齐或用切割机切割到要求的线位,修边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均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1) 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2) 新铺筑的沥青层在开放交通初期应严格控制交通流量、车速,严禁急刹车、急转弯,做好保护、保洁工作,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土、砂石、砖等杂物,严禁在已铺的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严禁停车检修、漏油。
⑴ 掺加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应符合相关条款要求;检查数量为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2次,施工气温低于15℃时,每100m2检查不少于1次;检查方法为用温度计现场量测。
⑶ 面层压实度代表值不得低于96%(实验室标准密度)。检查数量为每结构层,每2000mm 2检查不少于1组;检查方法为钻芯取样。
⑴ 施工中应采用热接缝。缝位、缝型、碾压应符合规定。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检查方法为观察检查。
⑵ 外观质量要求:用12吨以上压路机碾压无明显轮迹,不得有粗细骨集料中、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丁等现象。表面应坚实、平整,接茬应紧密、平顺,与其它构筑物衔接应平顺,不得有积水、污染等现象。井框、井盖安装应牢固、平顺、稳定,不得有晃动现象。检查数量为安全检查。检查方法为观察检查。
3) 其他项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2 严格工艺规程,认真执行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层层技术交底工作,并做好各种原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工作。
2.3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认真组织施工,从保证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入手,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实施监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纠正、早采取的措施。
2.4 严把材料质量关,各种不合格材料不采购、不进场、不使用。
3.1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提高安全意识,及安全施工现场意外伤害应急预案,认真学习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地下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技术交底模板.doc,树立安全生产,标准操作的思想,防患于未然。
3.2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和机动车驾驶人员必须有特殊机械做作的上岗证,严禁无证操作无证上岗,严禁机械设备违章作业。
4.1成立对应的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在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章程。
4.3所有人员进入现场前,应进行环保培训,提高人员环保意识。
4.4施工便道及时洒水、避免扬尘。
4.5在选择拌和厂时,使其距离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点500米以上,并将拌和厂的位置设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以减少扬尘对周围居民、农田的影响。
4.6施工现场测量标识用的红油漆、墨汁必须妥善保管,避免喷洒在现场。
4.7在沿线指定料场取土中天会展城A区中学 教学楼框架结构冬季施工方案,严禁乱采乱挖。清理场地的废方严格按照指定的弃土场。取土坑和弃土场根据规范要求,整修成具有规则外形及平整的底(顶)部和边坡,并设置利于排水的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