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单层排架建筑施工测量方法.doc标高引测及中线投点的测设允许偏差按下列规定:标高测量允许偏差为±5mm;纵横中心线投点允许偏差,当投点高度在5m及5m以下时为±3mm,5m以上为5mm。
设备基础施工程序有两种:一种是在厂房柱子基础和厂房部分建成后才进行设备基础施工。若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将厂房外面的控制网在厂房砌筑砖墙之前,引进厂房内部,布设一个内控制网,作为设备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另一种是厂房柱基与设备基础同时施工,这时不需建立内控制网,一般是将设备基础主要中心线的端点测设在厂房矩形控制网上。当设备基础支模板或地脚螺栓时,局部的架设木线板或钢线板,以测设螺栓组中心线。
A1-A2合同段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2.设备基础控制网的设置
(1)内控制网的设置厂房内控制网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引测,其投点允许偏差应为±2~±3mm,内控制标点一般应选在施工中不易破坏的稳定柱子上,标点高度最好一致,以便于量距及通视。点的稀密程度根据厂房的大小与厂内设备分布情况而定,在满足施工定线的要求下,尽可能少布点,减少工作量。
2)大型设备基础内控制网的设置 大型连续生产设备基础中心线及地脚螺栓组中心线很多,为便于施工放线,将槽钢水平的焊在厂房钢柱上,然后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将设备基础主要中心线的端点,投测于槽钢上,以建立内控制网。
(2)线板架设 大型设备基础有时与厂房基础同时施工,不可能设置内控制网,而采用在靠近设备基础的周围架设钢线板或木线板的方法。根据厂房控制网,将设备基础的主要中心线投测于线板上,然后根据主要中心线用精密量距的方法,在线板上定出其他中心线和螺栓组中心的位置,由此拉线来安装螺栓。
(1)中小型设备基础定位 中小型设备基础定位的测设方法与厂房基础定位相同。不过在基础平面图上,如设备基础的位置是以基础中心线与柱子中心线关系来表示,这时测设数据,需将设备基础中心线与柱子中心线关系,换算成与矩形控制网上距离指标桩的关系尺寸,然后在矩形控制网的纵横对应边上测定基础中线的端点。对于采用封闭式施工的基础工程(即先厂房而后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则根据内控制网进行基础定位测量。
(2)大型设备基础定位 大型设备基础中心线较多,为了便于施测,防止产生错误,在定位以前,须根据设计原图,编绘中心线测设图。将全部中心线及地脚螺栓组中心线统一编号,并将其与柱子中心线和厂房控制网上距离指标桩的尺寸关系注明定位放线时,按照中心线测设图,在厂房控制网或内控制网对应边上测出中心线的端点,然后在距离基础开挖边线约1~1.5m处,定出中心桩,以便开挖。
4.基坑开挖与基础底层放线
当基坑采用机械挖土时,测量工作及允许偏差按下列要求进行:根据厂房控制网或场地上其他控制点测定挖土范围线,其测量允许偏差为±5cm;标高根据附近水准点测设,允许偏差为±3cm。在基坑挖土中应经常配合检查挖土标高,挖土竣工后,应实测挖土面标高,测量允许偏差为±2cm。
设备基础底层放线包括坑底抄平与垫层中线投点两项工作,测设成果系提供施工人员安装固定架、地脚螺栓及支模用。其测设方法同前。
6.设备基础中心线标板的埋设与投点
作为设备安装或砌筑依据的重要中心线,应参照下列规定埋设牢固的标板;
(1)联动设备基础的生产轴线,应埋设必要数量的中心线标板;
(2)重要设备基础的主要纵横中心线;
(3)结构复杂的工业炉基础纵横中心线,环形炉及烟囱的中心位置等。
中线投点的方法与柱基中线投点法相同,即以控制网上中线端点为后视点,采用正倒镜法,将仪器移置于中线上,而后投点;或者将仪器置于中线一端点上,照准另一端点,进行投点。
注:测设螺栓及模板标高时,应考虑预留高度。
2.基础标高及中心线的竣工测量允许偏差
1.柱子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对基础中心线及其间距,基础顶面和杯底标高进行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进行安装工作。
(2)把每根柱子按轴线位置进行编号,并检查柱子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的尺寸要求:如柱长、断面尺寸、柱底到牛腿面的尺寸、牛腿面到柱顶的尺寸等,无误后,才可进行弹线。
(3)在柱身的三面,用墨线弹出柱中心线,每个面在中心线上画出上、中、下三点水平标记。并精密测量出各标记间距离。
柱子安装的要求是保证平面与高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柱身垂直。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插入杯口后,应使柱底三面的中线与杯口中线对齐,并用木楔或钢楔作临时固定,如有偏差可用锤敲打楔子拨正。其偏差允许为±5mm。
钢柱吊装要掌握如下要求:基础面设计标高加上柱底到牛腿面的高度,应等于牛腿面的设计标高。首先,根据基础面上的标高点修整基础面,再根据基础面设计标高与柱底到牛腿面的高度算出垫板厚度。安放垫板要用水准仪配合抄平,使其符合设计标高。
钢柱在基础上就位以后,应使柱中线与基础面上的中线对齐。
在实际工作中,常把成排的柱子都竖起来,然后才进行校正。这时可把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纵横轴线一侧,偏离中线不得大于3m,安置一次仪器可校正几根柱子。但在这种情况下,柱子上的中心标点或中心墨线必须在同一平面上,否则仪器必须安置在中心线上。
吊车梁的安装测量,主要是保证吊车梁中线位置和梁的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1.吊车梁安装时的中线测量
根据厂房控制网或柱中心轴线端点,在地面上定出吊车梁中心线(亦即吊车轨道中心线)控制桩,然后用经纬仪将吊车梁中心线投测在每根柱子牛腿上,并弹以墨线,投点误差为±3mm。吊装时使吊车梁中心线与牛腿上中心线对齐。
2.吊车梁安装时的高程测量
吊车梁顶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0标高线,沿柱子侧面向上量取一段距离,在柱身上定出牛腿面的设计标高点,作为整平牛腿面及加垫板的依据。同时在柱子上端比梁顶面高5~10cm处测设一标高点,据此修平梁面。梁面整平以后,应置水准仪于吊车梁上,检测梁面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应不超过±3~±5mm。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保证轨道中心线和轨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1.在吊车梁上测设轨道中心线
(1)用平行线法测定轨道中心线吊车梁在牛腿上安放好后,第一次投在牛腿上中心线已被吊车梁所掩盖,所以在梁面上再次投测轨道中心线,以便安装吊车轨道。
(2)根据吊车梁两端投测的中线点测定轨道中心线
根据地面上柱子中心线控制点或厂房控制网点,测出吊车梁(吊车轨道)中心线点。然后根据此点用经纬仪在厂房两端的吊车梁面上各投一点,两条吊车梁共投四点。投点允许偏差为±2mm。再用钢尺丈量两端所投中线点的跨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超过±5mm,则以实量长度为准予以调整。将仪器安置于吊车梁一端中线点上,照准另一端点,在梁面上进行中线投点加密,每隔18~24m加密一点。如梁面狭窄,不能安置三脚架,应采用特殊仪器架安置仪器。
轨道中心线最好于屋面安装后测设,否则当屋面安装完毕后应重新检查中心线。在测设吊车梁中心线时,应将其方向引测在墙上或屋架上。
2.吊车轨道安装时的标高测量
吊车轨道中线点在梁面上测定以后,应根据中线点弹出墨线,以便安放轨道垫板。在安装轨道垫板时,应根据柱子上端测设的标高点,测出垫板标高,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以便安装轨道。梁面垫板标高的测量允许偏差为±2mm。
(1)轨道中心线的检查 置经纬仪于吊车梁上,照准预先在墙上或屋架上引测的中心线两端点,用正倒镜法将仪器中心移至轨道中心线上,而后每隔18m投测一点,检查轨道的中心是否在一直线上,允许偏差为±2mm,否则,应重新调整轨道。
(2)跨距检查 在两条轨道对称点上,用钢尺精密丈量其跨距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相差不得超过3~5mm,否则,应予调整。
轨道安装中心线经调整后,必须保证轨道安装中心线与吊车梁实际中心线的偏差小于±10mm。
(3)轨顶标高检查吊车轨道安装好后,必须根据在柱子上端测设的标高点(水准点)检查轨顶标高。在两轨接头处各测一点,中间每隔6m测一点,允许误差为±2mm。
管道工程:包括给水(又称上水)、排水(又称下水)、沟管,热力、煤气、电力、通讯、电缆等工程。
1,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弄清管线布置及工艺设计和施工安装要求。
2.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走向,以及管线沿途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
3.根据管道平面图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作好施测数据的计算整理,并绘制施测草图。
4.根据管道在生产上的不同要求、工程性质、所在位置和管道种类等因素,以确定施测精度。如厂区内部管道比外部要求精度高;无压力的管道比有压力管道要求精度高。
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主点。其位置已在规划设计时确定,管线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木桩标定。
1.根据地面上已有建筑物进行管线定位
在城建区管线走向一般都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这时管线是在现场直接选定或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设计时,往往不给出坐标值,而是根据地物的关系来确定主点的位置,于此按照设计提供的关系数据,即可进行管线定位。
2.根据控制点进行管线定位
3.管线施工时的高程控制测量
为了便于管线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管线纵横断面测量,应沿管线敷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一般都选在旧建筑墙角、台阶和基岩等处。如无适当的地物,应提前埋设临时标桩作为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应根据III等水准点敷设,其精度不得低于IV等水准。临时水准点间距:自流管道和架空管道以200m为宜,其他管线以300m为宜。
按照不同精度要求,可用钢尺或皮尺量距离,钢尺量距时用经纬仪定线。起点桩编号为0+000,如每隔50m钉一中心桩,则以后各桩依次编号为0+050,0+100……,如遇地形变化的地方应设加桩,如编号为0+270。如终点桩为0+330,表示此桩离开起点330m。桩号用红漆写在木桩侧面。
根据管线附近敷设的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中线上各里程桩和加桩处的地面高程。然而根据测得的高程和相应的里程桩号绘制纵断面图。纵断面图表示出管道中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情况。
管道纵断面水准测量的闭合允许值为mm(L以百米为单位)。
横断面测量就是测出各桩号处垂直于中线两侧一定距离内地面变坡点的距离和高程。然后绘制成横断面图。在管径较小,地形变化不大,埋深较浅时一般不做横断面测量,只依据纵断面估算土方。
1.地下管道开挖中心线及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根据管线的起止点和各转折点,测设管线沟的挖土中心线,一般每20m测设一点。中心线的投点允许偏差为±10mm。量距的往返相对闭合差不得大于1/2000。管道中线定出以后,就可以根据中线位置和槽口开挖宽度,在地面上洒灰线标明开挖边界。在测设中线时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构筑物的位置。
控制桩可采用大木桩,钉好后必须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2.确定开挖边线,钉立边桩
式中 b——槽底宽度;
为了控制管槽开挖深度,应根据附近水准点测出各坡度板顶的高程。管底设计高程,可在横断面设计图上查得。坡度板顶与管底设计高程之差称为下返数。由于下返数往往非整数,而且各坡度板的下返数都不同,施工检查时很不方便。为了使一段管道内的各坡度板具有相同的下返数(预先确定的下返数),为此,可按下式计算每一坡度板顶向上或向下量取调整数。
调整数=预先确定下返数-(板顶高程-管底设计高程)
根据调整数,在高程板上定出点位,钉上小钉,称为坡度钉,两相邻的坡度钉连线,即为管底坡底线的平行线。
4.地下管线施工测量允许偏差
管线的地槽标高,可根据施工程序,分别测设挖土标高和垫层面标高,其测量允许偏差为±10mm。
地槽竣工后,应根据管线控制点投测管线的安装中心线或模板中心线,其投点允许偏差为±5mm。
管线定位井经检查后,可根据起止点和转折点,测设管架基础中心桩,其直线投点的允许偏差为±5mm,基础间距丈量的允许偏差为1/2000。
管架基础中心桩测定后,一般采用十字线法或平行基线法进行控制,即在中心桩位置沿中线和中线垂直方向打四个定位桩,或在基础中心桩一侧测设一条与中线相平行的轴线。管架基础控制桩应根据中心桩测定,其测定允许偏差为±3mm。
架空管道系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支架、钢支架上。安装管道支架时,应配合施工,进行柱子垂直校正和标高测量工作,其方法、精度要求均与厂房柱子安装测量相同。管道安装前,应在支架上测设中心线和标高。中心线投点和标高测量允许偏差均为±3mm。
测绘竣工图DB65/T 3932-2016 GNSS/MET站点建设和观测规范.pdf,为今后管理和维修使用。
地下管线必须在回填土前,测量出起止点、转折点、窨井的坐标和管顶标高,并根据测量资料编绘竣工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地上管线的起止点和转折点,如按设计坐标施工时,则按设计数据提交,否则应现场实测。架空管道应测管底标高。
按照一定的技术条件,将机械设备安放和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洗、调整、试运转,使之具备投产或使用条件的施工过程,称为机械设备的安装。安装测量是设备安装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它的目的是调整设备的中心线、水平和标高,使三者的安装误差达到公差范围之内。
设备安装前应确定纵向和横向基准线(中心线)和基准点(标高点)作为设备定位的依据。
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应按下列程序进行确定:
2.根据已校正的中心线与标高点JGJT143-2017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pdf,测出基准线的端点和基准点的标高。
3.根据所测的或前一施工单位移交的基准线和基准点,检查基础或结构相关位置、标高和距离等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对基础实际轴线(如无基础时则与厂房墙或柱的实际轴线或边缘线)的距离偏差不得超过±20mm。如核对后需调整基准线或基准点时,应根据有关部门的正式决定调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