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施组正式.docx(6)及时传递、保管和提供检验、试验报告。
(7)认真做好各种试验报告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8)负责现场计量器具台账的建立及送检工作,做好各种报表。
(1)参与编制测量方案。
(2)负责工程施工的测量放线、标高的投测外墙铝板幕墙施工工艺,并按规定做好标识、标志,做好日常的沉降和垂直度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
(3)负责保管好测量仪器,不准他人随便使用测量仪器。
(1)负责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定额消耗、库存盘点等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材料管理制度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确保材料管理工作按质量体系要求规范运作。
(2)根据项目提出的材料(含周材)需用计划、钢、木构件加工计划验收材料,无计划、防护用品无审批不得验收入库。
(3)积极配合做好材料供应工作,特别是目前环保要求很高,对于砖、砂、石等常用材料做到合理储备,保证工程用料,减少二次倒运和库存积压。
(4)负责验收制度的落实。材料供应到项目,由2名或2名以上人员参加验收(按材料的类别、规格进行过磅、点数、量方)。在收料单中注明所收材料的规格、长度、根数、块数、重量及所有参加验收人员的签名。及时通知试验员对有关材料进行取样送检,要求供应商随货提供有关质量、技术资料,无质量证明,材质不合格不得验收入库。
(1)严格按档案馆、建设局及质监站等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及时收集、整理、保管好工程技术资料。
(2)负责按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及时、真实填写各项施工记录;统计、评定各项检验、试验成果,真实反映工程的质量情况,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报告实施情况,以利指导施工。
(3)在基础、主体、竣工验收、评优的各个阶段,负责提供整理汇总完整的技术资料,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1)根据本工程场地情况、福建省、莆田市文明工地要求做到安全、美观、简洁、经济。
(2)各种生产设施布置方便施工生产的进行,既要保证材料运输通畅,又要确保社会交通顺畅;材料中转堆放既方便生产正常进行,同时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施工且能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3)现场布置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重点防治施工噪声、扬尘、渣土、泥浆与光污染。
(4)施工总平面布置在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施工阶段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不同阶段施工的需要。
本节中以主体和装修阶段计算施工用水量,主要考虑部份机械用水、砌筑用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和消防用水。
(1)工程用水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q1 =1.05×10485650×1.4/(300×2×8×3600)=0.89L/S。
(2)机械用水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q2 =1.05×4120×2/(8×3600)=0.3L/S。
(3)工地生活用水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q3=300×30×1.3/(2×8×3600)=0.2031L/S。
(4)现场管理人员生活区用水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q4=500×80×2/(24×3600)=0.9259L/S。
(5)消防用水量计算:
根据消防范围确定消防用水量 q5 =5L/S。
(6)施工工地总用水量计算:
在此计算中得:Q =q5+(q1+q2+q3+q4)/2 5+(0.89+0.3+0.2+0.93)/2=6.16L/S;
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
Q =6.16+0.62=6.78L/S;
布置的临水管网内径为100mm,满足使用要求。
2.2. 水管线路布设
临时用水分两路设置,一路施工用水引至各施工楼层,另一路消防用水沿道路布置并接入施工楼层。
2.3. 施工用水管理及维护
施工用水由业主提供接驳口,项目部下属工程管理部统一集中管理, 施工过程中将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及技术措施,确保工地正常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要。
为确保土方阶段和结构施工期间工地排水通畅、施工顺利,项目部将对整个工地的雨水、施工用水、现场生活用水的排放进行总体布置、规划,各专业分包必须严格服从布置、规划,确保排水通畅。
(1)工地污水与雨水、施工外溢水采取分路排放的原则并严格执行二级沉淀三级排放要求。
(2)基坑土方开挖阶段:在开挖线外结合现场临时坑边防护基础修筑临时排水沟槽。
(5)大门入口处道路上设下沉式洗车池,洗车池的一端连接至沉淀池,通过沉淀池排入市政管网。
六、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施工总进度计划详附表。
为了保证工期节点计划的实现,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措施。
2.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进度,成立以总包项目经理部和各业主指定专业分包商及各劳务作业层组成的工期组织机构。如下表所示:、
2.2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1)编制总进度计划将进行多方案比较并选一个优秀、合理的方案,应体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工作面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合理缩短建设工期。
(2)在编制总进度计划时使其系统化,所编制的各种计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统一,使其形成计划系统。
(3)项目部将对进度实施动态控制,计划编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
2.3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我单位将充分发挥企业在大型项目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顺利实现既定的工期目标。做好详尽的技术准备工作,确保技术先行。2.4确保工期的经济措施
本工程的经济保障措施如下表。
(1)资金管理保障措施一览
2.5确保工期的资源保障措施
资源的投入包括劳动力、施工机械及设备器具、周转材料、资金等,如何保障资源投入是确保工期的关键所在。
(1)劳动力投入的保障措施
(2)施工机械、器具投入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机具投入到位,我们拟采取如下表所示的保障措施。
(3)材料、设备供应的保障措施
本工程的材料分为周转材料和非周转材料两类,其供应保障措施见下表:
七、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技术
本节中仅对土建部分各分部分项施工方法进行阐述。如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等。
本工程为一幢6层教学楼,布局方正,为保证精度要求,本项目配置GPS定位仪一台,用于土方阶段定位;经纬仪一台,用于轴线控制网建立和传递;精密水准仪一台,用于高程测量和传递;激光投线仪一台,用于轴线向上传递。其它塔尺、不同长度的卷尺和钢尺按需求配制。
1.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基础施工时控制网采用外部控制,即在基坑周边布设控制网(包括平面坐标和高程),用GPS将轴线坐标控制点引测至场内。
(2)完成基础施工后,再次校核控制网,在主楼部位形成轴线内控网,上部结构施工时通过激光投线仪向上引测。
(1)±0.00m以下的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首先用精密水准仪把高程点引至塔吊标准节上后再引测到施工作业面,塔吊未安装时可采用临时标高桩引测。
(2)±0.000以上的标高控制:在四周边缘的混凝土柱或墙体上用精密水准仪测设+1.00m基准标高点,上部结构的施工标高由不同单体的引进基准点用精密水准仪配合50m钢尺垂直引测到施工作业面,由引进基准点向上引测时要整尺段向上测量,避免累积误差。
1.3.测量技术复核及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将测量放线与复核工作分开,独立操作,轴线标高确认无误后由土建项目工程师复核,再提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做好验收手续。具体工作如下:
(1)验线工作应积极主动,真正做到防患与未然。
(2)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通知和原始测点位置(如控制点、水准点)及已知数据(如坐标、标高)为原始资料。
(3)验线使用的仪器和钢尺,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验线精度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① 原始桩位与定位条件;
③ 原始水准点、引测标高和±0.000标高线;
④ 放线中精度最薄弱的部位。
按设计要求,土方开挖至槽底上方300mm处,改为人工清土。
确定人工清土顺序→排水沟清理并砌砖→独立基础承台土方开挖→大面积清土→验槽
(1)清出土方用塔吊吊离基坑后由土方单位外运。
(2)清土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3)基坑四角和后浇带端部设临时集水井,用200厚水泥砖砌筑,内净1m×1m,深1500,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用水泵抽至坑外排水沟。
(4)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经常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5)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6)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并汇报。
(7)开挖时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8)清土过程中未发现图纸标注的桩时,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由技术负责人根据土质情况决定下一步措施。
土方开挖至独立基础标高向上300处→人工开挖下独立基础→砖胎膜砌筑→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浇筑砼→基础梁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回填
基础土方开挖→粗放线→整平、清理→砖胎模垫层施工→放线→砖胎模施工
1)材料准备:200宽实心水泥砖、M7.5水泥砂浆;
脚手板、木模板及其它铺设简易道路材料,便于砂浆和砖运输。
2) 机械准备:手推车、吊料斗、塔吊。
3) 人员准备:熟练砌砖操作人员,辅助人员。
首先在基础土方开挖好后,进行粗放线,大致独立基础位置,并进行清理、整平,然后浇砖胎模垫层,厚度100㎜,每边比结构(砖胎模内侧)宽出220㎜。
1)在砌筑前必须把垫层面清理打扫干净。
2)在施工员的配合下,在垫层面上弹出所砌墙体的厚度线及位置线。
3)在两端的皮数杆上弹好标高线。
4)控制好砂浆材料的计量,砂浆随用随叫。砂浆强度试块应在随机取样、制作。
5)砌筑时要求拉直线,转角处或接口处留出接槎口,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砖块,内外、纵横墙同时交错砌筑,墙体的临时间断处砌筑成斜槎,(比如要留材料运输通道或堆放砖块)。
抹灰前先将墙体浇水湿润。
抹灰厚度为2cm,抹灰层应压过转胎膜顶面,所有阴阳角均应粉成圆角,以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要求。
钢筋加工包括调直与除锈、断料、弯曲。
钢筋加工前由翻样员做出配料单,经技术质量部和预算员审核后下料加工。
钢筋加工流水作业系统图:
3.2.2基础钢筋绑扎
钢筋主要采用绑扎连接,搭接长度按照规范要求设置。
a、钢筋绑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能进行:
在下层钢筋绑扎范围内的桩顶处理需符合设计要求并清理干净。
轴线、墙截面尺寸经复核后符合设计要求。
加工进场的材料均须达到设计规定和国家标准,并具备相关材料证明文件。
b、下排钢筋保护垫块养护到100%强度。
c、绑扎底层钢筋时,在垫层面弹出绑扎控制线,以保证间距尺寸,其偏差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钢筋绑扎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d、 柱插筋前,在垫层上弹出插筋位置线,插筋后在墙柱插筋边线位置用φ12通长钢筋分别与钢筋点焊,同时在独立柱面层钢筋上将墙水平筋点焊固定于面筋上,插筋顶端临时绑扎1~2道水平控制筋,以保证墙位置的正确性。
e、所有柱钢筋应在浇捣独立基础混凝土前,按设计图纸绑扎完毕,并在适当部位加以电焊固定,防止混凝土振动时钢筋移位,再次复核其位置后方可浇筑。
f、主筋连接按设计要求进行,并按规范错开搭接位置。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1) 浇筑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通过气象部门了解天气情况,避开雨天浇筑。
复核独立基础上墙柱插筋保证其位置准确。钢筋要分层分段验收。
根据工程特点提前与混凝土生产厂家共同确定施工配合比。具体将根据气温、砂、石、现场情况等进行调整,最终确定的配合比单报公司、监理和业主审核。
将钢筋原材料检验报告、焊接报告、钢筋接头复试报告等提供给监理,进行钢筋等隐蔽验收。检查止水带的固定部位、预留洞、预埋件、防雷接地的数量和位置、钢筋保护层垫块、测温用的镀锌管,复核模板位置、竖向钢筋插筋位置及固定等。
提前确定汽车泵位置、现场临时停车位置,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采用汽车泵停放在周边道路,直接向基坑内布料。
a、本工程采用“斜面分层,一个坡度,自然流淌,一次到位”的浇筑原则进行浇筑。按后浇带分区,每一分区的混凝土一次浇筑。总体施工内容可概括为:
浇筑时应先深后浅、均匀后退平顶山电厂技改工程排水泵房施工方案,浇筑线尽量平齐,各小组间互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