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京唐铁路箱梁架设施工技术总结.docx最小转弯半径:R60m 空载高度:3662mm
重载高度:3552mm 充气压力:8bar
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接地比压:0.6MPa 轴间距:1900mm
轮距:5000/1130 mm 轮胎:26.5R25
整机功率:2×447 kW 外形尺寸:36295×6844×3662
由于YL900型轮胎式运梁车和JQ900A架桥机主要针对标准简支箱梁(跨度19.5m、23.5m、31.5m)设计制造,可将运架设备返厂通过局部改造加强满足运架的要求,提高运架设备的实用性,提升设备性能。
2.2.3.1 改造方案
无砟简支箱梁吊点横向距离3660mm,有砟简支箱梁吊点横向距离3800mm,两者相差140mm,既有吊架上重新开孔,能满组吊点的使用要求,但不能在吊架内部焊接加筋钢板,吊具强度、刚度不能满足箱梁吊装要求。因此,只能根据有砟和无砟梁吊点位置关系,新制吊架,同时将以往吊架的圆孔设计为条形孔。只需移动吊杆,便可完成有砟无砟吊距的转换。
2.3简支箱梁主要施工技术及工艺方案
2.3.1 架桥机组装
JQ900A型架桥机由机臂、起重小车、一号柱、二号柱、三号柱、驮运支架、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及动力发电机组等组成。架桥机的每根机臂分别由10.7、9.3、10、12、12、12m六节段组装而成。两根机臂的中心距为9m。其组装流程见下图:
(1)用2500×200×200mm的油枕搭设枕木垛,枕木垛的搭设方式为由下而上为五、四、三、二,每个垛子共14根油枕。搭设两排垛子,两排垛子的中心间距为9m,每排纵向12个垛子,每节段下设两个垛。分别在距机臂前端18.3m和50.79m位置布置架桥机吊架(如果吊架高度大于0.8m,则可向地面以下挖坑或铺设混凝土地面时根据吊架尺寸预留位置)以备后用。
(2)根据架梁方向,先组装左机臂。将10.7m机臂节段吊装于1、2#枕木垛上,安装连接腹板及上下盖板,穿上螺栓,戴上螺母即可,让连接板之间间隙尽量大,以方便下一节段机臂的对接。
(3)吊装9.3m机臂节段与10.7m机臂节段对接,注意对位过程应平稳缓慢,避免引起冲击,对接之后,用圆冲销将两机臂节段精确对位,安装螺栓,并进行螺栓初拧,拧紧扭矩为额定扭矩的30%左右,拆除吊具,用杉杆支撑牢固。后面10、12、12、12m机臂节段的组装与上述方法相同,但应注意底面带斜度的机臂节段在取吊具前,应在枕木垛上加垫楔木垫或三角木垫,同时由于最后一节机臂的断面高度尺寸变小,注意加垫木板或木枕进行调节。
(4)对整条机臂进行纵向和横向测量、调整,并对所有的连接螺栓进行第二次拧紧,拧紧扭矩达到螺栓额定扭矩的80%。再次对机臂进行测量和调整,并对进行连接螺栓终拧至额定扭矩。
(5)采用上述方法组装右机臂。
(6)测量两条机臂的横向中心距(9m)和对角线尺寸并进行调整,安装后端横梁和前端横梁,使机臂组件形成矩形,然后拧紧后端横梁连接螺栓,前端横梁插销。
(7)用4台130t吊车将机臂框架吊起,高度超过驮架1m左右,运梁车载驮架进入机臂框架下方,调整机臂位置使其落至驮架上。
(8)将1号柱托挂轮机构、折叠柱、伸缩柱、油缸等组件组装成1号柱上、下柱体两部分,用70t吊车将上柱体安装至主梁耳梁上,再将下柱体与上柱体折叠连接,并将一号柱收卷成L型,在整个吊装过程中应拉好浪风绳,并加强观察,对位应平稳、缓慢。安装1号柱液压泵站。
(9)安装3号柱的升降柱和升降油缸,用链条葫芦和钢丝绳将升降柱进行固定,以免吊装时油缸升缩,并在升降柱横梁上绑脚手板,方便升降柱与机臂对位连接后穿带螺栓。吊装3号柱升降柱与机臂对位连接,并按规定扭矩拧紧螺栓。
(10)将3号柱走行机构与升降柱连接,拧紧螺栓,安装3号柱上龙门及泵站。
(11)2#柱柱体与机臂对位进行对位安装,柱体下端用枕木垛操垫,或用自行加工的支架支撑,一是为了使左右受力平衡,二是为了安装二号柱上龙门便于调整龙门中心距。
(12)连接1、3号柱液压管路,接通电源,启动液压泵站,试验各泵站的性能及油缸动作。
(13)安装起重小车走行链条,吊装起重小车,给链条和链轮加注润滑脂。
(14)安装电气系统、照明设施、栏杆、扶梯和走行平台。
(15)安装起重小车走行链条,吊装起重小车,给链条和链轮加注润滑脂。
(16)安装电气系统、照明设施、栏杆、扶梯和走行平台。
(17)对架桥机各系统进行调试。
(18)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至待架梁位置,将1号柱支撑在0号台垫石上,安装好刚性拉杆,支撑3号柱,降运梁车驮架与架桥机机臂分离,缓慢退出运梁车,起重小车吊二号柱下横梁与柱体连接,架桥机达到过孔状态。
(19)对各系统进行调试,并进行重载试验
2.3.2 JQ900A架桥机简支箱梁架设工艺
采用JQ900A型架桥机进行京唐项目标准跨和非标箱梁架设。JQ900A型架桥机架梁作业为跨一孔简支式架梁,由YL900型运梁车运梁至架桥机尾部喂梁,起重小车吊梁拖拉取梁,空中微调箱梁位置就位,架桥机采用电机驱动轮胎走行步履纵移过孔作业方式。可以架设32m、24m、20m及京唐非标双线整孔箱梁,适应架设最小曲线半径R2000m,适应架设最大纵坡20‰,额定起重量900t。
JQ900A架桥机架梁工艺流程见下图:
落梁用4个千斤顶,型号为YC400,当箱梁纵移到位后落梁至千斤顶上,4个千斤顶同时供油至计算值,达到4个支点受力均衡、标高一致。
2.3.3 架桥机纵移过孔作业程序
架桥机纵移作业(一号柱纵移前行根据非标梁尺寸正确穿插架梁孔位)。
2.3.4 箱梁架设作业程序
3 一跨京哈既有线架梁施工(二局首次连续十五天一级封闭施工)
图3.1.1一跨京哈架梁天窗点施工中
梁体跨度23.5m,全长24.6m,梁高2.686m,最大梁重522t,支座中心距4.4m,防护墙内侧净宽9.0m。
配置资源:搬运机1台,双线运梁车2台,双线架桥机1台,架桥机组36人。
3.1.3一跨京哈工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两处跨京哈架梁均为斜交,架梁数量多,箱梁架设施工时间较长,加之京哈铁路为繁忙干线,行车密度大,封锁施工周期长,组织难度大。
应对措施:充分做好现场施工调查,摸清运架工程同既有线设备关系,理顺箱梁和T梁架设先后顺序,优化架梁施工组织将晚上运梁调整为每天白天运梁及时将待架梁运至指定地点,一跨京哈开始架设之前同六局共同协调保持运梁通道畅通无阻,在燕郊车站k38里程处设置两台运梁车交汇错车以保证梁能准时到达,为后期(两架一跨)及每天架设6片箱梁提供坚实通道保障。
一跨京哈曲线半径为3500m,做好架梁施工组织方案及相关工艺措施,确保封锁点架梁施工及既有线设备安全。
两架一跨与两跨一架施工时间紧迫、组织难度大,技术、质量面临巨大挑战。
应对措施一:严格架梁各工序技术把控要求。
应对措施二:严格对位与架梁时间把控:
应对措施三:严格架梁质量把控:
项目施工质量目标:明确质量总目标,以工程承包合同为基本依据,逐级分解形成架梁工程各级质量目标,从时间上实施架梁全过程的控制,从空间上实现架梁全方位和全员的质量目标管理。
思想保证体系:加强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使全体人员树立安全质量第一的观点,增强质量意识。
组织保障体系;工程施工质量是各项管理工作成果的综合反映,在一跨京哈架梁中京唐项目部明确各级质量管理组织,由项目经理牵头质检部长、关键技术岗位人员、操作工人分工负责,明确各参与施工人员在提高工程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
工作保证体系:一跨京哈施工准备阶段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制定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点;施工阶段建立质量检查制度,箱梁出厂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加强工序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成品保护,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和必要的处置。
3.1.4 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各工序时间优化,如2号柱枕木拆除提前完成、搅拌砂浆采用4台搅拌机同时施工,在以往是没有实行过的一种优化节约时间的大胆想法。为我们节约了近一半的搅拌砂浆时间,为两架一跨和两跨一架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落梁控制以往常用落梁标高一个点来控制梁体标高与砂浆厚度,如遇垫石不平整则会加大误差,现采用激光水准仪与落梁标高相结合方法克服了梁体左右相对高差难以快速找平的缺点。
组织系统精简优化,由专一技术员把控架梁技术与相关架梁质量,加快节约架梁施工工序时间,质量把控有统一标准,
施工技术准备充足超前策划,在箱梁出场阶段完成所架梁的所有技术参数复核和配件清点且无一错漏为一跨架梁节约大量宝贵时间。
85#墩垫石个别较矮高度只有260mm而YC400型油顶高度450mm无法安装,导致架梁无法按规范完成,采用新扁顶加钢垫箱技术使该问题迎刃而解。
4 小曲线半径R2000m架梁
(3)支撑好二号柱枕木,收缩一号柱,一号柱过孔到位后,与桥墩纵向中心线重合,准备架梁。
(4)两起重小车前行至二号柱前方,收起三号柱,横移二号柱调整三号柱位置。
(5)三号柱转换成宽式支撑,两起重小车后退至取梁位,准备架梁。
(6)运梁车准备喂梁,并与架桥机方向平行。此时运梁车后横梁处与挡砟墙最小距离约115mm,运梁车前端与三号柱最小距离约109mm。
(7)运梁车喂梁到位,并与架桥机中心重合。运梁车与三号柱曲线外侧轮组间隙约134mm;运梁车与三号柱曲线内侧轮组最小间隙约309mm。前小车取梁;后小车取梁。
(8)同步驮梁到位后,起重小车向曲线内侧横移,后起重小车向曲线外侧横移,准确对位落梁,完成一孔箱梁架设。
5 箱梁架设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5.1.1 箱梁架设的质量标准
(1)箱梁就位允许偏差
(2)支座砂浆验收标准
a.自平流砂浆材料的流动度、泌水率、膨胀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b.干硬性砂浆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和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通过试配、试验确定。
c.支座砂浆施工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气温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砂浆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且不应大于30℃。施工时每工作班至少采用温度计测试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
d.桥梁支座砂浆施工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养护时间不低于3d。
e.桥梁支座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等级评定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龄期为28天,并应在砂浆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应为每工作班取样不少于1次,每次取样不少于1组试件。
f.桥梁支座砂浆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应有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5.1.2 箱梁架设质量要求
(1)预制梁落下后应采用测力千斤顶作为临时支点,应保证每支点反力与四个支点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5%。
(2)梁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吊点及支点距梁端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吊点设在梁端腹板内侧,吊点处支垫钢板面积不小于460×380mm,厚度不小于40mm;
②存梁支点应设置在梁腹板下,距梁端距离≤1.5m;
③运输支点应设置在梁腹板下,距梁端距离≤3m。
(3)在存梁、吊梁、运梁过程中,应保证各吊点或支点受力均匀,各种工况下,梁体四支点应位于同一平面,误差不应大于2mm,同时架桥机拖拉架梁时前后支点高差不应大于100mm。
(4)架桥机两台天车相互配合,满足梁体同步吊运、横向微动调整,吊装梁体采用四点起吊、三点平衡,梁体受力状态好。
5.1.3 运架梁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5.1.3.1 运梁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根据当班任务安排,指挥、操作及监护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到位齐全。
(2)当班指挥检查机组人员身体和精神状态是否良好,个人防护用品及通讯工具是否装备到位。
(3)检查气象条件及作业场地,严禁在六级及以上大风、暴雨、大雾等情况下作业。
(4)当班司机必须在作业前半小时对设备进行班前检查,并逐项填写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现场指挥或主管工程师报告,未经班前检查禁止作业。
(5)工作时应集中精力,密切注意显示屏及指示灯的状态,听从指挥和监护人员命令,严禁在无指挥或信号不明的情况下操作设备。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时澎湖山庄12#住宅楼水电暖施工组织设计,操作司机禁止离开司机室。
(6)启动发动机时,以怠速运行3~5分钟。预热完成后,检查显示屏及控制台各信号均显示正常方可投入工作。冬季使用应适当延长预热时间,确保液压油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方可投入作业。
(7)执行操作前,必须按鸣笛3~5秒钟,提醒作业区域人员注意安全。操作司机有权拒绝危及人员、设备安全等违章指挥命令。
(8)运梁车装梁对位过程中,箱梁底部必须距运梁车支座橡胶垫块上方至少200mm,精确对位停车后,运梁车后部轮胎须放置防溜移木楔后才允许装梁。
(9)运梁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上海不夜城二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禁止在运输的箱梁下穿行、停留。
(10)运梁车的换向操作,必须待车辆完全停稳后方可进行。
(11)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各转动部分加注润滑油脂,或进行修理和调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