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施工员测量放线步骤详解,word版资料下载.doc

新手施工员测量放线步骤详解,word版资料下载.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66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新手施工员测量放线步骤详解,word版资料下载.doc

对于高程传递精度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通常用钢尺直接丈量来传递高程。对于二层以上的各层,每砌高一层,就从楼梯间用钢尺从下层的“+0.500m”标高线,向上量出层高,测出上一层的“+0.500m”标高线。这样用钢尺逐层向上引测。

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用水准仪读数,从下向上传递高程。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就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不超限。

轴线向上投测时,要求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超过5mm,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2H/10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

30m<H≤60m时土地整理及渠系改造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mm;

60m<H≤90m时,15mm;

90m<H时,20mm。

高层建筑物轴线的竖向投测,主要有外控法和内控法两种,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外控法是在建筑物外部,利用经纬仪,根据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来进行轴线的竖向投测,亦称作“经纬仪引桩投测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在建筑物底部投测中心轴线位置

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完工后,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A1、A1′、B1和B1′上,把建筑物主轴线精确地投测到建筑物的底部,并设立标志,如图1中的a1、a1′、b1和b1′,以供下一步施工与向上投测之用。

随着建筑物不断升高,要逐层将轴线向上传递,如图1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中心轴线控制桩A1、A1′、B1和B1′上,严格整平仪器,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底部已标出的轴线a1、a1′、b1和b1′点,用盘左和盘右分别向上投测到每层楼板上,并取其中点作为该层中心轴线的投影点,如图1中的a2、a2′、b2和b2′。

当楼房逐渐增高,而轴线控制桩距建筑物又较近时,望远镜的仰角较大,操作不便,投测精度也会降低。为此,要将原中心轴线控制桩引测到更远的安全地方,或者附近大楼的屋面。

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经投测上去的较高层(如第十层)楼面轴线a10a10′上,如图2所示,瞄准地面上原有的轴线控制桩A1和A1′点,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将轴线延长到远处A2和A2′点,并用标志固定其位置,A2、A2′即为新投测的A1A1′轴控制桩。

更高各层的中心轴线,可将经纬仪安置在新的引桩上,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投测。

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0平面设置轴线控制点,并预埋标志,以后在各层楼板位置上相应预留200mm×200mm的传递孔,在轴线控制点上直接采用吊线坠法或激光铅垂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如图4所示。

1.内控法轴线控制点的设置

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500~800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标志。如图3所示。

吊线坠法是利用钢丝悬挂重锤球的方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度在50~100m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锤球的重量约为10~20kg,钢丝的直径约为0.5~0.8mm。投测方法如下:

如图4所示,在预留孔上面安置十字架,挂上锤球,对准首层预埋标志。当锤球线静止时,固定十字架,并在预留孔四周作出标记,作为以后恢复轴线及放样的依据。此时,十字架中心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

用吊线坠法实测时,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如用铅直的塑料管套着坠线或将锤球沉浸于水(或油)中,以减少摆动。

(1)激光铅垂仪简介激光铅垂仪是一种专用的铅直定位仪器。适用于高层建筑物、烟囱及高塔架的铅直定位测量。

激光铅垂仪的基本构造如图5所示,主要由氦氖激光管、精密竖轴、发射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激光电源及接收屏等部分组成。

激光器通过两组固定螺钉固定在套筒内。激光铅垂仪的竖轴是空心筒轴,两端有螺扣,上、下两端分别与发射望远镜和氦氖激光器套筒相连接,二者位置可对调,构成向上或向下发射激光束的铅垂仪。仪器上设置有两个互成90˚的管水准器,仪器配有专用激光电源。

(2)激光铅垂仪投测轴线下图为激光铅垂仪进行轴线投测的示意图,其投测方法如下:

1)在首层轴线控制点上安置激光铅垂仪,利用激光器底端(全反射棱镜端)所发射的激光束进行对中,通过调节基座整平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严格居中。

2)在上层施工楼面预留孔处,放置接受靶。

3)接通激光电源,启辉激光器发射铅直激光束,通过发射望远镜调焦,使激光束会聚成红色耀目光斑,投射到接受靶上。

4)移动接受靶,使靶心与红色光斑重合,固定接受靶,并在预留孔四周作出标记,此时,靶心位置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

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这种观测称为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倾斜观测、建筑物裂缝观测和位移观测等。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因此水准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要有足够的稳定性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冰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0.5m。

(2)要具备检核条件为了保证水准基点高程的正确性,水准基点最少应布设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3)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相距太远会影响观测精度,一般应在100m范围内。

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的部位,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大型设备基础,柱子基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

(2)沉降观测点的数量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20m。

(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如图1所示。

(1)观测周期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的性质、施工进度、地基地质情况及基础荷载的变化情况而定。

1)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第一次观测。

2)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3)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4)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2)观测方法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3)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DS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mm(n测站数)。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DS1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mm(n为测站数)。

(4)工作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注:水准点的高程BM.1:49.538mm;

BM.2:50.123mm;

BM.3:49.776mm。

4.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整理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表1)。

(2)计算沉降量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表1)。

(3)绘制沉降曲线如图2所示,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用测量仪器来测定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结构倾斜变化的工作,称为倾斜观测。

1.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即

式中i——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

∆D——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m);

H——建筑物的高度(m);

由公式可知,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ΔD。偏移值ΔD的测定一般采用经纬仪投影法。具体观测方法如下:

(1)如图3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固定测站上,该测站到建筑物的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1.5倍以上。瞄准建筑物X墙面上部的观测点M,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定出下部的观测点N。用同样的方法,在与X墙面垂直的Y墙面上定出上观测点P和下观测点Q。M、N和P、Q即为所设观测标志。

(2)相隔一段时间后,在原固定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分别瞄准上观测点M和P,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得到N′和Q′。如果,N与N′、Q与Q′不重合,如图3所示,说明建筑物发生了倾斜。

(3)用尺子,量出在X、Y墙面的偏移值ΔA、ΔB,然后用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出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ΔD,即:

根据总偏移值ΔD和建筑物的高度H,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i。

2.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对圆形建(构)筑物的倾斜观测,是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定其顶部中心对底部中心的偏移值。具体观测方法如下:

(1)如图4所示,在烟囱底部横放一根标尺,在标尺中垂线方向上,安置经纬仪,经纬仪到烟囱的距离为烟囱高度的1.5倍。

(2)用望远镜将烟囱顶部边缘两点A、A′及底部边缘两点B、B′分别投到标尺上,得读数为y1、y1′及y2、y2′,如图4所示。烟囱顶部中心O对底部中心O′在y方向上的偏移值Δy为:

(3)用同样的方法,可测得在x方向上,顶部中心O的偏移值Δx为:

(4)用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出顶部中心O对底部中心O′的总偏移值ΔD,即

根据总偏移值ΔD和圆形建(构)筑物的高度H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i。

另外,亦可采用激光铅垂仪或悬吊锤球的方法,直接测定建(构)筑物的倾斜量。

空心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3.建筑物基础倾斜观测

建筑物的基础倾斜观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定期测出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差值Δh,如图5所示,在根据两点间的距离L,即可计算出基础的倾斜度:

对整体刚度较好的建筑物的倾斜观测,亦可采用基础沉降量差值,推算主体偏移值。如图6所示,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建筑物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差值Δh,在根据建筑物的宽度L和高度H,推算出该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ΔD,即

当建筑物出现裂缝之后,应及时进行裂缝观测。常用的裂缝观测方法有以下两种:

用厚10mm,宽约50~80mm的石膏板(长度视裂缝大小而定),固定在裂缝的两侧。当裂缝继续发展时,石膏板也随之开裂,从而观察裂缝继续发展的情况。

(1)如图7所示,用两块白铁皮,一片取150mm×150mm的正方形,固定在裂缝的一侧。

(2)另一片为50mm×200mm的矩形,固定在裂缝的另一侧,使两块白铁皮的边缘相互平行,并使其中的一部分重叠。

(3)在两块白铁皮的表面超高层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涂上红色油漆。

(4)如果裂缝继续发展,两块白铁皮将逐渐拉开,露出正方形上,原被覆盖没有油漆的部分,其宽度即为裂缝加大的宽度,可用尺子量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