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丰南康达化工项目实测实量方案.doc

唐山丰南康达化工项目实测实量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2.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650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唐山丰南康达化工项目实测实量方案.doc

实测小组成员:认真执行组长及副组长的工作安排,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

4.3实测实量人员组织机构图

5.1.随机原则: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点等,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

5.2.可追溯原则: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5.3.完整原则: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交底大全,不能有遗漏。

5.4.效率原则:在选取实测套房时,要充分考虑各分部分项的实测指标的可测性,使一

套房包括尽可能多的实测指标,以提高实测效率。

5.5.真实原则: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案合理性进行检查。

5.6.常态原则:各项目工程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保持常态化。严禁采用停工迎检和现场长篇PPT汇报,利用外部资源(包括物业保洁、物业保安、委托第三方等)进行场地清理,或者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等。

5.7.公正原则:出现违法职业操守、职业底线的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整体扣减项目综合合格率、工程质量系统内通报。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

测量工具:5m钢卷尺。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8]mm。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合格标准:[0,8]mm。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

当取消抹灰层且门洞口为砼结构时,取样、测量和记录参照抹灰墙面平整度相关要求(本技术要求规程第3.3节)。

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15]mm。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

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合格标准:[-5,8]mm。

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外侧500mm以外的厚度。

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施工控制线设置(砼结构阶段)

指标说明:反映砌筑、抹灰、装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装修的尺寸精度,为砌筑、装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条件。

合格标准:每面砌体正手墙要求设置砌筑控制线(对剪力墙则为抹灰控制线)、水平标高控制线。浇筑混凝土后,楼面放线,所有的梁底墨线都弹出来,控制线弹在距墙柱边、梁边300mm。控制线的转角交接处用红油漆标注(必须),方便以后恢复控制线。

测量工具:5m钢卷尺。

每一面墙、每一种功能房间各作为一个实测区,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设置二线,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每一实测区未设置二线,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轴线偏差控制(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现场轴线控制措施是否合理,现场放线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轴线竖向投测:总高H(m)H≤30,允许偏差5(mm);30<H≤60,允许偏差10(mm);60<H≤90,允许偏差15(mm);90<H≤120,允许偏差20(mm);120<H≤150,允许偏差25(mm)。

施工层放线精度:承重墙、梁、柱边线精度允许偏差±3(mm)。

每层放线孔不能少于2个。

测量工具:激光铅直仪(经纬仪)、卷尺。

每栋楼为一个测区,共25栋楼。每层不少于2个放线孔,每栋楼任选一层进行实测。每层轴线竖向偏差实测值及施工层放线偏差各实测2个实测值,各作为一个计算点。

轴线竖向投测:在楼层放线孔上架设仪器,通过仪器对准基准点,施工层主轴线和基准点之间的偏差值,若偏差值不满足标准要求及楼层少于2个放线孔,则此测点为不合格。

施工层放线精度:用卷尺测量主轴线和施工层控制线(承重墙、柱边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其偏差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数据记录:合格记为“0”,不合格记为“1”。

外窗洞口中心线偏差(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应外窗洞口是否居中,有无偏位。

合格标准:[0,10]mm

测量工具:10m线锤、5m钢卷尺

使用10m线锤吊线(被检项目提供),测量3个楼层外窗洞口中心线偏差.选点位置:外窗底部以上300mm处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的房间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最多数量的房间类型为必选。

对于验收以后需改造的墙体仍需作为实测区,相关标准不变。

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8]mm。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合格标准:[0,5]mm。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指标说明:考虑实测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合格标准:[0,10]mm。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

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如果一个房间结构和砌筑墙体共存,明确进行测量,测量高度距地500mm。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如该套房无方正基准线或偏差超过5mm/2m,则该套房内所有测区的实测值均按不合格计,并统一记录为“50mm”。

5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

1.5.1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1.5.2合格标准:[-5,10]mm。

1.5.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1.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1.1.2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对于其他后改造墙体,相关标准不变。

1.2房间开间/进深偏差(抹灰工程)

1.2.1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1.2.2合格标准:数据不小于设计值,同时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

1.2.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SL/T777-2019 滨海核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清晰,附条文说明)1.3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

1.3.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

1.3.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1.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条形基础施工方案每一个户内门洞都作为1个实测区。入户门门洞必选。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则从现场一米标高线测量并计算实测户内门洞口高度2次。高度2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高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宽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宽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墙厚则左、右、顶边各测量一次,3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墙厚偏差的1个实测值。每一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一个实测点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