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XJJ 085-2017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规程.pdf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满足储藏需求的模块化部品。 2.0.20装配式隔墙、吊顶和楼地面 assembledpartitionwall ceilingandfloor 由工厂生产的,具有隔声、防火、防潮等性能,且满足空间功能 和美学要求的部品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隔墙、吊 顶和楼地面。
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施工组织设计,器具排水管及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结构 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人排水立管的排水 方式。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2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王 结构。
2.0.2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 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 整体式结构。
2.0.2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2 monolithicprecastconcrete framestructure
2.0.2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构建成的装配整体 凝土框架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部分或全部采用承重预制墙板,通过节点部位 勺连接形成的具有可靠传力机制,并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整 本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整体性能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培 洁构接近。简称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2.0.28叠合式剪力墙
由叠合式墙板,辅以必要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边缘构件, 同形成的装配式剪力墙。
的前提下,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少规格、多 合的原则,实现建筑及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牛的连接设计。应采用超静定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方案,采取 百的连接构造措施,选用可靠的受力钢筋连接接头技术,加强结术 的整体性。对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应增加余约束或有多 专力途径。
3.0.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拆分、工厂制作、运输、施工
装和运营维护的全过程中宜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3.0.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满足适用性能、环
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等要求,并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的部 部件。
4.0.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 协调标准》GB/T50002的有关规定。 4.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开间与柱距、进深与跨度、门窗洞口 宽度等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2nM、3nM(n为自然数)。 4.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宜采用竖向 扩大模数数列nM。 4.0.4梁、柱、墙等部件的截面模数数列等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 数列nM。 4.0.5构造节点和部件的接口尺寸等宜采用分模数数列M/2、 M/5、M/10。
双yo 4.0.5构造节点和部件的接口尺寸等宜采用分模数数列M/2 M/5、M/10。 4.0.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开间、进深、层高、洞口等的优先尺寸 应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部品部件生产与装配要求等确定。 4.0.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与界面定位 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部件的水平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部件 的坚向定位和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部件的水平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 的竖向定位和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求、主体结构层间变形、密封材料变形能力、材料干缩、温差变形、 施工误差等确定
4.0.9应建立建筑与室内装修统一的模数网格系统,对建筑
及室内装修设计进行模数协调。
及室内装修设计进行模数协调
5.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的建筑设计 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以及相关的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安全 防范等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建筑 的要求。
5.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结合住宅户型设计、建筑平面
能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装配建筑对结构整体性和抗震设防的要求等 统筹规划。
管线应采用标准化与系列化设计,并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 则,组成多样化的建筑系列,
构布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规定。
修系统与设备电气管线系统等,应符合建造标准和建筑功能的需 求,并适应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灵活可变性
5.1.6材料的选用应满足各类建筑的物理、力学、耐久及装饰
能的要求,同时适应严寒、寒冷地区气候条件。材料的选用应满足 保温、隔热、隔声、防水和防火安全等技术性能的要求。
5.1.7建筑应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以提高建造质量,缩 短施工周期。
5.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选用大开间大进深、空间灵活可变的
平面布置方式,平面布置宜简洁、规则,长宽比及高宽比应满 构设计要求
5.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承重构件布置应上下对应贯通,外墙
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承重构件布置应上下对应贯通,外墙 口宜规整有序。
5.2.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和尺寸应满
并充分考虑设备管线与结构的关系,以及住宅厨房与卫生间平面 功能分区,同时便于集中设置竖向管线、竖向通风道或机械通风 装置。
5.2.5对于住宅厨房以及住宅、宿舍、公寓、宾馆的卫生
尺寸应满足标准化整体橱柜及整体卫浴的尺寸要求
尺寸应满足标准化整体橱柜及整体卫浴的尺寸要求。
5.3立面、外围护系统设计
5.3.1建筑外墙饰面材料宜结合当地条件,采用耐久、不易污染、
3.1建筑外墙饰面材料宜结合当地条件,采用耐久、不易污染 清洁维护的材料,并体现装配式建筑整体立面造型的特点,满足 筑外墙的装饰性要求
5.3.1建筑外墙饰面材料宜结合当地条件,采用耐久、不易污染、
5.3.2建筑外墙饰面为涂料装饰时,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宜在预制
构件厂完成饰面基层初找平,应保证表面平整。建筑外墙饰面为 板材、块材装饰时,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与饰面一体化预制的混 凝土外墙板,并应有防止板材、块材脱落的可靠构造措施。
5.3.3立面装修和饰面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其与预制混凝 墙板的可靠连接。
5.3.5外围护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5.3.5外围护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外围护系统的性能要求; 2外墙板及屋面板的模数协调要求; 3屋面结构支承构造节点; 4外墙板连接、接缝及外门窗洞口等构造节点; 5阳台、空调室外机搁板、装饰件等连接构造节点。 5.3.6外围护系统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 件、使用功能等综合确定抗风性能、抗震性能、耐撞击性能、防火性 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隔声性能、热工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的
5阳台、空调室外机搁板、装饰件等连接构造节点。 5.3.6外围护系统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 件、使用功能等综合确定抗风性能、抗震性能、耐撞击性能、防火性 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隔声性能、热工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的 要求。
、使用功能等综合确定抗风性能、抗震性能、耐撞击性能、防火性 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隔声性能、热工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的 求。
墙组合件的合理拆分使立面有规则的变化。可采用凹凸、虚 彩变化和装饰混凝土等方法,满足建筑外立面多样化和经济 的要求。
5.3.8外墙系统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及结构形式选择适
3.9预制混凝土外墙装饰构件宜结合外墙板整体设计,外墙饰
5.3.9预制混凝土外墙装饰构件宜结合外墙板整体设计,列
(含保温层)宜在构件厂完成。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与独立装饰 件、配件的连接(如门、窗、管线支架等)应牢固可靠,并应满足 工设计的要求。
5.3.10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应减轻自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与主
1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及其接缝构造设计应满足结构、热工、 隔声、防水、防火、气密性及建筑装饰等要求,并结合地方材料、制 作及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制作工艺、运输
及施工安装的可行性; 2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设计应满足墙体稳定和安全防护的 要求; 3预制混凝土外墙板接缝处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处应设 置防止形成热桥和冷风渗透的构造措施; 4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安装应接缝严密,接缝外侧应嵌填密封 胶条,接缝内侧填嵌缝材料。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耐 候性能; 5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应根据不同部位接缝特点选用构造防 水、材料防水或二者相结合的防排水系统。板块间水平接缝宜采 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板块间竖缝宜采用企口缝; 6接缝宽度及接缝材料应根据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外饰材 料、立面分格、结构层间位移、温度变形等因素综合确定;所选用的 接缝材料及构造应满足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渗、抗裂 耐久等要求;接缝材料应与外墙板具有相容性;外墙板在正常使用 下,接缝处的弹性密封材料不应破坏; 7预制混凝土外墙板门窗洞口等构配件组装部位的构造设 计及材料的选用应满足各类建筑的物理、力学、耐久及装饰性能的 要求; 8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窗口处应采用防水处理,外门窗框宜 与外墙板一体化预制。 5.3.12预制女儿墙板应采用与下部墙板结构相同的分块方式和 节点做法,女儿墙板内侧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设凹槽或挑檐。 5.3.1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外门窗应采用标准化部品,可采用 企口、预留副框或理件与外墙实现可靠连接。 5.3.1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幕墙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 求、建筑造型等,合理选择幕墙形式,宜采用单元式幕墙系统。并 应签合下列要求
1幕墙设计包括立面分格、材料选择、幕墙结构、保温、隔热、 防火、防水、安全防护等内容; 2玻璃幕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 术规范》JGJ102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的相关规定; 3金属与石材幕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 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相关规定; 4人造板材幕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人造板材工 程技术规范》JGJ336的相关规定。 5.3.15外门窗应采用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系列部品,并应采用 带有批水板等的外门窗配套系列部品。 5.3.16外门窗洞口与外门窗框接缝处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 保温性能不应低于外门窗的相关性能的设计要求。 5.3.17预制外墙中外门窗宜采用企口或预埋件等方法固定,外 门窗可采用预装法或后装法设计,并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预装法时,外门窗框应在工厂与预制外墙整体成型; 2采用后装法时,预制外墙的门窗洞口应设置预埋件。 5.3.18铝合金门窗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铝合金门窗工 程技术规范》JGJ214的相关规定。 5.3.19塑料门窗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塑料门窗工程技 术规范》JGJ103的相关规定。 5.3.20装配式屋面应满足结构稳定及保温、隔热、防水、防火、隔 汽、隔声等要求。 5.3.21屋面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CB 50345中规定的屋面防水等级进行防水设防设计,并应具有良好 的排水功能,宜设置有组织排水系统。 5.3.22太阳能系统应在方案设计时统一考虑,进行建筑一体化 设计
5.3.21屋面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3.22太阳能系统应在方案设计时统一考虑,进行建筑一体化
4.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内隔墙板应减轻自重,与主体结 应有可靠的连接,用作地震区的内隔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 强,并宜采用柔性连接。
5.4.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内隔墙系统应满足防火、隔声等
性能及室内装修的要求。分隔供暖与非供暖房间的内隔墙还 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卫生间、厨房等有水房间的内隔墙还应 防水、防潮的要求。住宅分户墙还应满足防盗安全的要求。
性能及室内装修的要求。分隔供暖与非供暖房间的内隔墙还应满 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卫生间、厨房等有水房间的内隔墙还应满足 防水、防潮的要求。住宅分户墙还应满足防盗安全的要求。 5.4.3预制混凝土内隔墙板与配件的连接(如热水器、脱排油烟 机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应牢固可靠。
4.3预制混凝土内隔墙板与配件的连接(如热水器、脱排油烟 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应牢固可靠。
5.4.3预制混凝土内隔墙板与配件的连接(如热水器、脱排
5.5楼板、阳台板及楼梯
5.5.1设备管道穿楼板时楼宇自控系统组成及设计,75页.pdf,必须采取防火、防水、隔声密封措
5.5.1设备管道穿楼板时,必须采取防火、防水、隔声密封措施。 5.5.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空调室外机搁板宜与阳台等悬挑构 件合并或集中布置。
5.5.3预制阳台板的前沿及两侧应在板底设置滴水线,与现
5.6.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筑外围护结构应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合理选 材,满足保温、隔热和防水、防潮要求9跨连续钢筋混凝土板拱桥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兼顾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巩外围护结构应根据地方气候茶件合理远 材,满足保温、隔热和防水、防潮要求,同时兼顾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5.6.2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保温材料及其厚度应按照国家和地 方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要求进行 验算后确定。带有门窗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应分别计算墙板和 门窗的传热系数。
方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要求进行 验算后确定。带有门窗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应分别计算墙板和 门窗的传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