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42468.4-2023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pdf

GB/Z 42468.4-2023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553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Z 42468.4-2023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pdf

6.6.1.1档案表面有烟薰、泥斑、蜡斑及虫粪等时,可借助毛刷、手术力、镊子、洗耳球等工具使其松动并 清除。操作时注意避免伤及档案。 6.6.1.2表面尘垢厚重的档案,使用可调功率的真空吸尘器配合毛刷清扫吸除,用纱布等包裹吸尘器吸 嘴,避免吸入档案碎件。此方法不宜用于糟朽严重、成片渣状的档案。 6.6.1.3档案纸张较脆弱时,可使用硫化橡胶干洗海绵或橡皮粉末轻轻擦拭,前者尤其适用于烟熏等沉 积物的去除。此方法不宜用于纸张纤维较长或铅笔字迹较多的档案。 6.6.1.4上述操作宜在通风橱等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操作人员宜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

GB/Z 42468.4 2023

6.6.2.1水洗去污法适用于字迹遇水不溶的档案表面的尘垢、水渍、泥斑等水溶性污渍的去除,水洗之 前宜先用机械方法去除表面灰尘。 6.6.2.2档案纸张强度较好且污垢较多时可使用冲淋法,将档案上下垫无纺布放在倾斜的平台上,用小 水流冲洗或用笔刷蘸水淋洗,使污物排出。 6.6.2.3污垢与档案结合较为紧密时可选用浸泡法,将档案上下垫无纺布并在下方衬垫支撑物,浸泡在 水中,根据需要可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多次换水,直至档案清洁。 6.6.2.4档案纸张强度较差或污渍范围较小时施工组织设计报审,可只针对污渍局部进行清洗,但要避免出现水渍,必要 时可配合使用真空抽气台。 6.6.2.5根据污渍情况可适当提高水温和清洗时间,但是水温不宜过高、清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档 案纸张和字迹造成破坏,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后,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油斑、蜡斑、胶带粘痕等不溶于水的污斑,可选择使用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进行溶解去除。 宜对字迹溶解性进行测试,并进行局部试验 上述操作宜在通风橱等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操作人员宜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

一般来说,纸张pH在6.0以下的档案宜进行脱酸(晒图蓝纸、双面有光纸等涂布纸除外),脱酸后 纸张的pH为7.0~8.5。 脱酸一方面宜去除或中和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同时脱酸处理后纸张的碱储量宜符合ISO/TS18344 的相关规定。

将档案置于脱酸溶液中浸泡约20min~30min,此处理过程中要保证字迹不出现扩散、 象,纸张干燥且平整

档案纸张质地较差、字迹易溶或为无需拆解的成册档案,可使用喷涂法,

5.7.4在浆糊中加入碱性

在修复用的浆糊中加入浓度为0.15%~1.50%的纳米级碳酸镁或氢氧化钙,集成脱酸和修裱技术 流程

除对已经发生缺损、撕裂、磨损的档案局部进行修补外,还宜对即将发生此类破损的脆弱 部加固。 对于不影响档案整体强度且不会进一步扩大的局部破损可不处理。 对于影响档案凭证性的破损处,不宜进行修补处理。

选择与档案纸张原料、纹路、质地、颜色等尽可能接近的纸张作为补纸。 一般使用单层搭接法,将补纸边缘处理成毛边,从档案背面(双面有字档案选择破损边缘字迹较少 的一面)覆盖残缺处边缘。 档案纸张较厚时可用双层或多层补纸,结合使用搭接和碰接方法,减小搭接处的厚度。 无论单层或多层补纸,补处总厚度与周围档案纸张相同或略小,搭接宽度在2mm以内(档案质地 脆弱时可适当加宽)。

使用与档案纸张纤维原料相同或相近的纸浆,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对残缺处进行填充。此方法尤其 适用于修补字迹遇水不溶且虫洞密集的档案,

选用合适的薄皮纸条,在裂口处一面或两面进行粘贴加固。如裂口处有明显撕裂面,先粘合撕裂 面·再用薄皮纸条加固

档案边缘附近有字迹时,为避免字迹受损或被装订遮挡,在边缘加粘纸条。所用纸条宜与档案 原料、厚度、颜色等方面尽可能接近

整体加固只适用于整体强度很差、老化糟朽严重的档案。如只是局部破损或强度丧失,进行局部修 补或加固即可

在能够提供合适强度的前提下,托纸尽可能薄、软,尽量减少对档案整体质地的影响,避免过分追求 强度而对档案造成损伤 字迹遇水不易溶的档案,可将浆糊直接刷在档案背面,然后上覆托纸并排实。 字迹遇水易溶的档案,可将浆糊刷在托纸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刷覆在润平的档案背面,具 体步骤见DA/T25一2022。

6.9.2.2双面字迹档案

托纸宜选择纤维较长、透明度较好的纸张,将档案润潮整平后,在托纸上刷浆糊,再将托纸刷覆在档 案上并排实。单面或双面加固后基本不影响档案信息的识读

GB/Z 42468.4 2023

档案由于自身变形、挤压,或档案经上述修复操作后,由于润潮、使用浆糊等原因,造成纸张曲翘不 平,宜进行平整和干燥。 平整和干燥的过程一般同时进行,有夹吸水纸撤潮压干、上墙挣平干燥、加热压干、晾干以及局部压 干等几种常用方法。 档案纸张中含有水溶性填料或胶料,或者档案表面有凹凸纹路时,宜进行局部试验,采用合适的湿 度或压力进行处理

6.10.2.1纸张强度较好且字迹遇水不易溶解的档案,在档案无字、字少或文字信息不重要的一面,采用 喷水润潮、湿毛巾润潮或将档案夹在潮湿的吸水纸之间等方法,使其吸收水分充分舒展。 6.10.2.2纸张糟朽或字迹遇水易溶的档案,将档案放在加湿箱等局部环境中,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使 之缓慢润潮舒展。此过程注意避免发生霉变。也可使用超声波雾化器,对档案局部或整体进行润潮。 6.10.2.3档案润潮之前宜进行表面清洁,否则污物渗人纤维,或在平整后与纸张结合牢固,更加难以 清理。

润潮舒展的档案上下垫吸水纸,夹在硬板中间,用重物压实或放入压平机。过湿的档案先吸湿再加 压,压力大小适宜,先轻压再重压,定期更换吸水纸,并根据档案平整干燥程度决定加压时间

托裱后的档案将托纸边缘粘在大墙、壁子等上,使其平整。操作时注意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控制干 燥速度,避免发生崩裂、走墙等现象

档案处于空气湿度长时间较高的环境时,可使用加热压平机等工具加热压十。加热时严格控制温 度,并衬垫吸水纸、无纺布等。因加热会对纸张纤维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故此方法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对于不宜挣平干燥或喷水压干的档案,如拓片、字迹遇水易扩散的档案等,可采用展平之后上覆吸 水纸,在边缘轻压重物或整体轻压重物的方法进行晾干

对于不宜上墙或不方便整体压干的大幅面档案,可在局部覆吸水纸并轻压重物使其平整。此方法 尤其适用于修复后的即时平整。

1.1档案四周边缘如有多余补纸、托纸等材料,宜进行裁切去除。遇边缘不平直、不规则的档案, 可伤及档案原边,可适当让出1mm~2mm余边作为保护

6.11.2无需装订的单页档案职工培训中心降水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按照编号和顺序整理后放入档案盒内。成卷、成册的档案按照原来的形 式进行装订。经折、立轴、手卷、册页、包背装、线装、精装、平装等特殊装帧形式的档案,尽可能使用原材 料,按照原形制和原尺寸恢复装帧。相关技术方法见GB/T42468.3和DA/T25

进们表内。经价立抽、于仓励贝、包育表级表、情表、十表等付体表恢形式的扫采,尽 料,按照原形制和原尺寸恢复装帧。相关技术方法见GB/T42468.3和DA/T25。 6.11.3以下几种情况可适当改变装订材料或形式: 原装订使用铁钉、酸性卷皮等不利于档案长久保存的材料,改用为棉线、无酸纸张等材料; 原装订字迹在装订线内,可将孔位外移,需要时对档案进行接边; 无封底(面)的档案可根据需要添加与档案纸张颜色相近的无酸纸张作为封底(面)。

原装订使用铁钉、酸性卷皮等不利于档案长久保存的材料,改用为棉线、无酸纸张等材料;

在整个修复实施过程中详细记录修复日志。修复日志包括以下内容: a) 修复时间、人员和操作条件; b) 修复步骤和技术方法; C) 重要修复步骤的影像; d) 如方案有变更,记录变更原因、变更后的新方法以及实施效果

相关专家或负责人参考预期修复目标进行验收和评估,相关修复质量要求宜按照GB/T4246 规定执行。 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级别

a)修复方案(见5.4); b)修复日志(见6.12); c)修复结论(见7.1、7.2)。 7.3.2修复档案宜按照GB/T11822的要求进行整理归档,其中影像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宜按照 GB/T11821的要求执行。除纸质文本外,还宜保留电子文本,电子文本宜按照GB/T18894的要求进 行归档。

大桥系梁施工方案GB/Z 42468.4 2023

1 GB/T21712一2008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2] 2 DA/T25一2022档案修裱技术规范 3] 2 DA/T31一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4』 WW/T0025一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57 WW/T0027一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