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pdf

DLT 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550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pdf

技术供、排水系统及消防给

4.5.1水电厂技术供水系统主要给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发电机/

4.5.1水电厂技术供水系统主要给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发电机/ 发电电动机、水冷变压器和水冷空气压缩机等主、辅设备的冷却 和润滑用水。

4.5.2技术供水系统除主水源外,还应有可靠的备用水源。技 术供水系统的水源,应根据用水设备对水量、水压、水温及水质 要求,结合水电厂的具体条件合理选定。

4.5.2技术供水系统除主水源外DB32/T 4190-2022标准下载,还应有可靠的备用水

当最小水头小于15m时,宜采用水泵供水方式。

DL/T 5186 2004

净水头范围为15m~70m时,宜采用自流供水方式。 净水头范围为70m~120m时,宜采用自流减压或其他供水 方式。 净水头大于120m,选用供水方式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宜米用水余供水或其他供水方式。 当水电厂水头变化范围较大,采用单一供水方式不能满足需 要或不经济时,可米用混合供水方式。 在布置条件允许且经济合理时,可选用中间水池供水方 式。

净水头范围为15m~70m时,宜米用自流供水方式。 净水头范围为70m~120m时,宜采用自流减压或其他供水 方式。 净水头大于120m,选用供水方式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宜米用水泵供水或其他供水方式。 当水电厂水头变化范围较大,采用单一供水方式不能满足需 要或不经济时,可米用混合供水方式。 在布置条件允许且经济合理时,可选用中间水池供水方 式。 4.5.4自流减压供水、顶盖取水供水系统应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4.5.5水库工作深度较大的水电厂,自水库取水的取水口宜按 水库的含沙量和水温等情况多层设置,并满足初期发电的供水要 求。取水口应设置拦污栅。 4.5.6排水系统包括机组检修排水和厂内渗漏排水系统。检 修排水与渗漏排水系统对大型水电厂应分开设置;对中型水 电厂宜分开设置,经技术经济论证,排水系统也可共用一套 排水设备,但应有防止尾水倒灌水淹厂房的安全措施。对于 地下厂房的水电厂,机组检修排水系统和厂内渗漏排水系统 应分开设置。 4.5.7机组检修排水可采用直接排水或间接排水方式。选用 直接排水方式时,连通各台机组尾水管的排水管直径应满足 水泵排水量的要求,并应设有冲淤措施。选用间接排水方式 时,检修集水井的有效容积应满足1台排水泵15min的排水 量。 E

4.5.4自流减压供水、顶盖取水供水系统应装设安全泄压

参排水与渗漏排水系统对大型水电厂应分开设置;对中型 电厂宜分开设置,经技术经济论证,排水系统也可共用 一 非水设备,但应有防止尾水倒灌水淹厂房的安全措施。对 也下厂房的水电厂,机组检修排水系统和厂内渗漏排水系 应分开设置。

4.5.7机组检修排水可米用直按排水或间按排水方式。选用 直接排水方式时,连通各台机组尾水管的排水管直径应满足 水泵排水量的要求,并应设有冲淤措施。选用间接排水方式 时,检修集水井的有效容积应满足1台排水泵15min的排水 量。 对于地下厂房或尾水位较高的水电厂宜采用直接排水方 式。

4.5.8机组检修排水泵的设计流量,应按排除1台机组检修排

水量及所需排水时间确定,排水时间宜取4h~6h:如需排除 水洞内积水时,排水时间可适当延长。

4.5.9机组检修排水泵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不设备用泵。当 选用2台水泵时,每台泵的排水量均应大于上、下游闸门的总漏 水量。 4.5.10厂内渗漏排水系统应安全可靠,能自动操作,并应与厂 区排水系统分开设置。厂区排水系统宜布置在厂房外。 4.5.11渗漏集水井的有效容积可按汇集30min~60min厂 内总渗漏水量确定。有条件时,宜适当加大集水井有效容 积。

4.J.9机组位修排水永的台效应少乙口,十议雷市水 选用2台水泵时,每台泵的排水量均应大于上、下游闸门的总漏 水量。 4.5.10厂内渗漏排水系统应安全可靠,能自动操作,并应与厂 区排水系统分开设置。厂区排水系统宜布置在厂房外。 4.5.11渗漏集水井的有效容积可按汇集30min~60min) 内总渗漏水量确定。有条件时,宜适当加大集水井有效容 积。 4.5.12渗漏排水工作泵的流量应按集水井的有效容积、渗漏水 量和排水时间确定,排水时间宜取20min~30min。渗漏排水系 统应设置备用泵,其流量宜与工作泵相等,备用泵的总排水量应 不少于工作泵总排水量的50%。 渗漏排水泵宜选择深井泵、射流泵或潜水泵。 4.5.13渗漏排水集水井应能收集厂内最低层的漏水,集水井报 警水位应低于最低层的交通廊道、操作廊道及布置有永久设备场 地的地面高程。 4.5.14过机含沙量较多的水电厂的排水廊道和集水井,应设有 排除淤积泥沙的措施。 4.5.15水电厂的消防给水可选用自流供水、水泵供水或消防 水池供水等方式,也可采用混合供水方式。消防给水宜与水 电厂技术供水、生活供水系统相结合,也可设置独立的消防 给水系统。

.5.15水电厂的消防给水可选用自流供水、水泵供水或消 水池供水等方式,也可采用混合供水方式。消防给水宜与 电厂技术供水、生活供水系统相结合,也可设置独立的消 合水系统。

1.5.16水电厂的设计消防给水流量宜按一项机电设备或一个 筑物一次灭火所需的最大消防给水流量的较大者选定,并留有 当的裕量。

4.5.17给水设施应满足水电厂消防给水要求的水量与水 压。给水设施采用水泵供水方式时,消防水泵至少应选用 2台,其中1台为备用。消防水泵应能以自灌方式引水运 行。

4.5.18水电厂消防给水设计还应符合SDJ278的要求。

4.5.18水电厂消防给水设计还应符合SDJ278的要求。

.6.1压缩空气系统供给油压装置、机组制动、调相压水、 水轮机水泵工况启动压水、围带密封、设备检修清扫以及防 欠气等的用气。

.6.2压缩空气系统包括低压和中压两个压缩空气系统。设 玉力为0.1MPa~1.6MPa(不含1.6MPa)时称低压;设计压力 6MPa~10MPa(不含10MPa)时称中压。 6.3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应能满足用户对供气量、供气压力 目对湿度等要求。

.6.3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应能满足用户对供气量、供气压力 目对湿度等要求。

4.6.4压缩空气系统可根据用户的重要性、工作压力、用气量

当采用综合供气系统时,空气压缩机总生产率和贮气罐总容 积应按可能同时工作用户所需的最大用气量确定。 独立压缩空气系统至少应设2台空气压缩机,其中1台备用; 但对机组调相压水和检修用压缩空气系统,可不设备用空气压缩 机。

允许的最低制动压力确定。

机组制动用的空气压缩机生产率应按10min~15min 气罐工作压力确定。 机组制动用气应设置专用贮气罐及专用供气管道

机组制动用的空气压缩机生产率应按10min~15min恢复贮 气罐工作压力确定。 机组制动用气应设置专用贮气罐及专用供气管道。 4.6.6用于机组调相压水的贮气罐总容积应按1台机组首次压 水的耗气量和压水后贮气罐内的剩余压力确定。剩余压力应比压 水后尾水管内的可能最大压力至少高0.1MPa。 用于机组调相压水的空气压缩机总生产率宜按15min~ 45min恢复贮气罐工作压力,并同时补给调相运行机组的总漏气

小的花气量和压水后火气罐内的剩余压力确定。剩余压力应比压 水后尾水管内的可能最大压力至少高0.1MPa。 用于机组调相压水的空气压缩机总生产率宜按15min~ 45min恢复贮气罐工作压力,并同时补给调相运行机组的总漏气 量确定。对于调相运行机组台数较少,恢复贮气罐工作压力的时

DL/T5186—2004

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60min。 4.6.7水泵水轮机调相压水和水泵工况压水启动用的贮气罐总 容积应按空气压缩机不启动,贮气罐压力为工作压力下限值,单 台机组两次压水操作的总耗气量和贮气罐内允许的最低压力确 定。 4.6.8水泵水轮机调相压水和水泵工况压水启动用的空气压缩 机总生产率应按60min~120min恢复贮气罐工作压力至下限值, 并同时补给压水机组的总漏气量确定。全厂空气压缩机应不少于 3台,其中1台备用。 4.6.9油压装置充气用的空气压缩机至少应设2台,其中有一 台备用。空气压缩机总生产率宜按全部空气压缩机(包括备用空 气压缩机)投入运行,并在2h~4h内,将1台机组压力油罐内 的标准空气容积的气压充气至额定工作压力确定。贮气罐的容积 应满足压力油罐运行补气的要求。 4.6.10空气压缩机宜集中布置在专用房间内,并应根据需要采 取减振、隔声措施。

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60min。 4.6.7水泵水轮机调相压水和水泵工况压水启动用的贮气罐总 容积应按空气压缩机不启动,贮气罐压力为工作压力下限值,单 台机组两次压水操作的总耗气量和贮气罐内允许的最低压力确 定。

机总生产率应按60min~120min恢复贮气罐工作压力至下 并同时补给压水机组的总漏气量确定。全厂空气压缩机应 3台,其中1台备用。

6.9油压装置充气用的空气压缩机至少应设2台,其中有 备用。空气压缩机总生产率宜按全部空气压缩机(包括备用 压缩机)投入运行,并在2h~4h内,将1台机组压力油罐 标准空气容积的气压充气至额定工作压力确定。贮气罐的容 满足压力油罐运行补气的要求。 6.10空气压缩机宜集中布置在专用房间内,并应根据需要 减振、隔声措施

4.6.11室外贮气罐宜布置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小的阴凉处

4.6.11室外贮气罐宜布置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小的阴凉处,在寒 冷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

4.7.1水电厂可设置透平油系统(包括机组轴承润滑、调速 系统和进水阀、液压阀等设备操作用油)和绝缘油系统(包 括变压器、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用油),两个油系统应分别设 置。

4.7.2透平油罐和绝缘油罐的容积和数量应能满足贮油、设 备检修换油和油净化等要求。宜分别设置净油罐和运行油 罐。

4.7.2透平油罐和绝缘油罐的容积和数量应能满足贮油

净油罐用子贮存净油,其总容积宜按最大一台机组(或变 用油量的110%确定

运行油罐用于检修时设备排油或油的净化处理,其总容积宜 按最大一台机组(或变压器)用油量的110%确定。 灯泡贯流式机组的轴承润滑油重力油箱容积应按油泵故障 时,机组仍能安全连续运行5min~10min的用油量确定。重力油 箱形成的油压宜不小于0.2MPa。

4.7.3透平油和绝缘油的净化设备宜按两个独立系统分别设

7.3透平油和绝缘油的净化设备宜按两个独立系统分别 。油化验设备宜按简化分析化验项目配置。油再生装置不宜

4.7.4设有中心油务所的水电总)桥梁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宜按总厂下属各分厂梯级

各分厂可只设置小容积的运行油罐和添油罐,油净化 不设置或简化设置。

4.7.5根据需要,油罐室和油处理室也可布置在厂房内。 油罐室和油处理室的面积、高度和布置位置应根据厂房内 或厂房外布置条件、油罐和油净化设备数量、尺寸,以及 消防、通风要求等因素确定。室内宜留有足够的维护和运 行通道。

4.8.1水力监测系统设计应满足水轮发电机组安全可靠经济运 行、自动控制及试验测量的要求。 4.8.2大、中型水电厂应设置的常规测量项目包括上、下游水 位,水电厂水头,拦污栅前、后压差,蜗壳进口压力,水轮机/ 水泵水轮机的流量,顶盖压力,尾水管进、出口压力苏J9801 倒置式屋面保温构造图(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pdf,尾水管脉 动压力,水轮机/水泵水轮机的水头/扬程。 4.8.3选择性测量项目包括上、下游调压室水位,水库水温, 止漏环进、出口压力,肘管压力,主轴摆度,机组振动,轴位移 蜗壳末端压力,转轮与活动导叶之间的压力、脉动压力、水环压

DL/T 5186 — 2004

力(水泵水轮机底环处),蠕动监测,主轴密封磨损监视及进行 现场试验所需要的测量项目等。 选择性测量项目,应根据水电厂在电力系统的作用、水轮机 型式及单机容量的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