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5750.13-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3部分:放射性指标.pdf4.1.8.2.1定义
比较法是指水样与含有α标准溶液(见4.1.3.2)的水样按相同步骤浓集,分别制成样品源和α标 按相同的几何条件进行比较测量,并计算水样中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的方法。由于使用比较测量
GB/T 5750.132023
计算公式的前提是样品源和α标准源的质量厚度应相同DBJ41T 242-2021 6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标准.pdf,因此要求制备标准源所用的水样应与制备样 品源所用水样相同
4.1.8.2.2α标准源制备
准确吸取5Bq~10Bq的α标准溶液(见4.1.3.2)注入2000mL烧杯中,加入与制备样品源相同体 积的酸化水样,按4.1.6~4.1.7操作,制成标准源
.1.8.2.3α标准源的测
将制备好的α标准源置于仪器(见4.1.4.1),进行α计数测量。测量时间参照水样测量时间控制(见 4.1.9.5)确定。记录测量起、止日期和时间
4.1.8.2.4本底测量
4.1.8.2.6计算
水样中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按式(4)计算
AVW(nxno) VW(n:=n) × 1.02
A。 水样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单位为贝可每升(Bq/L); A rα标准溶液活度浓度,单位为贝可每毫升(Bq/mL); V 一α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W 水样固体残渣的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 样品源的α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 10 仪器的α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水样的体积,单位为升(L); W 一 由含α标准溶液的水样制得的固体残渣质量,单位为毫克(mg); 1 标准源的α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1.02一一每1L水样加人20mL硝酸的体积修正系数。
4.1.8.3.1定义
4.1.8.3.2α标准物质粉末制备标准源
取一定量α标准物质粉末(见4.1.3.3),烘干后在研钵中研细,于105C恒量后,准确称取10Amg 置于测量盘中,按照4.1.7制备步骤,制成α标准源
GB/T 5750.13—2023
4.1.8.3.4标准源的测量
4.1.8.3.5本底测量
见4,1.8.1.4。 4.1.8.3.6样品源测量 见4.1.8.1.5
见4.1.8.1.5
4.1.8.3.7计算
W(nxno)×1.02 EFmV
4.1.9不确定度评定
4.1.9.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准不确定度用式(7)计算
式中: uc—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A 测量不确定度A类评定; u B.1 i种影响因素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
4.1.9.2扩展不确定度U
扩展不确定度用式(8)计算:
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包含因子,一般取2,相应置信水平约为95%。
4.1.9.3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的不确定度A类评定
GB/T 5750.132023
了 =kuc=ku+∑u²2
水样中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的A类不确定度主要贡献是计数率统计误差,总α计数率的A类 度uA用式(9)计算:
式中: UA 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计数率的不确定度 样品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n 水样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Ix 水样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1 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本底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4.1.9.4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的不确定度B类评定
中影响因素对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贡献按式(10)
式中: 第i种影响因素可能值区间的半宽度 不确定度B类评定总的结果用式(11)计算:
=S= /(n1xno Nt
永中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有三种方法,它们的测量结果计算模型各不相同,因此影响测量结果 的因素(测量结果计算公式右边的相关因素)也不一样,除在A类不确定度计算已考虑的n。n和n 三个影响因素外,其他均为影响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因素,因此应基于三种方法各自的测量结果计算 公式中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不确定度B类评定,再用式(11)进行总的不确定度B类评定。 对于有效厚度法,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残渣的总质量(W)、α放射性回收率 (F)、α电镀源在仪器2π方向的计数效率(n)、水样的体积(V)、水样的有效厚度(6)和样品盘面积(S)。 对于比较法,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α标准溶液的活度浓度(A。)、α标准溶液体 积(V)、由含α标准溶液的水样制得的固体残渣质量(W。)、水样残渣的质量(W)和水样的体积(V)。 对于厚源法,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样残渣的总质量(W)、放射性回收率(F) 仪器测量标准粉末源的计数效率(e。)、制备样品源所称取的水残渣质量(m)和水样的体积(V)。
4.1.9.5水样测量时间控制
若已知水样的计数率n、和本底计数率n。,及要求控制的相对标准偏差s,水样的测量时间按 )控制:
水样的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水样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一般不大于1
LLD,=4.65√n。/t
no一α本底平均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to一一本底的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在样品的总α放射性测量中,将式(13)代替样品净计数率代入总α放射性计算公式求得样品的探 则下限LD
α本底平均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本底的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品的总α放射性测量中,将式(13)代替样品净计数率代入总α放射性计算公式求得样品的探
结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使用方法所依据的标准; 所用电镀源的核素种类及其表面发射率: 使用放射性标准溶液或标准物质粉末的核素种类、配制方法、基质、活度浓度或比活度; 水样采集日期,样品源测量的起、止日期和时间; 水样的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以测量结果土扩展不确定度的形式表示,见式(14)。对于低于探 测下限的活度浓度以“小于LD”表示。
样品测量结果,单位为贝可每升(Bq/L); 样品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单位为贝可每升(Bq/L)
此项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当水样检测结果异常并怀疑由试剂或试验器皿污染所致时,此项 可作为污染检查方法使用
4.1.12.2试剂污染检查
分别蒸干与本文件使用量相等的各种试剂,放在清洁的样品盘中,测量α计数率。所有试剂的α计 数率与仪器的α本底计数率相比,均不应有显著性差异,否则应更换试剂
4.1.12.3全程污染检查
取1L蒸馏水,用20mL硝酸酸化后,加人20Amg的色谱纯硅胶,溶解后按4.1.6~4.1.7步骤 制成样品源;另取一份10Amg已磨成粉末的色谱纯硅胶,按样品源制备方法(见4.1.7)制成样
GB/T 5750.132023
源,将两者在仪器上测量α计数率,两者的计数率比较不应有显著性差异。否则应考虑更换化学器Ⅲ以 及在操作过程中采取防止引人放射性污染物的措施
5.1低本底总β检测法
检验源可以是任何一种半衰期足够长的β放射性核素电镀源。其活性区面积不大于探测器 ,2π方向3粒子表面发射率为5粒子数/s~50粒子数/s。
5.1.3.24K标准物质
5.1.4.1低本底α、β测量仪器:应符合GB/T11682的规定。 5.1.4.2样品盘:应是有盘沿的不锈钢盘,质量厚度不小于250mg/cm”。样品盘的直径应与探测器灵 敏区直径及仪器内放置待测源的托架相配合。 5.1.4.3压样器:应与样品盘尺寸相匹配。 5.1.4.4分析天平:精度0.1mg。 5.1.4.5马弗炉:0°℃~500℃可调,能在350°℃土10℃下控温加热。 5.1.4.6电热板(或沙浴):1000W,可调温。 5.1.4.7红外线干燥灯:250W。 5.1.4.8瓷蒸发Ⅲ:150mL。
5.1.4.3压样器:应与样品盘尺寸相匹配。
GB/T 5750.13—2023
GB/T 5750.13—2023
5.1.4.9聚乙烯桶:5L,带密封盖
聚乙烯桶:5L,带密卦
5.1.5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取样方法及水样的保存方法,应符合GB/T5750.2的规定。 在现场采集水样,装人聚乙烯桶,尽快加人HNO酸化(按每1L水样加20mL硝酸的比例),记录 采样信息;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保存在暗处,并尽快分析
5.1.6.1水样蒸发
5.1.6.1.1取1L水,加人到2000mL烧杯中,在可调温电热板(或沙浴)上加热,微沸蒸发,直至全部 水样浓缩至大约50mL。水样的无机盐含量可通过预实验测定。如果水中无机盐含量很低,可以在水 中添加适量CaSO以增加残渣量。 注:预实验步骤同水样处理过程一致。 5.1.6.1.2将浓缩液转人已预先在350℃土10℃下恒量的瓷蒸发Ⅲ,用少量去离子水分次仔细洗涤烧 杯,洗涤液并入瓷蒸发Ⅲ
将蒸发Ⅲ连同残渣放入马弗炉,在350℃C士10℃下灼烧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马弗炉取出样品的日期和时间 准确称量蒸发Ⅲ连同固体残渣的质量,减去蒸发Ⅲ质量,计算得出残渣质量(mg)
用不锈钢样品勺将灼烧后已称量的固体残渣刮下,在瓷蒸发皿中用玻璃研细、混匀。取 10Amg~20Amg(A为样品盘面积,cm²)的固体残渣放人已称量的样品盘,滴加丙酮(或无水乙醇)或 借助压样器将固体粉末铺设均匀、平整。在红外线干燥灯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 按照5.1.8描述的方法,进行3计数测量。 注:铺样量为10Amg时·总α总B可以同时测量·并考虑仪器的窜道于扰
取一定量KC1("K)标准物质,在烘干后的研钵中研细,于105℃恒量,粉末保存在干燥器中。 准确称取质量分别为5Amg、10Amg、15Amg、20Amg、25Amg、30Amg、40Amg、50Amg的 “K标准物质粉末,置于样品盘中,按5.1.7操作方法,分别制备成一系列标准源,并由各标准源的质量 计算其所含K的放射性活度。 将制备好的一系列标准源分别置于仪器(见5.1.4.1)进行β计数测量,并按式(15)计算标准源的计 数效率:
式中: E一一标准源在仪器上的β计数效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贝可[计数/(s·Bq)]; ns一一标准源的β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n。一仪器的β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A 一 样品盘中标准物质的β放射性活度(由5.1.3.2已知K的比活度与样品盘中标准源的质量 相乘给出),单位为贝可(Bq)。 由标准源的计数效率∈a(纵坐标)与对应的标准源的质量厚度D(mg/cm²)(横坐标)作图,绘制出 义器的B计数效率曲线(也可用计算机处理给出相应的经验公式)。 测定计数效率曲线时,应测定检验源的计数率,以检验仪器的稳定性。
5.1.8.2样品源测量
将被测水样残渣制成的样品源在与5.1.8.1相同的几何条件下进行β计数测量,测量时间按照 量时间控制(见5.1.9.5)确定。记录测量的起、止日期和时间
取相同体积的2份水样,其中1份加人约2Bq~3Bq的K标准物质溶解,另1份为原水样 1.6~5.1.7操作,取相同质量残渣制备样品源,将2份样品源按照5.1.8.2描述的方法进行测量 (16)计算回收率:
X100% Ae ··.....·....................··
水中总B放射性活度浓度按式(17)计算
A 水中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单位为贝可每升(Bq/L); W 水样残渣的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 7x 样品源的β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7o 仪器的β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思 与样品源质量厚度相对应的仪器β计数效率(由计数效率曲线查出或由经验公式计算给 出),单位为计数每秒贝可[计数/(s·Bq)]; F 3放射性回收率; m 制备样品源的水样残渣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V 一水样体积·单位为升(L):
GB/T 5750.13—2023
1.02— 一每1L水样加入20mL硝酸的体积修正系数。
5.1.9.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式(18)计算: ? 式中: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A 一测量不确定度A类评定; lB.i 一i种影响因素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
办公楼及外墙装修工程施工方案5.1.9.2扩展不确定度U
不确定度用式(19)计算:
U 总B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白 包含因子,一般取2,相应置信水平约为95%
1.9.3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的不确定度A类评定
=kuc=k√u²+∑u
水样中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的A类不确定度主要贡献是计数率统计误差,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计 数率的A类不确定度u通过式(20)计算:
式中: uA 总3放射性活度浓度计数率的不确定度 样品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7x 水样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tx 水样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7 本底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秒(计数/s); 本底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TB/T 3512-2018 电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软件集成测试规范第i种影响因素对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贡献按式(21)计算:
式中: 第i种影响因素可能值区间的半宽度 不确定度B类评定总的结果用式(22)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