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14685-2011 建设用碎石、卵石.pdf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土5)℃; b)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c) 方孔筛:孔径为2.36mm及4.75mm筛各一只; d)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 e)搪瓷盘,毛刷等
7.5.2.1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11规定的2倍数量,放在干燥箱中于(105士5)℃ 下烘于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7.5.2.2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按表11的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将试样倒人淘洗容器 中,注人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于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 试样放在2.36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7.5.2.3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人塘瓷盘后,放在干燥箱中于(105士5)℃下烘干至恒 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1g。
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7.5.3结果计算与评定
7.6针、片状颗粒含量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见图1和图2); ?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1 方孔筛:孔径为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及37.5mm的 筛各一个。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见图1和图2); bD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C 方孔筛:孔径为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及37.5ml 筛各一个。
表12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7.6.2.2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按表12的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然后按表13规定的粒 级按7.3规定进行筛分。
7.6.2.3按表13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仪逐粒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 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称出其总质量,精确至1g。 7.6.2.4石子粒径大于37.5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检验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 合表14的规定
7.6.3结果计算与评定
7.6.3.1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式(3)计算,精确至1%:
7.6.3.1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式(3)计算,精确
式中: Q一一针、片状颗粒含量,%;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一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6.3.2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本试验用试剂和材料如下: B) 试剂:氢氧化钠、鞋酸、乙醇、蒸馏水;
b) 1 标准溶液:取2g酸溶解于98ml.浓度为10%乙醇溶液中(无水乙醇10mL加蒸 90mL)即得所需的鞍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25mL注人975mL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 中(3g氢氧化钠溶于97mL蒸馏水中),加寨后剧烈摇动,静置24h即得标准溶液。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及称量100g,感量0.01g各一台; b) 量筒:100mL及1000mL; c) 方孔筛:孔径为19.0mm的筛一只; d)烧杯、玻璃棒、移液管等。
7.7.3.1按7.1规定取样,筛除大于19.0mm以上的颗粒,然后缩分至约1.0kg,风干后备用。 7.7.3.2向1000mL容量筒中装人风干试样至600mL刻度处,然后注人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 至800mL刻度处,剧烈搅动后静置24h。 7.7.3.3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颜色,盛装标准溶液与盛装试样的容量筒大小应一致。
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颜色时,则表示试样有机物含量合格;若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 应把试样连同上部溶液一起倒人烧杯中,放在60℃~70℃的水浴中,加热2h~3h,然后再与标准溶 液比较,如浅于标准溶液,认为有机物含量合格;若深于标准溶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作进一步试验。即 将一份原试样3%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质,再用清水淋洗干净,与另一份原试样分别按相同的配合比 制成混凝土,测定28d的抗压强度。当原试样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淘洗试样制成的混凝土强度的 95%时,则认为有机物含量合格。
本试验用试剂和材料如下: a 1 浓度为10%氯化钡溶液(将5g氯化钡溶于50mL蒸馏水中); b) 稀盐酸(将浓盐酸与同体积的蒸馏水混合); c) 1 1%硝酸银溶液(将1g硝酸银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人5mL~10mL硝酸,存于棕色 瓶中); d)中速滤纸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士5)℃; b) 1 天平:称量10kg,感量为1g及称量100g,感量为0.001g各一台; 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 C d) 方孔筛:孔径为75μm的筛一只; e) 2 烧杯:300mL; f) 量简:20mL及100mL;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士5)℃; b) 天平:称量10kg,感量为1g及称量100g,感量为0.001g各一台; c) 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 d) 方孔筛:孔径为75μm的筛一只; e) 烧杯:300mL; f) 量简:20mL及100mL;
g 粉磨体或破碎机; h) 干燥器、瓷地埚、搪瓷盘、毛刷等。
7.8.3.1按7.1规定取样,筛除大于37.5mm的颗粒,然后缩分至约1.0kg。烘干或风干后粉磨,筛 除大于75μm的颗粒。将小于75μm的粉状试样再按四分法缩分至30g~40g,放在干燥箱中于 (105土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7.8.3.2称取粉状试样1g,精确至0.001g。将粉状试样倒人300mL烧杯中,加人20mL~30mL 蒸馏水及10mL稀盐酸,然后放在电炉上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5min,使试样充分分解后取下,用滤 纸过滤,用温水洗涤10次~12次。 7.8.3.3加人蒸馏水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后,搅拌滴加10mL浓度为10%的氯化钡溶液,并 将溶液煮沸数分钟,取下静置至少4h(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200mL),用役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 至氯离子反应消失(用1%硝酸银溶液检验)。 2 7.8.3.4将沉淀物及滤纸一并移入已恒量的瓷坩埚内,灰化后在800C高温炉内灼烧30min。取出 瓷地埚,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g。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7.8.4结果计算与评定
GX0.343 X100 ................................. G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土5)℃; b)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c) 2 三脚网篮:用金属丝制成,网篮直径为100mm,高为150mm,网的孔径2mm~3mm; d方孔筛:同7.3.1;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土5)℃;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c) 三脚网篮:用金属丝制成,网篮直径为100mm,高为150mm,网的孔径2mm~3mm; dD 2 方孔筛:同7.3.1;
e 容器:瓷缸,容积不小于50L; f) 比重计; g)玻璃棒、塘瓷盘、毛刷等。
.3.1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可满足表15规定的数量,用水淋洗于净,放在干燥箱 5上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然后按6.3规定进行筛 司。
表15 坚固性试验所需的试样数量
7.9.4结果计算与评定
7.9.4.1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按式(5)计算,精确至0.12
7.9.4.1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按式(5)计算,精确至0.1%
P+0P2+aP+aP+P ++++
P 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率,%; 0、02、0、0、0一一分别为各粒级质量占试样(原试样中筛除了小于4.75mm颗粒)总质量的 百分率,%; P、P2、P、PPs一一分别为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
7.9.4.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2 压力试验机:量程1000kN,示值相对误差2%; b) 2 钻石机或锯石机; c) 岩石磨光机; d)游标卡尺和角尺
b)钻石机或锯石机; c)岩石磨光机; d)游标卡尺和角尺。 7.10.2试件 本试验用试件如下: a)立方体试件尺寸:50mmX50mm×50mm; b)圆柱体试件尺寸:p50mm×50mm; c)试件与压力机压头接触的两个面要磨光并保持平行,6个试件为一组。对有明显层理的岩石, 应制作二组,一组保持层理与受力方向平行,另一组保持层理与受力方面垂直,分别测试。 7.10.3试验步骤 7.10.3.1用游标卡尺测定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并计算顶面和底面的面积。取顶面和底面的算 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将试件浸没于水中浸泡48h。 7.10.3.2从水中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强度试验,加荷速度为0.5MPa/s 1MPa/S。
本试验用试件如下: 2 立方体试件尺寸:50mm×50mmX50mm; b) 圆柱体试件尺寸:p50mmX50mm; 2 试件与压力机压头接触的两个面要磨光并保持平行,6个试件为一组。对有明显层理的岩 应制作二组,一组保持层理与受力方向平行,另一组保持层理与受力方面垂直,分别测试,
.3.1用游标卡尺测定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并计算顶面和底面的面积。取顶面和底面的 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将试件浸没于水中浸泡48h。 .3.2 从水中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强度试验,加荷速度为0.5MPa/ Pa/s。
7.10.4结果计算与评定
7.10.4.1试件抗压强度按式(7)计算,精确至0.1MPa:
式中: R一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一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 A一试件的荷载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7.10.4.2岩石抗压强度取6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并给出最小值,精确至1MPa,采用修约 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7.10.4.3对存在明显层理的岩石,应分别给出受力方向平行层理的岩石抗压强度与受力方向垂直层 理的岩石抗压强度。 注:仲裁检验时,以$50mm×50mm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准。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 2 压力试验机:量程300kN,示值相对误差2%; b)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c) 受压试模(压碎指标测定仪,见图3);
d)方孔筛:孔径分别为2.36mm,9.50mm及19.0mm的筛各一只; e)垫棒:p10mm,长500mm圆钢
7.11.2试验步骤
7.11.2.1按7.1规定取样,风干后筛除大于19.0mm及小于9.50mm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 分为大致相等的三份备用。当试样中粒径在9.50mm~19.0mm之间的颗粒不足时,允许将粒径大于 19.0mm的颗粒破碎成粒径在9.50mm~19.0mm之间的颗粒用作压碎指标试验。 7.11.2.2称取试样3000g,精确至1g。将试样分两层装人圆模(置于底盘上)内,每装完一层试样 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两层颠实后,平整 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当圆模装不下3000g试样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mm为准。 7.11.2.3把装有试样的圆模置于压力试验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 并稳荷5s,然后卸荷。取下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 的试样质量,精确至1g。
7.11.3结果计算与评定
7.11.3.1压碎指标按式(8)计算某农业银行大楼防雷施工方案,精确至0.1%
式中: Q一一压碎指标,%; G一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一一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7.11.3.2压碎指标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7.11.3.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7.12.1液体比重天平法
7.12.1.1环境条件:试验时各项称量可在15C~25C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止的2h起至试 验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2℃
7.12.1.2仪器设备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土5)℃; b)天平:称量5kg,感量5g;其型号及尺寸应能允许在臂上悬挂盛试样的吊篮,并能将吊篮放在 水中称量; c)吊篮:直径和高度均为150mm,由孔径为1mm~2mm的筛网或钻有2mm~3mm孔洞的 耐锈蚀金属板制成; d)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 e)盛水容器:有溢流孔; f)温度计、搪瓷盘、毛巾等。
【河北图集】12N6:热力工程7.12.1.3试验步骤
7.12.1.3.1按7.1规定取样,并缩分至略大于表16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 然后洗刷干净,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表16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