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3544-2022 石油化工往复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SH/T 3544-2022 石油化工往复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8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8402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H/T 3544-2022 石油化工往复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3.1曲轴、轴承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a)曲轴和轴承上的油污、防护油和铁锈等异物清理干净,油路应清洁畅通,曲轴的堵油螺塞和平 衡块的锁紧装置应紧固: b) 轴瓦的合金层与瓦壳应紧密结合,不得有脱壳;合金层表面不应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等 缺陷。 3.2主轴承采用薄壁瓦时,其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轴瓦在拧紧螺栓后,用涂色法检查轴瓦瓦背与轴承座的贴合度: 1)轴瓦外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不得小于瓦背面积的85%; 2)轴瓦外径大于200mm时,不得小于瓦背面积的70%; 3)存在不贴合的表面应呈分散分布,其中最大集中面积不应大于瓦背面积的10%,且0.02mm 塞尺塞不进为合格; b)在紧固螺栓达到拧紧力矩的条件下,轴瓦顶间隙与侧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不得在 上、下瓦之间加垫片来调整轴瓦间隙; c)在紧固螺栓达到拧紧力矩的条件下,检查轴瓦与轴颈接触情况,轴向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0%, 且分布均匀; d)薄壁瓦余面高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其测定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3.3主轴承采用厚壁瓦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安装、调整应符合SH/T3538 规定。 3.4主轴承采用滚动轴承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安装、调整应符合SH/T3538 规定。 3.5、轴承座螺检的伸长长度或控紧力矩、应筑合产日村龙六他的规定

表4.3.6主轴承与轴颈的径向间隙

4.3.7曲轴就位后,应在主轴颈上复查轴向水平度,且不得大于0.10mm/m;在曲柄销0°、90°、 180°、270°四个位置测量曲轴颈水平度,检查曲柄颈对主轴颈在互相垂直的四个位置上的平行度且不 得大于0.15mm/m。 4.3.8将曲轴置于0°、90°、180°、270°四个位置上,分别测量其曲拐臂间距离,其偏差值不得大 于活塞行程的万分之一(见图4.3.8)。

永泰连续l梁(32+48+32)m现浇连续梁支架施工施工方案(碗扣)图4.3.8曲拐臂间距测量示意图

式中: S 一 曲轴颈两次测量位置间的距离,可近似取为活塞行程,mm; △K一垂直偏差,mm/m。

图4.3.9垂直偏差测量示意图

4.1压缩机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一次灌浆工作,应在机身初找平、找正后进行; b)二次灌浆工作,应在机身、中体二次找正完毕后,压缩机曲轴和主轴承检查合格、隐蔽工程检 查合格后24h内进行; c)灌浆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施工前应核对灌浆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4.2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见图4.4.2),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4.4.2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示意图

a)采用细石混凝土灌浆时,其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的标号提高一级,灌浆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按 GB50204执行; b)灌浆时,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或使机器产生位移。 4.4.3预留孔内的灌浆料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能拧紧地脚螺栓。 4.4.4贯穿式地脚螺栓孔灌浆时,如果产品技术文件无要求,宜按图4.4.4所示,并符合下列要求: a)锚板应与基础底面平行并紧密接触,灌浆时地脚螺栓应垂直,砂浆不得外流; b)在锚板的上面先灌入100mm~150mm高度的水泥砂浆层,然后,向孔内充以密实的干砂至二次 灌浆层下100mm~150mm,上部再用水泥砂浆封闭。 4.4.5二次灌浆前进行下列工作: a)有垫铁安装时,各垫铁组的每块垫铁间应点焊固定; b)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不少于6h,灌浆前1h应清除积水;当环境 温度低于5℃时,灌浆层应采取保温或防冻措施; c) )二次灌浆前应按图4.4.2、图4.4.4所示安设外模板,图中c值应不小于60mm,h值应不小于 10mm

采用细石混凝土灌浆时,其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的标号提高一级,灌浆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按 GB50204执行; b)灌浆时,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或使机器产生位移。 4.4.3预留孔内的灌浆料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能拧紧地脚螺栓。 4.4.4贯穿式地脚螺栓孔灌浆时,如果产品技术文件无要求,宜按图4.4.4所示,并符合下列要求: a)锚板应与基础底面平行并紧密接触,灌浆时地脚螺栓应垂直,砂浆不得外流; b)在锚板的上面先灌入100mm~150mm高度的水泥砂浆层,然后,向孔内充以密实的干砂至二次 灌浆层下100mm~150mm,上部再用水泥砂浆封闭。 4.4.5二次灌浆前进行下列工作: a)有垫铁安装时,各垫铁组的每块垫铁间应点焊固定; b)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不少于6h,灌浆前1h应清除积水;当环境 温度低于5℃时,灌浆层应采取保温或防冻措施; c)二次灌浆前应按图4.4.2、图4.4.4所示安设外模板,图中c值应不小于60mm,h值应不小于 10mm。

图4.4.4 带锚板地脚螺栓孔灌浆示意图

4.4.6二次灌浆时,灌浆用料应现配现用,灌浆后应按规定养护,开应付合下列要求: a)二次灌浆层的高度宜为50mm~70mm; b)二次灌浆层的灌浆施工应连续进行,不得分次浇灌; c)二次灌浆层应密实并使其充满整个机身底部。 4.4.7无垫铁安装的二次灌浆除符合本规范4.4.6条的规定外,在二次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 上时,方可松掉调整螺钉或拆除小型千斤顶,取出临时支撑件,同时复测水平度,并将空洞填实。 4.4.8灌浆材料的检验及灌浆试块的留置应符合SH/T3510的相关要求。

4.5.1各级气缸水套应进行水压试验,开付告广品技不文仟安示 4.5.2各级气缸在安装前,应清洗检查气缸镜面、气缸体、气阀腔及与中体连接面等部位,不得有机 械损伤和其他缺陷。 4.5.3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各气缸的圆柱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做好记录。 4.5.4气缸、中体及机身连接时,应对称均匀地紧固连接螺栓,拧紧力矩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气 缸支撑件应与缸体接触良好,并应受力均匀。

a) 以十字头滑道中心线为基准,其同轴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5.5 的规定; b) 同轴度超过规定时,应使气缸作平行位移或研刮气缸与中体连接处止口面来调整;不得采用加 垫或施加外力的方法来强制调整;处理后的止口应保持均匀接触,接触面积应达60%以上; c) 气缸水平度在气缸镜面前、中、后三点位置上测量应不大于0.05mm/m,且倾斜方向应与滑道 一致(宜高向气缸端盖);

d) 气缸安装完毕后,中体与机身、气缸与中体间均 三位销

表4.5.5气缸与滑道同轴度允许偏差

4.5.6 气缸与十字头滑道同轴度找正可采用拉钢丝找正法、光学准直仪找正法、激光准直仪找正法 丝找正法的钢丝直径与重锤质量的选配及钢丝自重下垂度见SH/T3538一2017附录E;激光准直仪 参见本规范附录C。

4.6.1检查清洗十字头、连杆,油路应畅通。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及连杆大头瓦轴承合金的浇铸质 量,并应符合本规范4.3.1条的规定。 4.6.2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分别与十字头体、滑道的接触面,接触面积应不小于50%,且应接触均匀。 研刮时,应边研刮边复测滑板与滑道的间隙,不得刮偏。 4.6.3十字头滑板与滑道的间隙在全行程的各个位置上,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6.4用宽座角尺及塞尺测量十字头在滑道前、后两端与上、下滑道的垂直度(见图4.6.4),其允许 偏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垂直度应为0.20mm/ma

图4.6.4十字头端面与滑道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4.6.5安装十字头时,正反十字头受力面位置不得调向,其中心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6.6连杆大头瓦的检查应符合本规范4.3.2条的规定,其径向及轴向间隙应符合其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6.7紧固连杆大头瓦连接螺栓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给定的伸长量或扭紧力矩,锁紧装置应锁牢 4.6.8检查连杆小头瓦与十字头销轴的加工精度及轴向、径向配合间隙,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 定,锁紧装置应锁牢。

4.7.2平填料环、填料盒的密封面宜在填料函内或特制的胎具内进行研磨, H见图4.7.2,其面积应不小于80%

图4.7.2 平填料函组装示意图

4.8活塞、活塞杆和活塞环安装

图4.7.8锥形填料函组装示意图

4.8.2检查活塞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8.4活塞与活塞杆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活塞杆凸肩、紧固螺母的端面与活塞的接触应均匀; b)活塞杆与活塞及十字头应连接牢固,锁紧螺母紧固力矩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c)检查活塞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应牢固可靠。 4.8.5活塞安装时,相邻活塞环的开口位置应相互错开,并应避开气缸阀腔孔位置。 4.8.6活塞与气缸镜面间的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8.7浮动活塞安装时,两配合球面应接触均匀。锁紧装置锁紧后,其球面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 的规定,无规定时,可采用0.03mm~0.05mm(见图4.8.7)

a) 活塞杆应能自由进入十字头端孔; b)法兰连接应检查十字头连接器的调整垫与活塞杆后端的接触,并应接触均匀; c)螺纹连接应检查十字头连接器端面与锁紧螺母的接触,并应接触均匀; d)活塞杆与十字头液压紧固连接,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步骤执行,油压不得超出产品技术文件 的规定; e) 活塞杆与十字头连接采用超级螺母型式,其安装紧固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8.9 活塞前、后死点的余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8.10活塞杆与十字头连接后,应盘动十字头并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GBT 38705-2020 城镇供热设施运行安全信息分类与基本要求.pdfSH/T3544—2022

a) 复测十字头滑板与滑道的间隙、活塞体在气缸的径向位置,其连接前、后数值应不变: DD 复测活塞余隙

7 浮动活塞的球面间障

8.11测量活塞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冷态跳动,活塞杆冷态径向跳动参见本规范附求D,开应 下列要求: a)活塞杆冷态径向跳动应分别在十字头端和填料函端测量; b)活塞杆冷态水平径向跳动值允许偏差为活塞行程的0.00015倍,且最大偏差值不得超过 0.064mm; c)活塞杆冷态垂直径向跳动值(包括活塞杆挠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当产品技术文件无 规定时,其每毫米行程允许偏差为±0.00015mm。

4.9.1气阀阀片、阀座、弹簧等解体清洗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阀座密封面、阀片表面应无划痕、擦伤、锈蚀等缺陷; b)同一气阀的弹簧初始高度应相等,弹力应均匀,阀片和弹簧应无卡住或倾斜现象; c)气阀阀片平面度和厚度偏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选用PEEK气阀时,应符合本规范附 录E的规定。 4.9.2检查阀座与阀片贴合面的严密性。用煤油试漏时,中、低压段气阀每分钟渗漏不得超过20滴; 高压段气阀每分钟渗漏不得超过10滴。 4.9.3采用模拟压缩机工况进行气体泄漏性检验的气阀,现场安装时不再进行严密性检查。 4.9.4进、排气阀的位置不得装反,气阀连接螺栓应紧固,顶丝和锁紧装置应顶紧和锁牢。 4.9.5气阀调节装置和阀片升程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且应动作灵活、到位,无卡滞现象。 4.9.6气量无级调节装置的电液执行机构、电子机械执行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10.1盘车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10.2检查盘车器动作应灵活、正确、可靠。 4.10.3检查盘车器限位开关动作应准确、可靠,

4.10.1盘车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摘装式或组装后部件整体到货的压缩机,制造商工厂装配、调试合格且现场不再进行解体检查, 压缩机可进行整体安装找正。 5.2压缩机整体安装找正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压缩机轴向、列向的中心线与基础的中心线间偏差不得大于5mm;标高允许偏差为土5mm; b)压缩机水平度符合下列规定: 1)轴向水平度可在主轴外伸部分或机身机加工平面上测量,水平度不应大于0.10mm/m; 2)采用悬挂式或单独立轴承电动机驱动的,在规定范围内机身轴向水平度宜高向驱动端;采 用双独立轴承电动机驱动的,在规定范围内机身轴向水平度宜高向非驱动端; 3)机身列向水平度在中体滑道和气缸镜面上测量,水平度不应大于0.10mm/m; 4)机身的列向水平度调整时应综合考虑各列的水平度要求,列向水平度宜高向气缸端; 5)对机身分布在电动机两侧的压缩机组,宜以电动机为基准进行安装找正。 5.3采用有垫铁安装时,应符合本规范4.2.2条的规定;采用无垫铁安装时某污水截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符合本规范4.2.3条的 规定。 5.4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本规范4.2.4条~4.2.7条的规定;一次灌浆、二次灌浆应符合本规范4.4条的 规定。 5.5压缩机整体安装时拆卸的零部件,应按本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进行拆装、清洗、检查。 5.6压缩机整体安装完成,并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a) 复测曲轴轴向间隙、大头瓦端面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b) 复测曲拐臂间距,应符合本规范4.3.8条的规定; c) 复测十字头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d) 复测活塞在气缸中的位置间隙、活塞前后死点间隙,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e) 检查活塞杆与填料盒端盖的径向间隙,不应有偏斜现象; f) 复测活塞杆径向跳动,应符合本规范4.8.10条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