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pdf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33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pdf

设计一章,删去了浸水预沉法处理弱湿陷性地基和新建过沟填方渠 道的规定以及原附录四和附录八的内容; 9、增加了沥青混合料保温运输的规定,适当提高了混凝土的 性能指标和膜料的厚度指标; 10、更正了原规范公式、图表和文字中的错误。 本规范所替代规范的历次版本为:SL18一91。 本规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规范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中灌绿源灌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水利厅 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 本规范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安国曲强张海燕杨万志荣丰涛 张金凯李书民 本规范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徐乾清、许志方 本规范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

2 引用标准..……. 2 3 4 4 9 4.1水文气象、地质和地形条件...….…. 9 4.2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 ..9 4.3其他资料.. 10 2 防渗材料和防渗结构... 11 5.1防渗主要原材料... 11 5.2防渗结构的技术要求..… 17 5.3防渗结构的选定....….. 20 防渗渠道设计... 21 21 21 23 6.4断面参数.. 25 6.5断面尺寸水力计算.. 28 6.6伸缩缝、砌筑缝及堤顶.... 33 渠基稳定..… 36 7.1 一般规定. 36 7.2 36 7.3 分散性土基.. 36 7.4 37 7.5盐胀土基...…. 37 7.6冻胀性土基.…. 37 7.7 其它情况.. 39 8 防渗结构设计.. 41 8.1土料防渗.... 41 8.2 水泥土防渗.…. 42 8.3 2 8.4混凝土防渗 44

.49 52 54 54 55 10防渗结构施工... 57 57 10.2水泥土防渗....…...….…....….…. 57 ·* 10..3砌石防渗...…...…. G 2 ·. 62 10..6沥青混凝土防渗..... 858 10.7填充伸缩缝.. 11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检查 60 00 12 渠道防渗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12.1一般规定.... 12.2方案比较. 70 12.3技术经济指标..…. 70 13测验 72 13.1 渗漏测验 72 13.2变形测验 74 75 14 管理.. .. 77 附录A 防渗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79 梁板式筏型基础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附录B 推求渠道流量的正向递推水量平衡法. 81 附录C 膜料防渗渠道土保护层边坡稳定计算. 84 附录D 弧形底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计算方法..…. .. 88 附录E 渠基的排水设施. 92 附录F 伸缩缝填料和裂缝处理材料的配合比、制作及 施工方法. : 95 附录G 膜料接缝的方法和质量检查.………… 97 附录H 渠道渗漏的静水法测验段设置和成果整理...….. 100 规范用词说明.…. 117 条文说明. 118

.49 52 54 54 55 10防渗结构施工... 57 57 10.2水泥土防渗....…...….…....….…. 57 ·* 10..3砌石防渗...…...…. G 2 ·. 62 10..6沥青混凝土防渗..... 858 10.7填充伸缩缝.. 11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检查 60 00 12 渠道防渗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12.1一般规定.... 12.2方案比较. 70 12.3技术经济指标..…. 70 13测验 72 13.1 渗漏测验 72 13.2变形测验 74 75 14 管理.. .. 77 附录A 防渗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79 , 附录B 推求渠道流量的正向递推水量平衡法. 81 附录C 膜料防渗渠道土保护层边坡稳定计算. 84 附录D 弧形底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计算方法..…. .. 88 附录E 渠基的排水设施. 92 附录F 伸缩缝填料和裂缝处理材料的配合比、制作及 施工方法. : 95 附录G 膜料接缝的方法和质量检查.………… 97 附录H 渠道渗漏的静水法测验段设置和成果整理...….. 100 规范用词说明.…. 117 条文说明. 118

1.0.1为统一渠道防渗工程的技术标准,提高建设质量、管理水 平和输水效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农田灌溉、发电引水、供水等渠道防渗工程 的设计、施工、测验和管理。 1.0.3渠道防渗工程设计和施工,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 设程序,并与渠道其它工程项目同步进行。 1.0.4渠道防渗工程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并满足 如下技术要求: 1渠道防渗工程设计,应通过工程地质勘测,查清渠基床的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掌握渠道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技术 资料,通过论证,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经久耐用、运用安全、 管理方便。 2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应满足防渗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3渠道防渗工程宜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渗漏、变形和冻胀等测 验,取得工程运用成果。 4渠道防渗工程应加强管理,保证设计使用年限,提高效益。 5特大型防渗渠道应进行专项研究。 1.0.5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A一渠道防渗面积 α一实用经济断面与水力最佳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之比 α;一土条垂直坡面的分力与铅垂线的夹角 B一渠道或暗渠的水面宽 B一渠道堤顶口宽 Bw一静水法测验中渠段的水面宽度 b一渠底宽或弧形底梯形渠道的弧形底的弦长 b:一土条分条的宽度 b。一弧形底梯形渠道的水力最佳断面弧形底的弦长 b一弧形坡脚梯形渠道的渠底水平段宽 b2一暗渠宽 d50一通过砂砾石重50%的筛孔直径 é一暗渠水面以上净空高度 G一集水管末端距渠底垫层的深度 g一集水管首端距渠底垫层的深度 H一暗渠断面总高度 H一暗渠直墙段高 H3一暗渠底部圆弧矢高 hi、h2、hi3—相应于r、r'、r的土柱高度 i一渠道比降 10

i一集水管底比降 K,一弧形底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渠底圆弧半径r与水深 H之比 L一渠道长度 Lf一防渗渠道总长度 L一土条分条的顶底斜长 Li、L2一集水管的长度 m一渠道的边坡系数 r一渠底圆弧半径 r一水力最佳断面渠底圆弧半径 11一暗渠底部圆弧半径 12一暗渠顶部圆弧半径 Z一置换深度 Z一地下水位埋深 θ一圆弧的圆心角 θ一暗渠底部圆弧的圆心角 02一暗渠水面宽圆弧的圆心角 0一渠道过水断面面积 ①。一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 0一防渗结构厚度 3.0.2物理参数 E一渠段单位长度水面蒸发量 e一观测时段内平均水面蒸发强度 H一渠道断面水深

H。一渠道水力最佳断面水深 H2一暗渠顶部圆弧段水深 h一测验段水深 h一测验段首端水深 h一测验段末端水深 1一渠段单位长度降雨量 Ka一渠道防渗护面的渗漏量 n一渠道糙率 n一初渗阶段的观测时段数 n2一初渗阶段总加水时段数 P一平均降雨强度 Q一渠道设计流量 Qa一渠道末端断面流量 Ω一渠道起始断面流量 Q 一静水法测渗的平均渗漏强度 Qimax一静水法测渗的最大渗漏强度 Qimin一静水法测渗的最小渗漏强度 Q一恒水位测验初渗阶段的渗漏强度 Qr一恒水位测验的稳渗强度 Q一变水位测验的稳渗强度 Qn一第i个观测时段的渗漏强度 Q一初渗阶段第j个加水时段的渗漏强度 Q。一多分水口渠道的渠首总引水流量 q 一渠道渗漏损失流量 R一渠道水力半径

R一多分水口渠道各分水口的引水流量比值 WE一初渗超额量 一渠床置换比 一渠道湿周 Xo一渠道水力最佳断面湿周 一渠道平均湿周 77一渠道水利用系数 △h一静水法测验中,观测时段水深变化量 △t一观测时段长度 △t;一第i个观测时段的长度 △t一第j个加水时段长度 △WB一恒水位测验中,单位渠段水体变化量 △WBF一变水位测验中,单位渠段水体变化量 △W,一恒水位测验渠段单位长度稳定渗漏量 △W,一变水位测验渠段单位长度稳定渗漏量 3.0.3作用及作用效应 Q一温度收缩系数 C:一滑动面上土或土与膜料间的凝聚力 E一沥青混凝土平均变形模量 F一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 F一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H一冻深(冻土层厚度内的冻前土层厚度) R'一层间约束系数 W'一按湿重度和浮重度计算的土条重力 W"一按湿重度、饱和重度和浮重度计算的土条重力 Z一设计冻深 、y"、Ym一土条的湿重度、浮重度和饱和重度 0一温度应力

轴向拉伸波桑比 滑动面上土或土与膜料间的内摩擦角 一冻胀率 h一冻胀量 T一沥青混凝土板面任意点的温差 .0.4其他 APP一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tacticPolypropylene(APP) modifiedbituminoussheetmaterials] 、D一稳渗回归系数 G,一渠道防渗工程建设总用工数 GM一渠道防渗工程建设每米用工指标 K一渠道防渗工程总投资 k一单位防渗面积投资 ㎡一每米防渗渠道投资 SBS一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 modified bituminous sheet materials] T一允许工期 T一设计工期

4.1水文气象、地质和地形条件

4.1.1渠道防渗工程建设,除应取得与渠道工程有关的工程总体 设计资料外,还应根据地区特点、工程规模、等级要求取得水源的 有关水位、流量、泥沙、水质、冰情以及工程地点的降水、蒸发、 气温、负气温指数、冻融期、冻土深度、风向、风速等水文气象资 料。可采用条件相似的邻近水文、气象站(台)的多年资料平均值 及极值,其资料系列不宜少于20a。 4.1.2渠道沿线应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测,取得岩土分类、地质构 造和工程地质隐患等资料,以及土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干密度、 孔隙率、液塑限、有机质、可溶盐、冻胀性、湿陷系数、渗透系数 和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化学性质资料。对特殊地质问题应进行 专题研究。 4.1.3地下水埋深小于5m的渠道,应取得地下水类型、埋深、 动态、流向、补给和排泄条件、水质与污染源等水文地质资料。 4.1.4应具有下列地形图及工程布置图: 1项目区总体布置图,比例尺可采用1/25000~1/100000。 2渠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可采用1/5000~1/10000。 3 典型田间渠系布置图,比例尺可采用1/500~1/2000。 4沿渠线带状地形图,比例尺可采用1/1000~1/2000。带状 图宽度,视地形、工程规模和施工布置等条件而定。 5渠道纵断面图,比例尺可采用:水平1/1000~1/25000,垂 直1/100~1/200;横断面图,比例尺可采用1/100~1/200。横断面 的间距:地形平坦区为100m~500m;地形复杂区为20m~100m。 地形变化处应加测横断面。

4.2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

4.2.1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应取得工程邻近地区的水泥、石灰、 砂、石、膜料、沥青等建筑材料的产源、产(储)量、质量、开采 与运输条件、单价等资料。

与运输条件、单价寺资料。 4.2.2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应具备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用水、电

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Y.pdf4.2.2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应具备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用水、电

源、交通、通讯、工期要求和技术人员、劳力供给等施工条件。 4.3其它资料 4.3.1扩建、改建工程,应对渠道渗漏情况和工程病害进行调查 取得原渠道的水力要素、渗漏量以及渠床土质和水分状况等资料。 4.3.2应取得建设单位对工程运用的要求,搜集当地或类似已建 成渠道防渗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资料、管理运用经验、试验研究成果 和竣工验收等资料。

5.1.1渠道防渗工程采用的土料,应符合表5.1.1规定。

5.1.1土料的技术要求

5.1.2石灰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总含量(按干重计)不应小于 75%;贝灰中氧化钙含量不应小于45% 5.1.3砂料宜采用天然级配的天然砂或人工砂。天然砂的细度模 数宜为2.2~3.0,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为2.4~2.8.人工砂饱和面干 含水率不宜超过6%。混凝土可采用中、粗砂,砂浆可采用中、细 砂,其技术要求可按混凝土用砂。在缺乏中、粗砂地区,渠道流速 小于3m/s时,可采用细砂或特细砂。砂的质量应符合表5.1.3规定。 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时,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5.1.4砂砾料用作膜料防渗保护层时,砂砾料的级配宜符合图 5.1.4推荐的范围。砂砾料的最大粒径宜为75mm~150mm。 5.1.5石料应洁净、坚硬、无裂纹,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尾水调压井开挖支护施工方案表5.1.3砂料的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