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5163-2002 水电工程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导则.pdf5.1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时短路电流计算的项目
5.1.1校验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动、热稳定时,应计算正常接线方式 下的最大短路电流。出现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方式按图5.1.1确定。 例如: x(2) /x(1) =0.5, x(2) /x(0) =0.65。 从图5.1.1可以查到,单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为最大。
5.1.1校验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动、热稳定时,应计算正常接线方式
GB@T50145-2007《土的工程分类标准》.pdf图5.1.1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方式
校验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时,应计算短路电流峰值。 校验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热稳定时,应计算短路电流周期 改值和非周期分量。采用运算曲线法时,应计算周期分量
分量有效值和非周期分量。采用运算曲线法时,应计算周期分
L 5.1.4校验断路器的开断能力时,应分别计算分闸瞬间的短路 电流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5.1.5校验断路器的关合能力时,应计算短路电流峰值。 5.1.6校验非限流熔断器的升断能力时,应计算短路电流全电 流的最大有效值。 校验限流熔断器的开断能力时,应计算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 初始值
5.2设计接地装置时短路电流计算的项目
设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时,应按图5.1.1确定 导致短路电流最大的接地短路方式,然后计算流经接地装置的最 大人地短路电流。此外还应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流经主变压器中性 点的初始短路电流。
5.3设计继电保护时短路电流计算的项目
5.3.1对于利用短路电流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在计算动作值 时,应计算最大运行方式下的最大短路电流,详见表5.3.1。 5.3.2对于利用短路电流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校验灵敏度 时,应计算最小运行方式下的最小短路电流,详见表5.3.1。
表5.3.1继电保护整定时应计算的短路电流
DL/T5163—2002表5.3.1(续)被保护短路电流计算项目保护类别设备计算动作值时校验灵敏度时并联纵差端部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最小电抗器电流速断值线路末端三相短路I段无时时初始短路电流最大限速断阶值段Ⅱ段有时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式电限速断最小值流线路木端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保护最小值(近后备)Ⅲ段过流相邻线路木端两相短路时短路线路电流最小值(远后备)保护范围外二相短保护范围内两相短路时短路电各种纵联保护路时初始短路电流最流最小值大值两侧保护灵敏系数相同的位置发生短路时流经两回线路的短路平行线电流最小差值路横差一回线路末端短路,且短路点附近的断路器已断开时流经两回线路的短路电流最小差值14
DL/ T 5163—2002
6.1.1用短路电流校验导体或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时, 短路点应按下列原则选定: !对于不带电抗器的回路,短路点应选在正常接线方式时 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 2对于带电抗器的(6~10)kV出线和厂用分支线回路, 除其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之间隔板前的引线和套管应选择在电抗 器之前外,其余导体和电器宜选择在电抗器之后。 6.1.2用短路电流校验电缆热稳定时,短路点应选在通过电缆 回路最大短路电流可能发生处。 6.1.3用短路电流检验开断设备的开断能力时,短路点应选在 使流经设备的短路电流最大的短路点。 6.1.4设计继电保护时短路点应按表5.3.1选取。
6.2.1校验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时,宜采用主保护动作 时间与断路器的分闸时间之和。
1裸导体: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的分闸时间之 和。如主保护有死区,则采用能对该死区起作用的后备保护动作 时间,并采用相应处的短路电流。 2电动机馈线电缆: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的分 闸时间之和。 3其他电缆:宜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分闸时间 之和。
DL/ T 5163 — 2002
4高压开关设备:额定电压在110kV及以下为4s,在 220kV及以上为2so 5其他电气设备:根据各设备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定。 6.2.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时,应根据不同的保护类别计算初始 短路电流或稳态短路电流。
DL/ T 5163—2002
7.1.1暂态解析法是一种短路电流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利用 暂态解析法计算短路电流时,应先按7.2的规定制定等效电路 并按7.2的要求准备各支路和节点的参数,但不需要按同一基准 容量(例如100MVA或1000MVA)计算等效电路各支路的阻抗 标么值。
7.2.1等效电路应根据系统可能出现最大或最小短路电流的正 常运行接线分别制定。 7.2.2等效电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电机的阻抗不作为支路出 现。节点和支路应分别连续编号。 7.2.3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应做出正序网络等效电路,计算不平 衡接地短路电流还应做出零序网络的等效电路。
7.2.1等效电路应根据系统可能出现最大或最小短路电流的正 常运行接线分别制定。
7.2.4节点分为以下几种:
1电源节点(包括等值系统、发电机、同步电动机和同步 调相机以及电压为6kV的异步电动机); 2负荷节点; 3并联补偿节点(指连接感性补偿装置的节点,容性补偿 装置不计); 4中间节点(包括连接节点和末端节点)。 7.2.5支路分为以下两种: 1线路(包括输电线路、电缆和串联电抗器); 2变压器。
铁路预制T梁技术交底书全集线路(包括输电线路、电缆和串联电抗器); 2 变压器
7.2.6电源节点应准备以下参数:P(电源向节点输入的有功 功率,单位MW)、cOS(功率因数)和U(节点电压的标幺 值)。此外,不同的电源节点还应准备以下参数: 1等值系统:S(系统的短路容量,单位为MVA); 2发电机、调相机和同步电动机:S(额定容量,单位为 MVA)、α"d、x'd、xd、x"q、xq(阻抗均为以电机额定容量为 基准的标幺值)、COsp、Ta、T"d、T'd、T"g(时间常数单位 为s)、K。(励磁顶值电压倍数)、T。(励磁系统时间常数,单位 为 s 3异步电动机:S(额定容量,单位为MVA)、xr”(电动 机的超瞬态电抗,取起动电流倍数的倒数)、r(电动机的稳态 电抗,取空载电流倍数的倒数)、cosP、Ta、T"。(相当于同步 电机的T"d,所有时间常数单位为s)。
Q(补偿装置的容量标么值,对于感性补偿装置,此值为 正,单位为Mvar;对于容性补偿装置,略去不计,利用8.6的 方法对计算结果予以校正)和U(标幺值)。
7.2.9线路支路应准备以下参数
RL、XL和BL(分别为每千米的电阻、电抗和容纳的 单位分别为Q和S)及L(线路长度,单位为km)。
7.2.10变压器支路应准备以下参数:
S(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单位为MVA)、uk(短路电抗的标 幺值)、△P(负载损耗,单位为kW)和U;及U;(一、二次电 压DLT1146-2009 DLT860实施技术规范,单位为kV)。 7.2 11、重序网络的等效中收的节点和支收数应与正序网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