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463-2023水域状况评价规范.pdf

DB32/T 4463-2023水域状况评价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315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2/T 4463-2023水域状况评价规范.pdf

供水水量满足度指评价期内水域满足所有供水工程的水量保证率。水域供水功能包括饮用、灌 运、养殖等综合供水功能,按公式(6)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7。

表7供水水量满足度评分分级对照表

塑钢门窗安装安全、技术交底8.3.2生态用水满足度

生态用水满足度指水位(流量)满足水域生态水位(流量)的程度,采用满足生态水位(流量)的天 (旬)数占评价期总天(旬)数的百分比表示,河道、湖泊(水库)分别采用天数、旬数测算。生态用水满足 度按公式(7)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8。

式中: WSI stvs 生态用水满足度,%;

DB32/T4463—2023

评价期内满足生态水位(流量)天(旬)数,单位为天(旬)[d(10d)]; 评价期总天(旬)数,单位为天(旬)「d(10d)]。

表8生态用水满足度评分分级对照表

8.4.1生态岸线比例

生态岸线包括自然岸线及采用人工生态修复后具有自然属性的岸线,生态岸线比例指生态岸线长 度占岸线总长度的百分比,按公式(8)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9。

式中: WEIstax一—生态岸线比例,%; 一生态岸线长度,单位为千米(km); Laxxc 岸线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

表9 生态岸线比例评分分级对照表

8.4.2河道连通性指数

2.1 河道连通性指数反映河道水体保持流动性和连续性程度,采用河道内影响河道连通性的建 成设施(拦河闸、坝和网)数量评价,按公式(9)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10。

WEIhalt Li

道连通性指数评分分级

通性 8.4.2.3 百公里河长范围内影响河道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数量≥2.5个时,本指标评分为0分

4.2.3 百公里河长范围内影响河道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数量>2.5个时,本指标评分为0分

8.4.3出入湖泊(水库)河道畅通率

出人湖泊(水库)河道畅通率反映出人湖泊(水库)河道与湖泊(水库)之间的连通性,按公式(10)计 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11

WEIhhd一一出人湖泊(水库)河道畅通率,%; T: 一一第i条河道评价期内畅通天数,单位为天(d): T 评价期总天数,单位为天(d); 主要出人湖泊(水库)河道数量,单位为个

表11 出入湖泊(水库)河道畅通率评分分级对照表

8.4.4湖泊(水库)水交换率

湖泊(水库)水交换率反映水体交换快慢程度,采用评价期内人湖泊(水库)水量与多年平均人湖泊 (水库)水量的百分比表示,按公式(11)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12,

式中: WEIhkhs一—湖泊(水库)水交换率,%; W 一评价期人湖泊(水库)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万m"); W 评价期多年平均入湖泊(水库)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万㎡²)。

WEI hhW W X100

表12湖泊(水库)水交换率评分分级对照表

8.4.5.1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法,最差水质指标的水质类别代表监测站的水质类别。 8.4.5.2参评水质指标为GB3838基本项目,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价增加GB3838的水源地补充项目 及特定项目。 8.4.5.3评价水域只有一个水质监测断面时,以该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作为该水域的水质代表值;评价 水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监测断面时,以各监测断面水质指标浓度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该水域的水质代表

DB32/T4463—2023

值,河道、湖泊、水库分别以监测断面代表的河长、水面面积、库容为权重。 8.4.5.4采用水质类别最差的项目代表值依据GB3838水质类别标准值和表13评分阈值进行区间内 线性插值赋分。当有多个水质项目的单项水质类别均为最差水质类别时,分别进行评分计算,取最低分 作为水质类别最终评分, 8.4.5.5水质综合评价为劣V类,或评价期内出现重大及以上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水生境综合评分为 0分。

表13水质类别评分分级对照表

8.4.6营养状态指数

8.4.7沉积物营养物质污染指数

沉积物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总氮、总磷以及有机质,本指标仅适用于湖泊(水库)。对照表15,分别 营养物质的等级,最差指标的等级代表该水域沉积物营养物质污染指数等级,据此指标的浓度值进 J内线性插值赋分,确定最终得分。当总氮>4000mg/kg、总磷>1500mg/kg或有机质(质量 >7.0%时,本指标评分为0分

明泊(水库)沉积物营养物质污染指数评分分级对用

1.5.1着生藻类多样性指

着生藻类多样性指数表征水体中着生生物*落组成的多样性特征,仅适用于河道,按公式(12)计

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16。

16 河道着生藻类多样性指数评分分级对照表

8.5.2浮游藻类数量

浮游藻类数量以浮游藻类的藻密度或水体的叶绿素a表示,仅适用于湖泊(水库),采用区间内线性 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17,最终评价结果取藻密度、叶绿素a评价结果的最差值。藻密度≥10000× 10个/L,或叶绿素a≥160ug/L时,本指标评分为0分。

表17浮游藻类数量评分分级对照表

8.5.3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表征河道、湖泊沉积物中底栖动物*落组成的多样性特征,仅适用于河道、湖 泊,按公式(12)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18。

表18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评分分级对照表

8.5.4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指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覆盖面积占常水位下湖泊水域面积的百分比,仅适 湖泊,按公式(13)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及分级见表19。

WBI dxw A。

DB32/T4463—2023

式中: WBIdxzw一—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 Axig 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覆盖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Ast 常水位下的湖泊水域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表19湖泊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评分分级对照

8.5.5鱼类保有指数

鱼类保有指数表征现状鱼类物种数与历史参考时期鱼类物种数的差异状况,宜采用20世纪80年 代或以前作为历史参考时期,按公式(14)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20。

式中: WBI ylby 鱼类保有指数,%; F 评价水域调查获得的鱼类种类数量(剔除外来物种),单位为种; Fdz 历史参考时期鱼类物种数,单位为种

WBIyhby= ×100 Fd

表20 直类保有指数评分分级对照表

指标等级 I Ⅱ Ⅲ IV V 鱼类保有指数/% 100 [75,100) [50, 75) [25,50) [0, 25) 评分值 100 [75,100) [50, 75) [25,50) [0,25)

水鸟保有指数表征现状水鸟物种数与历史参考时期水鸟物种数的差异状况,宜采用20世纪80年 代或以前作为历史参考时期,按公式(15)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21

WBIsnby—水鸟保有指数,%; B 一评价水域调查获得的水鸟种类数量(剔除外来物种),单位为种; Bd 历史参考时期水鸟物种数,单位为种

WBI snby= Bi ×100 Bd

表21水鸟保有指数评分分级对照表

.6.1水面漂浮物覆盖率

水面漂浮物覆盖率表征水面清洁度程度,以遥感监测或者调查的漂浮物最大面积占常水位下水域 面积的百分比表示,按公式(16)计算,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22。漂浮物包括藻类水 华、水葫芦、水花生、秸秆及其他废弃物等.水面漂浮物覆盖率≥55%时.本指标评分为0分。

WLI smpt Acs

Az×100 ·................. Acs

表22 水面漂浮物覆盖率评分分级对照表

透明度表征水体澄清程度,是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要素影响的综合性指标。当河道、湖泊(水库) 水深≤1m时,以透明度占水深的百分比作为评分分级阈值;水深>1m时,透明度作为评分分级阈值 透明度评价采用区间内线性插值赋分.评分分级见表23。

表23透明度评分分级对照表

公众满意度指公众对水域的面积变化、河岸管护、水质水生态、景观娱乐方面的满意程度,采用现场 问卷或APP在线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为年满18周岁、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城乡常住居民,评价期内 总调查人数≥100人。公众满意度调查表按附录D,其赋分取评价水域范围内参与调查公众赋分的平 均值,评分分级见表24

DB32/T4463—2023

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2021版).pdf表24公众满意度评分分级对照表

水文化评价以评价水域所具有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水情教育基地、精细化管理工程以及创新性 水域管理制度或办法的个数为评价依据,每有1个加0.5分,最高不超过2分,不分级,所加分数计入 总分

水域状况综合评价得分按公式(17)计算

WTI=>,(S;XW;)*WCI

式十 WTI 水域状况综合评分值; 2 评价指标总数; i 评价指标序号; S 评价指标i的评分值; W 评价指标i的赋分权重; WCI 评价水域的水文化评分值,WCI≤2

水域状况评价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日) 前言; b) 水域概况,包括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河湖水系、水域开发等; C) 评价方法,简介站点设置、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质量控制及水域评价方法等; d) 水域单项评价及综合评价; e) 主要存在问题以及保护对策、建议等; f) 附件·水域状况评价图件、评价表格等

外墙涂料装饰工程施工方案DB32/T 4463—2023(000 01*000 8)(09[*9)(5'0 *0](S *o](9z 0](S*0](9S *99)7'0(0S‘0](09*0]V[000 8*005 8)[9*9)(0′ *S'0](SI*](05 *9](05*9][98 *92)(0*2'0)(00 *02)(99*09](0*09][005 *00 1)[9*01)(0° *0′1](08‘51](9*09](*09][ *S(9′0 *o](0 *08](08*9](08*0]Ⅲ[00 [*008)(0 *0'z](0S*08](001*](001*9][sI *s)(8′0 *9′0][0I*[)(0S*0](06*08](06*08][s *o][00[*06][00[‘06]000VOS≤00I8'0≤1/√011/8r%%%%表士裂1 7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