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45-049-2017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pdf

DBJT45-049-2017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305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45-049-2017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pdf

3.0.6项目选址与建设严禁破坏广西城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 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 的原则是严格保护、积极维修、合理改建、风貌不变。 3.0.7绿色建筑设计应调查分析建筑场地的建设适宜性,并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场地内不应有危害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危险 因素。

3.0.7绿色建筑设计应调查分析建筑场地的建设适宜性,并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场地内不应有危害人身健康和安全的 因素。

用价值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

3.0.9建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和利用厂西的气候特征、城乡经 济特点与社会人文状况。 3.0.10建筑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汇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0.11建筑设计应与场地周围环境或城镇空间肌理相协调,并避 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0.12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有绿色建筑设

计专篇,施工图设计专篇应注明对项目施工的要求和注意要点

4.1.1绿色建筑策划应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适宜的投资配

比与投资回收期、适宜的建设标准、合理的功能需求与对应的技 术策略。

1绿色建筑各个阶段达到的等级或目标; 2绿色建筑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室内 外环境质量目标。 4.1.3绿色建筑策划应包括前期调研、项目定位和论证、全过程 组织管理策划、绿色建筑技术策划、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等 内容。

4.2.1绿色建筑策划宜按以下步骤进行: 1前期调研; 2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 3绿色建筑实施技术策略分析; 4绿色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5 编制项目策划书。

4.2.2绿色建筑策划的前期调研应包括基地分析、市场分析和社

4.2.2绿色建筑策划的前期调研应包括基地分析、市场分析和社

会环境分析。 1基地分析应包括地理位置、基地的地形地貌、现状建筑、 周边物理与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周边的市政设施、人流、植被、 绿地构成等; 2市场分析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者 状况、使用模式、技术条件、居民的意见与建议等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应包括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少 数民族风情和生活质量、建设项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空间及 地区推行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情况等。 4.2.3应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绿色建筑目标,并满 足以下要求: 1项目的总体开发目的、宗旨应满足绿色建筑基本内涵: 2项目的规模、组成、功能和标准应经济适宜。 4.2.4明确绿色建筑目标后,应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制定项目绿 色建筑技术方案体系与实施策略。 1应基于保证场地安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文化遗产等 要求,判断场地内是否存在不可建设或不适宜建设的区域,如要 在此类区域上进行开发建设,应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2优先通过场地生态规划、建筑形态与平面布局优化等规划 设计手段和被动技术策略适应并利用基地特征与气候特征,实现 绿色建筑性能的提升;无法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和被动技术策略实 现绿色建筑目标时,可考虑增加高性能的建筑产品和设备的使用, 3在选定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方案时,应进行地方适用性分 析、经济成本估算与投资配比优化,优先运用性能设计方法与集

4.2.5绿色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应包括技术可行性

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等

4.2.6项目策划阶段应根据项目绿色建筑实施技术策略和可

5.1建筑布局与土地利用

5.1.1建筑规划布局时,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 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关规定,还应 满足各地区对日照的要求;公共建筑应满足相关规范的日照标准。 1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2应进行日照分析和遮挡分析。

条件确定最优朝向,建筑主要朝向宜控制在南偏东15°或南偏 5°的范围内。

距不宜小于18m,当不能满足时应通过户型设计避免视线干扰 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应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无明 见线干扰。

5.1.4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公共建筑的容积率不应小于0.5

建筑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满足:3层及以下不宜大于38m2/人 ~6层不宜大于25m2/人;7~11层不宜大于22m2/人;12~18层 宜大于20m~/人;19层及以上不宜大于13m~/人。

5.1.5应合理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应与地面交通系统有效

1.7地下空间宜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与地面景双 分结合。

安全交底(管道安装)5.2.1场地内严禁排放超标污染物

5.2.2建筑外立面设计不得对周围环境产生光照污染,饰面不应 采用镜面玻璃或抛光金属板等材料。玻璃幕墙应采用可见光反射 比不大于0.20的幕墙玻璃。在城市主干道、立交桥、高架桥两侧 的建筑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16的低反 射玻璃。

照明不得有直射光射入空中,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

5.2.5集中布置住区内的高噪声源,以耐受噪声的公用区域

5.2.5集中布置住区内的高噪声源,以耐受噪声的公用区域作缓 冲带,减少机动车在组团内穿行。

(A),夜间噪声允许值应不大于45dB(A),夜间偶然噪声允许 值应不大于60dB(A)。其他公共建筑场地百天噪声允许值应不 大于60dB(A),夜间噪声允许值应不大于50dB(A)2017浙G43:加力自攻式灌柱桩.pdf,夜间偶然 噪声允许值应不大于65dB(A)。

植物、隔声墙等的遮挡,减少对建筑的噪声干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