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38294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

4.1.10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 应正确。

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方案4.2.1本节适用于混凝土或砌体结构的基层上采用多层抹面的水泥砂浆防水层。不 适用环境有侵蚀性、持续振动或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4.2.2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应按表4.2.2选用;掺外加剂、掺合料、聚合物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定

4.2.2 1 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应按表4.2.2选用;掺外加剂、掺合料、聚合物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定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定

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

水泥砂浆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

3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 4.2.5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层铺抹或喷涂,铺抹时应压实、抹平和表面压光; 2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坡形 槎,但离开阴阳角处不得小于200mm; 3防水层的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4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保持湿润,养护 时间不得少于14d。 4.2.6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施工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 处10m²,且不得少于3处。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益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检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

2.9 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阴 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10 1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应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 紧密。

4.2.10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应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

4.2.11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 85%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3.1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铺贴的 水层

4.3.2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选用

4.3.2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选用

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

4.3.3铺贴防水卷材前,应将找平层清扫干净,在基面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 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4.3.4防水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4.3.5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 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3.5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

1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2铺贴卷材时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 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 3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皱折; 4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10mm。

4.3.7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 不得有空鼓、皱折; 3滚铺卷材时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并应随即刮封接口使接缝粘结产 密; 4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 4.3.8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2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3侧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技 30mm厚水泥砂浆

4.3.9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100m²抽查1处, 每处 10m²,且不得少于3处

3.11 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3.12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 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4.3.13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达 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14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4.1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或背水面涂刷 的涂料防水层。 4.4.2涂料防水层应采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水泥基 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厚度(mm)

1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 50mm; 4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涂前 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 面积涂刷; 6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上 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4.4.5防水涂料的保护层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的规定。 4.4.6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²抽查1处,每处

4.4.6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²抽查1处,每处 10m2,且不得少于3处。

4.4.7 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

4.4.7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涂科防水层及其转角处、 变形缝、 牙回官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9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

4.4.9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

4.4.9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 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10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 皱扩

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4.4.11 1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割取20mm×20mm实样用卡尺测量

4.4.12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1本节适用于铺设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塑料防水板(简称“塑料板”)防 水层。

4.5.1本节适用于铺设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塑料防水板(简称“塑料板”)防

4.5.2塑料板防水层的铺设应符合下列

1生 塑料板的缓冲衬垫应用暗钉圈固定在基层上,塑料板边铺边将其与暗钉圈焊 接牢固; 2两幅塑料板的搭接宽度应为100mm,下部塑料板应压住上部塑料板; 3搭接缝宜采用双条焊缝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 4复合式衬砌的塑料板铺设与内衬混凝土的施工距离不应小于5m。 4.5.3塑料板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设面积每100m²抽查1处,每处 10m²,但不少于3处。焊缝的检验应按焊缝数量抽查5%,每条焊缝为1处,但不少 于3处。

.4 防水层所用塑料板及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4.5.5塑料板的搭接缝必须采用热风焊接,不得有渗漏。

检验方法:双焊缝间空腔内充气检查。

5.6 塑料板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阴阳角处应做成 形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5.7塑料板的铺设应平顺并与基层固定牢固,不得有下垂、绷紧和

5.7塑料板的铺设应平顺并与基层固定牢固,不得有下垂、绷紧和破损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4.6.1本节适用于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中以金属板材焊接而成的防水层。 4.6.2金属板防水层所采用的金属材料和保护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材料及焊 条(剂)的规格、外观质量和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6.3金属板的拼接及金属板与建筑结构的锚固件连接应采用焊接。金属板的拼接 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验。 4.6.4当金属板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板材厚度的 负偏差值。 4.6.5金属板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设面积每10m²抽查1处,每处 1m',且不得少于3处。焊缝检验应按不同长度的焊缝各抽查5%,但均不得少于1

6.5金属板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设面积每10m²抽查1处,每 ²,且不得少于3处。焊缝检验应按不同长度的焊缝各抽查5%,但均不得少于 长度小于500mm的焊缝,每条检查1处;长度500~2000mm的焊缝,每条 2处;长度大于2000mm的焊缝,每条检查3处。

4.6.6金属防水层所采用的金属板材和焊条(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6.7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执业资格证书和考核日期,

4.6.8金属板表面不得有明显凹面和

金属板表面不得有明显凹面和损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9 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针状气孔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无损检验, 6.10焊缝的焊波应均匀,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保护涂层不得有漏涂、脱皮 反锈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Q/GDW 11447-2015标准下载4.7.1本节适用于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 等细部构造

本节适用于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 沟造。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应采用止水带、遇

4.7.3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接头应 采用热接,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2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 定; 3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时,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表面清理干 净,止水带损坏处应修补;顶、底板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边墙止水带 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4变形缝处增设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铺水泥砂浆或涂刷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 及时浇筑混凝土; 3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时,应将止水条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预 留槽内; 4施工缝采用中埋止水带时,应确保止水带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4.7.5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 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7.4条的规定; 3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4.7.6穿墙管道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 2穿墙管处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 3套管内的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在两管间嵌入内衬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缝 柔性穿墙时穿墙内侧应用法兰压紧: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7.6穿墙管道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

2 1 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 2 穿墙管处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 3 12 套管内的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在两管间嵌入内衬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缘 性穿墙时,穿墙内侧应用法兰压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