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1354-2020 智慧城市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技术规范.pdfDB61/T1354—2020
成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城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体系架构、通用要求、技术要求、验收及运维。 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危桥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仅注日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 GB/T2106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GB/T21063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GB/T2505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28035软件系统验收规范 GB/T28827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 GB/T34678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GB/T36621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 GB/T37973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DB61/T1352智慧城市建设指南
并行适配器服务系统paralleladapterservicesystem 基于分布式计算框架的适配器服务系统。
DB61/T13542020
数据交换服务总线dataexchangeservicebus 实现各数据源和应用系统间数据交换的服务总线。 3.1.5 目录管理系统catalogmanagementsystem 编目、注册、发布和维护数据资源目录内容的系统。
行业云 industrycloud 由行业内或某个区域内起主导作用或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的向行业内部、相关组织 提供服务的云平台。
行业云industrycloud 由行业内或某个区域内起主导作用或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的向行业内 公众提供服务的云平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S: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COM: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Object Model) DBF:数字波束合成(DigitalBeamForming) EJB:企业lJavaBeans (Enterprise Java Beans)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 TXT:文本格式(Text)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智慧城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由省市两级构成,形成省级数据中心(省级数据资源池)和市级城市运 行大数据中心(市级数据资源池),支撑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服务、数据安全及数据 资源门户。智慧城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体系架构见图1。
DB61/T1354—2020
慧城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5.1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应提供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服务、数据安全及数据资源门户 支撑。 5.2应采用目录管理系统来实现共享数据库、开放数据库和服务数据库的编目、注册、发布和维护, 目录体系建设应符合GB/T21063的规定 5.3可采用数据治理系统来支撑共享数据库、开放数据库和服务数据库的建设。数据治理系统应具备 数据质量管理、元数据管理和数据标准管理等功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及一致性。 5.4可采用分布式计算处理系统,使得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能够用于海量数据处理,并可支持对分布式 计算处理系统下所有元素的监控和管理
.1.1应符合GB/T21062中的规定。 .1.2可采用并行交换桥接系统,实现各种模式下业务数据库和交换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采集与管理 并行交换桥接系统的交换桥接方式如下: a)物理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1; b) 1 逻辑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2; C) 1 业务数据库+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3; d) 文件+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4:
应符合GB/T21062中的规定。 ? 可采用并行交换桥接系统,实现各种模式下业务数据库和交 交换桥接系统的交换桥接方式如下: ? 物理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1; b) 逻辑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2; C) 业务数据库+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3: d) 文件+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4;
DB61/T13542020
e)集中交换模式的交换桥接方式参见附录A.5。 1.3可采用并行适配器服务系统,实现各类数据源接入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并行适配器服务系统技 要求如下: a)接入方式采用前置机方式或直连方式,参见附录B; b)并行适配器服务系统应提供图形化的设计、开发、测试和运行环境,并支持信息源组件、信息 通道组件和信息目的地组件。各类适配器组件参见附录C; C) 适配器部署工具应实现中心设计、中央配置,从上至下分布式部署、远程部署和管理功能。适 配器部署工具采用B/S结构完成部署和管理。 1.4应采用数据交换服务总线系统,实现不同系统和数据之间的交换、路由、分发、流程定义等。 收据交换服务总线系统技术要求如下: a)支持多种信息传输协议; b)采用数据交换服务开发平台,用于数据交换的设计、配置、组装,实现不同数据资源和应用系 统之间信息交换服务; c)采用交换平台管理监控系统,实现对适配器、数据流、消息服务等多个平台组件的实时管理和 监控; d)提供远程集中管理平台,实现系统远程配置、监控和管理; e)可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消息的高速缓存和高速消息分发; f)可采用多线程并发技术; g)可采用信息实时跟踪技术,实现对每个消息包的数据追溯,
6.2.1应支持在各类数据源和省市两级数据资源池建设相应的共享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应用系统。 6.2.2应支持在省市两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共享数据目录管理和服务,实现对共享数据的 管理、定位和服务。 6.2.3应支持直接方式或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数据封装、发布和共享,应支持非结构化数据以文 件流方式共享,应支持文件打包下载方式共享。
6.3.1应支持在各类数据源和省市两级数据资源池建设相应的开放数据库和开放数据库应用系统。 6.3.2应支持在省市两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开放数据目录管理和服务,实现对开放数据的 管理、定位和服务。 6.3.3应支持无条件开放和授权开放模式。 6.3.4应支持直接方式或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数据封装、发布和开放,应支持非结构化数据以文 件流方式开放,应支持文件打包下载方式开放。 6.3.5应提供针对开放数据的数据分析挖掘环境,并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服务,
6.4.1应支持在各类数据源和省市两级数据资源池建设相应的服务数据库和服务数据库应用系统。 6.4.2应支持在省市两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服务数据目录管理和服务,实现对服务数据的 管理、定位和服务。 6.4.3应支持数据服务集成和数据服务发布模式。 6.4.4应支持直接方式或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数据封装、发布和服务,应支持文件打包下载方式
6.4.4应支持直接方式或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数据封装、发布和服务,应支持文件打包 服务。
DB61/T 1354—2020
5.1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浏览、检索、请求、受理和交付功能。 5.2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登记和溯源功能。 5.3 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计量和评价功能。 5.4 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诚信管理功能。 5.5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移动管理和监控功能。
6.5.1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浏览、检索、请求、受理和交付功能。 6.5.2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登记和溯源功能。 6.5.3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计量和评价功能。 6.5.4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诚信管理功能。 6.5.5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移动管理和监控功能。
6.5.1应提供对数据交换、共享、开放和服务的浏览、检索、请求、受理和交付功能。
应符合GB/T17859、GB/T25058和GB/T37973
平台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专家依据本标准进行验收,验收过程应符合GB/T28035的规定。 应按照GB/T28827、GB/T34678和GB/T36621的规定建立运维管理体系:并开展运维管理
DB61/T13542020
A.1物理隔离模式的交
物理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见图A.1
A.2逻辑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
逻辑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见图A.2。
据库+交换数据库模式的
业务数据库+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换桥接见图A.3
图A.1物理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
图A.2逻辑隔离模式的交换桥接
DB61/T 1354—2020
文件+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换桥接
牛+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
图A.3 业务数据库+交换数据库模式的交换桥
注: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导入/导出工具将要交换的数据导出一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如Excel文件、TXT文 件、XML文件和DBF文件等,然后将此数据文件拷贝到数据源交换前置机指定目录中,即采用存储介质拷贝文 件的导入方式,数据源交换前置机上的适配器解析数据文件,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源交换前置机上的交换数据 库,再经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A.5集中交换模式的交换桥接
集中交换模式的交换桥接见图A.5
图A.4文件+交换信息库模式的交换桥接
注: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导入/导出工具将要交换的数据导出成一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如Excel文件、 文件、XML文件和DBF文件等,再通过FTP方式将数据文件上传到中心交换前置机指定目录中,中心交技 机上的适配器解析数据文件,并将数据解析到业务托管数据库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pdf,再经过适配器解析到交换数据库中, 据采集及交换。
注: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导入/导出工具将要交换的数据导出成一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如Excel文件、TXT 文件、XML文件和DBF文件等,再通过FTP方式将数据文件上传到中心交换前置机指定目录中,中心交换前置 机上的适配器解析数据文件,并将数据解析到业务托管数据库中,再经过适配器解析到交换数据库中,实现数 据采集及交换。
图A.5集中交换模式的交换桥接
DB61/T1354202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接入方式
业务系统或业务数据库可以直接通过并行适配器服务系统连接至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或者可以先通过并行交 桥接系统将业务数据库中的数据交换至前置机中的交换数据库中,然后再通过并行适配器服务系统连接至数 交换共享平台,其中并行交换桥接系统可以调用并行适配器服务系统中的各类适配器。
JG161-2004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DB61/T1354—2020
适配器组件主要包括信息源组件、信息通道组件和信息目的地组件。信息源组件又称为信息输出源 组件,负责提取或接受应用系统输出的信息,并将信息打包封装成标准格式。信息目的地组件又称为 信息输入源组件,负责把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相应的应用系统中。信息通道组件用于对信息进行中间处 理,主要实现信息加密/解密、信息转换、信息过滤、信息压缩/解压缩、信息合并/分解等功能。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可支持以下适配器组件: a)通用数据库适配器组件; b)文档数据库适配器组件; c)转换组件; d)映射组件; e)文档格式转换组件; f)加密/解密组件; g)编码组件; h)过滤组件; i)文件上传/下载组件; j)中间件适配器组件; k)Web服务适配器组件; 1)EJB适配器组件; m)COM适配器组件。
DB61/T135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