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1/T 3662-2022 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规范.pdf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指标引领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80%。 b) 指标解释:本指标主要适用于再生资源类园区,是指园区内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量与再生资源 收集量的比值。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
废旧木材、废旧轮胎、废矿物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 C 计算公式:
X一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y—一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 一再生资源收集量。
6.3.12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
桥架配线安装技术交底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 1 指标引领值: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100%。 b) 1 指标解释: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废水排放达标量与废水排放总量的比率。 C) 计算公式:
式中: m一一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 n一一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废水排放达标量; 0一一废水排放总量。
e= 式中: e一一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 f—一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面积; i一一园区新建工业建筑面积。
d# 式中: d一一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 g一一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面积; h一一园区新建公共建筑面积。
6.3.15500米公交点覆盖率
6.3.16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
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1 指标因引领值: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比例30%。 b) 1 指标解释:新能源公交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公交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是指没有外接充电功能的混合动力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和非插电 合动力公交车合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 止管八式
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指标因引领值: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比例30%。 b)指标解释:新能源公交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公交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是指没有外接充电功能的混合动力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和非插电式 合动力公交车合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 c)计算公式: P= (1 W 式中: p一一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 q一一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数量; W一一园区公交车总量。
6.3.17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
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指标引领值: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30%。 D人 指标解释:园区绿色产业的增加值与园区工业增加值的比值。其中,绿色产业增加值是依据国
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的具体分类统计得到。 C) 计算公式:
式中: V一一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 V1一一绿色产业增加值; F一一园区工业增加值。
6.3.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1 指标引领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30%。 D 1 指标解释: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其中,高新技术企业 是指依据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 文(2016)32号)认定的工业范畴的高新技术企业。 社管人司
j一 1 式中: j一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 k一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产值之和; 1一一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
6.3.19人均工业增加值
人均工业增加值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指标引领值:人均工业增加值15万元/人。 b) 2 指标解释:园区工业增加值与园区内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比值。 C 计算公式:
式中: r一一人均工业增加值; F一一园区工业增加值; S一一园区年末工业企业从业人数。
6.3.20现代化服务业比例
6.3.21省级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数量
省级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数量的指标解释说明如下。 a)指标引领值:省级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数量3个。 D 1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获得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及绿色产品示范称号之一及以 上且在有效期内的绿色制造示范企业。
式中: b一一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 f一一园区当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量(含危险固体废物)
6.3.23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
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指标引领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3%。 b 1 指标解释:园区内规上工业企业产生单位工业增加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的创建期年均消减 率。创建期是指绿色园区创建周期。 c)计算公式:
d1 一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 ei一一验收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创建基准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创建周期。
6.3.24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
式中: m:—一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 n一一园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0—一园区工业增加值总量。
6.3.25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
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1 指标引领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0.3。 D) 1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的各类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的算数平均值。其中,主要 污染物指从创建基准年1到验收年,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总量减排和控制的污染物,包括COD、 S02、氨氮、NOX等。某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的某一种主要污 染物排放总量的三年年均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增长率的比值。 c)计算公式:
6.3.26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6.3.27绿化覆盖率
绿化覆盖率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1 指标引领值:绿色覆盖率30%。 b 指标解释:园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与园区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的比值。 C 2 计算公式:
A1= 1 (26) C1 式中: A一一绿化覆盖率; B一一园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 C一一园区用地总面积。
式中: A一一绿化覆盖率; B一一园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 C一一园区用地总面积。
6.3.28道路遮荫比例
道路两旁树冠垂直投影遮蔽的总 步行道路总面积
6.3.29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
露天停车场遮阴比例的指标解释及计算说明如下。 a) 指标引领值: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80%。 b) 指标解释:指露天停车场树冠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积与步行道路总面积的比例。 C) 计算公式:
式中: P一一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 Q一一露天停车场树冠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积: R一一露天停车场总面积。
6.3.30园区绿色标准体系
园区绿色标准体系的指标解释说明如下。 a) 1 指标引领值:建立园区绿色标准体系。 bD) 1 指标解释:主要考核园区是否建立与其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园区绿色标准体系,应至少 满足下列要求之一,具体包括:能源利用绿色化标准、资源利用绿色化标准、基础设施绿色化 标准、产业绿色化标准、生态环境绿色化标准;或是否制定监督强制性绿色相关标准执行的有 关制度文件:或是否开展绿色相关标准的宣贯和培训等,
济南大学西校区教工住宅20#24#楼雨季施工方案6.3.31园区绿色发展规划
园区绿色发展规划的指标解释说明如下。 a) 指标引领值:按要求编制园区绿色发展规划。 bD) 指标解释:按照绿色工业园区指标体系确定的创建内容编制园区绿色发展规划,原则上每五年 编制一次。
6.3.32园区绿色信息平台
园区绿色信息平台的指标解释说明如下。 a) 1 指标引领值:建立园区绿色信息平台。 bD) 1 指标解释:主要考核园区是否创建局域网或与上级主管部门共享信息系统平台;是否定期在网 络信息平台上发布园区绿色化建设和改造信息;是否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发布园区主导行业清洁 生产技术信息(主要包括原材料选择、节水、节能、环保等)、废物资源化技术信息、绿色建 筑技术信息、绿色交通技术信息等。
附录A (规范性) 绿色工业园区自评价报告样式
附录A (规范性) 绿色工业园区自评价报告样式
绿色工业园区自评价报告
一、申请园区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园区类型主要包括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特色产业园氟碳涂料施工工艺,特色小镇和工业园区等。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一份、电子版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