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2T 3185 - 2020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pdf4.2.6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
+.Z.0 一末啦保障人页女主的防护指施,计价忌力值为0分,开按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窗台、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水 平,得2分; 2建筑物出人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 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得2分; 3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 得2分。 4.2.7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评价总分值为 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均满足无障 碍设计要求,得2分; 2建筑室内公共区域的墙、柱等处的阳角均为圆角,并设有 安全抓杆或扶手,得3分; 3增设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得3分。 4.2.8改扩建后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且无大量新增装饰性构 件,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改扩建后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得2分; 2、建筑无大量新增装饰性构件,或新增装饰性构件的造价不 大于改扩建工程总造价的1%,得2分。 4.2.9采取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3分,并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 1采取通用开放、灵活可变的使用空间设计,或采取建筑使 用功能的可变措施,得3分; 2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得3分; 3采用与建筑功能和空间变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布置方式
或控制方式,得3分。 4.2.10合理采用被动式措施降低供暖或空调能耗,评价总分值 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严寒和寒冷地区,在建筑入口处设置门斗或挡风门廊,且 居住建筑设置保温门或公共建筑设置自控门,夏热冬冷地区合理 采取外遮阳措施,得2分; 2对于居住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夏 热冬冷地区达到8%,其他地区达到5%,得2分;对于公共建筑,过 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 次/h的面积比例达到75%,得2分; 3合理采用引导气流的措施,得2分; 4合理采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得2分。
4.2.11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 下列规则评分: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达到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规定,得8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12分; 2建筑供暖空调负荷达到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 计算标准》JGJ/T449规定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得8分;建筑供暖空 调负荷比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计算值降低5%,得 12分。 4.2.12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 优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 要求,评价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各类功能空间的门和外窗空气声隔声量达到标准低限值 和标准高限值的平均值,得2分;
2外墙和隔墙空气声隔声量达到标准低限值和标准高限值 的平均值,得2分; 3楼板空气声隔声量达到标准低限值和标准高限值的平均 值,得2分; 4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标准低限值和标准高限值的平 均值,得2分。
4.2.13场地内的环境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环境噪声值大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且小于或等 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2分; 2环境噪声值小于或等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4分。 4.2.14建筑场地经过场区功能重组、构筑物与景观的增设等措 施,改善场区的风环境,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分并累计: 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高 1.5m处风速小于5m/s,室外休息区、儿童娱乐区风速小于2m/s,且 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3分; 2过渡李、夏李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人活动区内不 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 4.2.15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及反射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的规定,得2分; 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照明 干扰光限制规范》GB/T35626和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 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得2分。
4.2.16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相关要求,评价总分值为5分。噪 声级达到该标准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 得2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 4.2.17充分利用天然光,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 评分并累计: 1住宅建筑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其采 光照度值不低于300lx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8h/d,得4分。 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 2分; 2)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与地下室 首层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得1分; 3)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的采光照度 值不低于采光要求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4h/d,得1分。 3主要功能房间有眩光控制措施,得2分。
5.1.1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时,应对结构构件进行专项检测或评估: 改造时建筑使用功能改变或荷载发生变化的,应进行结构构件的荷 载核算;扩建部分与原结构连接的,应对原结构进行可靠性鉴定。 5.1.2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不得采用国家和甘肃省禁止和限制使 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5.1.3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工程中,混凝土梁、柱的新增纵向受力 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 5.1.4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后,原结构构件的利用率不应小于70%。 5.1.5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 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5.2.1根据鉴定结果优化改造方案,减少新增构件数量和对原结构 的影响,并对改造后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模拟分析,评价分值为8分。 5.2.2结构改造达到国家现行有关鉴定标准要求,评价分值为8分。 5.2.3优先采用不使用模板、体积增加小的结构改造技术,评价 总分值为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不使用模板的改造结构构件数量比例达到60%,得2分;达 到80%,得3分;达到100%,得4分;
2改造后结构构件体积较原结构构件体积增加不大于20% 的构件数量比例达到70%武汉某人行天桥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得2分;达到80%,得3分;达到100%, 得4分
2改造后结构构件体积较原结构构件体积增加不大于20% 的构件数量比例达到70%,得2分;达到80%,得3分;达到100%, 得4分。 5.2.4建筑改造的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评价 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居住建筑公共部位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及施工,得4分; 2公共建筑公共部位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及施工,得2 分:所有部位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得4分。
5.2.4建筑改造的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
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居住建筑公共部位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及施工,得4分; 2公共建筑公共部位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及施工,得2 分;所有部位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得4分。
9.2.5 一新增结构构件合理末用高独建巩给构材科,评价总分值为 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混凝土结构采用400MPa级及以上高强钢筋的用量占钢筋 总用量比例达到30%,得2分;达到50%,得3分;达到70%,得4 分;达到85%,得6分; 2.混凝土结构,竖向承重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原结 构同类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得6分; 3钢结构,0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用量的比例 达到50%,得3分;达到70%,得6分。 5.2.6新增结构构件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评价总分 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高耐久性混凝土用量占新增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达到50% 得6分; 2所有新增钢结构构件采用耐候结构钢或涂覆耐候型防腐 涂料的结构钢,得6分; 3所有新增木结构构件经防火、防腐、防虫害等处理,得6分。 5.2.7建筑装饰装修合理采用简约的形式,以及环保性和耐久性 好的材料,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